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之后,李书福登场
「声道」工作室出品文/守一
吉利造手机的步伐,比外界想的还要快一点。
今天,李书福创办的新公司“星纪时代”,正式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进军手机领域。
不过看看舆论反馈,对于吉利的这次大胆出击,看好的不多,网上都是在教李书福做事的。
反对的理由不难想象。
从内因来说,跨界的吉利显然没有相应的技术积累。虽然现在手机市场供应链很成熟,吉利账上有钱买买买,攒出一部手机不难。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李书福可是有大志向的,他瞄准的是“高端智能手机”,面向的是全球市场。
如果以为有钱买买买,就可以抢占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小米的雷军可能都会忍不住问一句:are you ok?
自从华为被打压,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一时引起群雄逐鹿。
小米拥有非常扎实的技术积累,雷布斯也不乏雄心壮志,可结局还是毫不出人意料,苹果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根据专业机构统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高端手机市场,苹果的市场份额高达57%,三星的市场份额为17%,华为与OPPO各自的市场份额仅6%,小米仅5%。
吉利凭什么以为自己可以弯道超车,平地起跳进入华为空出来的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至少目前,这给人的印象更像是立志拽着自己的头发起飞。
当然,传奇人物李书福是不会被质疑吓退的,这种质疑四起的局面,想必他一点都不陌生。
1994年,当造电冰箱、造摩托车起家的李书福说要造汽车,也面对着漫天疑惑。
江湖流传李书福的名言是,“汽车无非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他要造汽车面临的困难,远不止技术层面,据说开始都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他是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了汽车工业园区。
2010年,吉利要收购沃尔沃,面临的依然是国内外的质疑。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年销售额、资产规模,还是发展历史、品牌影响力,吉利与沃尔沃都不在一个档次。吉利怎么能搞得定那个洋人的烂摊子呢?
可最终结局大家也看到了。李书福和他的吉利,确实创造了奇迹。
尽管在这些奇迹的背后,也有各种奇谈怪论式的揣测。可市值是硬道理。
2020年,吉利上市公司收入921亿人民币,净利润55.7亿人民币,股东应占溢利55.3亿人民币,期末现金余额190亿。
有钱,显然是李书福敢于跨界的底气。钱之外,一定还有精神层面的自信。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人总是经验的产物,只不过,成功的经验是不是总能导向成功,还是大有疑问的。
现在那些如履薄冰的互联网大厂曾经的话事人,可能更有感悟。
重温李书福走过的道路,敢于冒险,敢于不走寻常路,当然是很让人印象深刻的品质。
这些品质,在成功企业家身上并不罕见。在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人很容易高估这些品质在成功中的作用。
可同样的能力和品质,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是不是一定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可能会越来越受怀疑。
不可否认,李书福的吉利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大胆启动汽车工程,还是冒险海外并购,奇迹都是诞生在一个崇尚冒险、崇尚市场合作的大环境之下。
放眼如今,无论是国内“合规矩”的约束,还是反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恐怕都会让老一代企业家觉得陌生。
华为从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消失”,就是一个最大教训。
当然,在失败降临之前没人可以断言失败。吉利是民企,有钱烧,没人拦得住。如果能烧出一片新天地,也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