“知识付费”为何“付了费”却学不到知识?“注水”内容为何越来越多?
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李行健)近年来,知识付费已经从起初的线上培训课程拓展到各个领域。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知识付费平台同样存在大量同质化、低质化内容。一些标榜“12天突破英语口语”“零基础月入10万的网店秘籍”的付费内容,实际内容却稀松平常。“知识付费”为何出现“付了费”却学不到知识的情况?“注水”内容为何越来越多?
一些网站打着知识付费的旗号,却存在着大量“标题党”内容。“30天认知训练营”“21天彩色插画训练营”“50天了解股市”“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等,这些付费课程都通过所谓的“速成”噱头,吸引消费者注意。某平台一堂名为“0基础手把手教你月入10万”的付费课程,标价199元。但其内容只是照搬各类普通营销课程,与免费课程大同小异。
为何这类没有实质价值的课程,还可以被打上知识付费的标签?一位从事知识付费平台工作的业内人士王先生告诉记者,这与某些平台的收入分配模式有关。除了作者可以收取不同比例的佣金分成以外,各级分享传播者,都可以获取所谓的“裂变传播”收益,也就是说,只要成为一级分享源,就能获得收益。因此,一些作品不必对内容精雕细琢,也能获得各级分享传播。
王先生说:“分销就是以裂变的形式来做,比如商城里有好的东西,我可以转发分享给我的一些朋友或者其他人,他们看到后如果购买了(课程),我是可以拿到提成的。比方说A可以分享给B,B可以给C,C可以分享给D。如果D下单购买了,C、B、A三级都可以拿到钱,属于三级分销,这样对前期引流是比较快的。”
记者注意到,不少知识付费类产品都标出了“本产品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成功,概不退款。”多家知识付费平台客服均表示,平台提供试听内容,需谨慎购买,一旦购买无法退换。某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是有这个规定的,买了以后就退不了了。这个是虚拟的产品,购买的时候也会有提示,一经购买,这些虚拟产品是没办法进行退换的。所以请您谨慎购买,试听之后觉得不错再购买。”
业内人士王先生还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虚拟产品不退不换,因此不少内容生产者都将优质内容放在试听、试读部分,等待消费者充值之后,内容质量就开始走下坡路,有的甚至出现“烂尾”。他说:“比方说有的可以做一些免费的专栏和付费的专栏。免费的部分可以设置几分钟,用来引流。但是如果感觉产品比较好,就必须付费听完整版。(先试听)几分钟,都是没问题的。你也可以这样来做,比如前面几分钟弄一些比较精彩的部分,让客户比较感兴趣,促使他有往下继续听、继续学习的兴趣,他们只要付费之后,后面就可以做正常的学习。”
内容付费平台的版权问题也大量出现。一些靠抄袭和套作的内容浅层化、专业性不强、质量不高的作品,反而凭借价格等优势占领市场。以网络小说为例,仿造者会根据流行的题材找人仿写后迅速发布并收费。这种对他人的原创知识内容进行删减和篡改而形成与原创内容实质性相似的行为,业内叫“洗知识”,而一般“洗”出来的内容价格都会比原创的更便宜,从而进一步扰乱了市场秩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现在有很多知识平台,事实上只是用现代互联网传播技术,把知识作为挣钱的工具。实际上这些知识的产权是不是他的?未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分析,知识付费的互联网属性使得快餐式内容得以占领更大市场。他说:“知识付费市场本身就比较畸形。为什么我称之为'畸形’?因为大量快餐式的、心灵鸡汤式的内容在市场上充斥,就会带来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包括相互之间的抄袭,都不可避免。因为要做到快餐式讲解,大家讲的东西都差不多。”
知识付费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影响了消费者购买知识的热情。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知识付费产品的平均到课率仅为7%。很大一部分消费者购买产品之后就半途而废,这一方面与用户个人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课程质量和售后服务同样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
李勇坚表示,一些贩卖焦虑的课程使得消费者容易产生“冲动消费”,这实际上是“伪需求”而不是“真需求”。他说:“他们(很多消费者)是遇到了生活的焦虑以后,才产生了购买知识付费的需求。像这样的购买模式中,购买者的心态也使得知识的生产者(更倾向于)做一些短平快的东西。”
如何打通知识付费市场的痛点?李勇坚表示,应该通过市场的手段,鼓励内容生产者创造更多专业化、细分化、垂直化的内容,这样才能推动知识平台实现持续不断的知识输出和获客转化,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知识付费,第一,要提供专业的、深度的知识,从供给来看,这些知识本身是有市场需求的,我们要把真实的需求挖掘出来,这需要供需双方的努力;第二,市场环境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比较大的问题是消费者买了付费的知识以后到底值不值这个钱,没有什么评价标准,很容易掉到坑里面去,还是要为市场建立一些基本的交易规则。如果把这些方面的工作做好,这个市场还是值得被看好的。”李勇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