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八十四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六】
【中唐·韦应物·五言绝句】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拼音版:
[作品介绍]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后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语言简淡,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壹/
整体赏析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是韦应物的五绝代表作之一。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
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名家点评
刘辰翁《韦孟全集》:幽情淡景,触处成诗,苏州用意闲妙若此。
凌宏宪《唐诗广选》:蒋仲舒曰:浅而远,自是苏州本色。
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以我揣彼,无限情致。
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妙在第三句宛是幽人,故末句脱口而出。
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悠然神往。
吴烶《唐诗选胜直解》:孤怀寂寞,谁与唱酬,忽忆良朋,正当秋夜,散步庭除之际,吟诗寄远,因念幽居,想亦未眠,以吟咏为乐,书去恍如觌面也。情致委曲,句调雅淡。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淡而远,是苏州本色。第三句将写景一衬,落句便有情味。
施补华《岘佣说诗》:韦公“怀君属秋夜”一首,清幽不改摩诘,皆五绝之正法眼藏也。
贰/
秋日,天高气清,时节转凉,木叶纷落,露结为霜,浓艳而热烈的夏季义无返顾地别去,大自然一派肃杀之气。也许只有在这时,人们才能最深切地感受到人生易老的悲哀,因 而也才最渴望享受人生宝贵的财富之一——友情的温馨。然而,好事古难全。天各一方,也在这时才最能显示出它造成的创痛,所以,中国古代著名的思念亲友的佳句,也经常与秋天连在一起: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若何?鸿雁几时到, 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人韦应物在一个明月高悬、树姿婆娑、微风徐徐的秋夜,独处山中,想起了远方的挚友丘丹(丘二十二员外),不由“怀君属秋夜”。这句中的“属”,同“嘱”,是托付、寄托的意 思,与下句的“咏”字对举,和李白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中 的“寄”字意思相近。一片深情已随秋夜之风飘向远方,便很自然地关心这消息是否能为对方得知,思友之情因之愈加 强烈,以至不能成眠。于是诗人起身,在月光如水的庭院里 信步游走,高声吟咏赞美这舒适凉爽天气的清词丽句。表面上看来闲散悠游,实际则是强迫自己将感情转移于其他事物,正如宋代词人辛弃疾愁肠百结时“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故作旷达,“顾左右而言 他”,内心的煎熬却欲盖弥彰。
末二句,诗人的注意力又眷恋于挚友:那带去我深情的秋风大约已经到达,丘丹呵,你如果得到,请务必给个回音!突然,阒静空寂的山上,传来松果落地的声响。这大自然中唯一的声响,产生了惊心的效果,诗人不禁大喜过望,想必幽人丘丹也还未眠,用至诚心灵的感应力量,使松子落地来回答我的问候!最后一句中,诗人用了“应”而不是“亦” “总” 等口气更加决绝的字词,表明他虽然基本肯定松子 地之声是丘丹的答复,但却对自己一厢情愿的相信仍有一 丝怀疑。因此,读者当然可以设想,诗人一定不会因为有了答复而去心安理得地呼呼大睡,而是将仍然沉浸在思念中, 徘徊、等候、盼望。这使得他的友情显得更加淳厚,整个诗意也似终而未终。
全诗虽然只有寥寥二十字,但诗人以抒情为骨干,寓写景、叙事暗伏于其中,因而使诗的蕴含丰富,意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 简意长,形成独特的古雅闲淡的风格美,从而给予读者一种 玩味不尽的艺术享受。
叁/
这是一首怀人诗。所怀之人乃题中的邱二十二员外,即丘丹。丘丹当时 正在山中学道。此诗前二句写怀人之人,即作者;后二句写所怀之人,即丘丹。前二 句言,在这深秋的夜里,想念你啊,丘丹! 我吟咏诗篇,漫步在凉风飒飒的秋天。此 乃实写,其中悠闲“散步”,可照应“怀君”;清景“凉天”,才能绾合“秋夜”。
后二句说, 空旷寂寥的山林,松子纷纷坠落;隐逸的高士丘丹啊,你应该和我一样,尚未安眠。此乃虚写,为诗人想象之情景。“山空”句,承接“秋夜”“凉天”,是推想临平山中之秋 色;“幽人”句,承接“怀君”“散步”,是推想友人丘丹之未眠。后二句出于想象,既是 前两句的生发,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云:“文之思也,其 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此诗正是运用想象,将异地 相隔的“怀人之人”的空间与“被怀之人”的空间并列和联系在一起,把身边之人、景 与想象之人、景并列和联系在一起,即将现实与想象,实虚结合,互相映衬,以突出 二人之神交如晤,抒发至深之情。施补华《岘佣说诗》赞此诗曰:“清幽不减摩诘,皆 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此诗构思精巧,言简意深,意境清绝,达到了诗意清幽隽永之境界。
肆/
作为一首怀人诗。一、二句写怀念友人的自己。邱二十二员外,名丹,曾拜尚书郎,后隐居临平山。秋夜和凉天,点明了时间是在秋天的一个凉爽的晚上,作者因为怀念故人难以入眠,索性就闲庭信步吧。这两句从容入笔,语言自然而情韵悠长,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写在临平山学道的丹邱。这两句在艺术上别具匠心,诗人不是直说自己如何如何思念对方,而是从对方写起,诗情飞到对方。
陆机在《文赋》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 龙·神思篇》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也就是说,作家在进行艺术构思时,可以跨越时空。这一艺术手法,杜甫的《月夜》诗就有生动运用。韦应物的这首诗在这方面也 是应用自如。“空山松子落”,讲的是作者思念之人所住山上的松子因为 到了秋天而成熟落下,与前面的时间相呼应。秋夜很安静,此句着一“落” 字,有动感,更显夜深人静。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在这夜深人静之时, 朋友你也许像我一样也睡不着吧,兴许在想我们曾有过的美好时光吧。推想对方,表达的却是作者对故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在艺术上,韦应物的诗素以自然高古见称,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 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这首诗 可谓代表。
伍/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韦应物任左司郎中,出守苏州,也许他不知道,这是他一生仕宦的最后一站。期间,丘丹也返回苏州,归隐苏州临平山学道,与韦应物相互唱和,非常友善。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诗一开头,作者就交待了思念朋友的时间为秋天的一个夜晚。秋夜凉天,夜不能寐,诗人散步徘徊,吟诵诗句,不由得想起了在临平山学道的诗友丘员外。“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反过来,作者又虚写被怀念之人。想象中,他所学道的临平山,在这秋天的萧杀中,树木多已落叶,满山顿显空荡。万籁寂静,他听着松子落地的声音,可能正在思念我,也没有入睡吧?
这首绝句,构思巧妙、手法新颖:写实与想象,眼前景与意想景,我之怀人与人之怀我,相互结合、相互交替。诗人能与异地诗友如此怀念契合,是因为两人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心意相通、禅机悟透,因而成就了这篇盛名不衰的佳作。
陆/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夜所引发的怀念友人之赠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山中的友人邱丹生活的关照,想象邱丹此时也必将怀念诗人自己,从而抒写真挚的朋友情谊。邱丹收到这诗后,曾和诗一首,全文如下: “露滴梧叶鸣,秋风桂花发。中有学仙侣,吹箫弄秋月。”
一二句写实,写诗人自己秋夜散步生怀人之感。首句 “秋夜”,点明大的时间背景是秋天,小的时间背景是夜晚。秋夜,气候已近凉爽,月光格外明亮,天空格外高远。这高远的天空将引起诗人思绪飞扬,引出无限的遐想,这也是怀念友人的最佳时节。“秋夜” 之景引发 “怀君” 之情。次句 “散步咏凉天”,紧扣上文,承接自然。“散步” 照应“怀君”,“凉天” 照应“秋夜”。
三四句虚写,料想此时远方的邱丹空山未眠,也必在怀念诗人自己。秋夜的山中必定一片寂静,只有松子落地的声音打破这宁静,在山中过着隐居生活的邱丹一定很喜欢这宁静的秋夜,还独自在松下徘徊。通过诗人的想象,朋友间真挚的友谊自然流露。
这首诗,诗人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在同一时间里,呈现出不同的空间,使眼前之景与意中之景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异地相连,从而表达了两地相思的深情。诗人还充分运用照应手法,突现两地相思之情。第三句 “空山松子落” 是 “秋” 天的情景,照应首句的 “秋夜”; 第四句的 “未眠” 照应第二句的秋夜 “散步”。虽不出新意,但联络照应自然。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