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让人生保持温和,胜过所有的繁华

《道德经》:世间繁华,终究抵不过一切淡然。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总是有一种“特殊化”的印象。

所谓的“特殊化”就是总觉得他们和我们不一样,总觉得他们异于常人。

这是很多人对于德才兼备之人的第一感受,所以很多人总是在追求繁华,追求那一种异于常人的地位和惊喜,追求一种特立独行的状态。

但真相并非如此,真正的高手并非异于常人,更不是充斥繁华,而是一切平淡、坦然。

而很多人拼命的去追逐繁华,刻意表现的特立独行,但是殊不知所有的“特殊”,终究抵不过生活的平淡,也抵不过人生的温和。

《道德经》之中有这样一段话: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五彩缤纷会让人眼花缭乱,音乐喧嚣会让人听觉失灵,美味佳肴过量也会让人舌不辩味,纵情狩猎会让人内心发狂。奇珍异宝会让人行为不轨,而圣人只求三餐温饱,不追逐声色之娱。

外在所有的繁华与特立独行,都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反而会让自己人活得更加空虚和乏味。

而平淡的坦然,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精神和状态,会让一个人感受不一样的生命真谛。

放下追求特立独行的心思,一切归于淡然,任何华丽的修饰,都抵不过自然平和的心境。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烈酒,肥肉,辛辣,甘甜,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清淡平和。行为举止神奇超群的人并不是真正德行完美的人,真正德行完美的人,其行为举止和普通人无异。

做人要有一种平和与温柔,而不是拙劣和造作。

人生真趣味其实是存在于平淡之中,所有的智慧都在平常心之中体验,再美味的佳肴也抵不过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因为美味佳肴总会吃腻,而粗茶淡饭才更适合人的口味。

所以,任何外在繁华的一切,都抵不过没有修饰的平和与淡然。

有一天齐国的储子问孟子说:“齐王经常会派人来拜访您,想必您一定有卓尔不群的地方吧?”

孟子笑着说:“难道尧舜会比其他人多一双手脚吗,圣人先贤也没有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更何况是我。”

在孟子的心里,圣人和普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即便是自己身居高位,万贯家财也不过是普通的人,那些高傲的德行只是自己的心态太过于居功自傲,不妨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把自己当做平常人,保持一个常人之心。

无论面对挫折还是惊喜,都用一种坦然的状态去面对,这才是人生应该修行的最好状态。

明白这个道理,就会少了一份追逐妄念,一味求取繁华的心思。

很多人喜欢特立独行,追逐繁华,但是这一切都只是虚妄,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空虚,守住平淡,一切坦然才是正道。

苏轼在人生被贬数次之后,终于看淡了仕途生活,人到晚年的时候一心想着卸甲归田,过着平淡的生活养老。

但是几次请求,都没有得到皇帝准许,最后还是在多次央求之下,才得以到苏州为地方官。

苏轼这样的一代文人,最终都在追求着平淡与清闲,而对我们来说,是否要反思一心求取繁华的心思呢?

文|国学书舍

看了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悟呢?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译文:忠诚正直.尊重事实的话往 ...

  • 道德经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馀怨 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和解了大的仇怨依然会有残余的不满,这又怎能算是真正的修嫌释好呢?因而智 ...

  • #学国学#《中庸.第二十七章(二)》

    ​​#学国学#<中庸.第二十七章(二)>--君子修道五法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 ...

  • 孟子日课096丨善于学习,才会少走弯路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96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 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 ...

  • 道德修养

    君子以良心为镜, 修行之人应以因果为镜, 圣人以本性为镜. 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 圣人却总不见自己有德. 常人因为看不到自己的过错, 所以他的过错才堆积如山: 圣人看不到自己有德, 所以他的德行比天还 ...

  • 道德经:人生最高贵的品质,是待人温和的修养

    道德经:人生最高贵的品质,是待人温和的修养 小的时候,总以为强硬是最好的策略,但是长大之后才明白,待人温和才是最高的修养. 待人温和是一种和气,这是一种胜于强硬的姿态的智慧. 强硬只是以外在的力量去压 ...

  • 道德经:心存温和,人生福泽亦厚

    道德经:心存温和,人生福泽亦厚. 孟子曾经说这样一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人生的福报,藏在自己温和热情的处事态度之中. 一个生性冰冷,薄情寡义之人福泽会越来越少,因为他内心的薄情,身边的朋友会 ...

  • 《道德经》人生智慧:兜里有钱,身上没病,心头无事

    人生一世,不足百年,到底怎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生活呢? 一千个人口中,也许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 而经典告诉我们,最好的生活莫过于,兜里有钱.身上没病.心里无事. 兜里有钱,一辈子生活无忧: 身上没病,一 ...

  • 人生,忠厚胜过奸诈

    人生,忠厚胜过奸诈 文:王虎林 1.不要算计 与人相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福气.福气是怎么来的,是你平时行善良积德所致.人活着,别总想着欺谁,骗谁,算计谁.这是在损阴德.是个人就不能做这样的事.因为这样 ...

  • 《道德经 》| 人生四境界:喜时不诺,怒时不争,哀时不语,倦时有终!

    控制情绪,方能掌控人生.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讲:"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但能够战胜自己的定是最为强大之人. 人生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 ...

  • 道德经:人生祸患,皆源于心性的偏激

    道德经:圣人之道,便是收敛偏激,才能避免物极必反.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所以,圣人处事方正,却不割伤人,有刃却不刺伤物,直率却不放 ...

  • 道德经:人生如局,你以为的风光得意,不过是“陷阱”起源

    道德经:你以为的春风得意,或许是老天的"陷阱". 弘一法师说过这样一段话: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人在得意之时就 ...

  • 道德经:人生的境界,是对于世俗“圈层”的逃离

    道德经:人生的境界,是对于世俗"圈层"的逃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来自于苏轼的<题西林壁>. 人生看不清自己的自身,往往是 ...

  • 道德经:人生未能如愿的遗憾,或许也是在避祸

    道德经:人生未能如愿的遗憾,或许也是在避祸. 古人有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活得太清明太干净的人,未必是一种好事,反而会因为你的清明干净,而给自己造成障碍,树立屏障. 人生的障碍就是源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