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日本转轮不但威力小,还容易“失火”
说到日本手枪,很多人脑子里印出来的都是王八盒子南部14式,或者说是很容易走火的南部94式,但在之前那把日军的26式转轮手枪似乎很少有人聊,那狗子这篇就和大家说说这把丑的很独特的转轮。
这把手枪研制于1893年,也就是明治26年,因此得名。在此前日军装备的是史密斯·威森三号转轮的俄国版,采用.44 Russian黑火药手枪弹。这种手枪在1890年代明显过时,因为它还是个单动转轮,每次开火都得手动摆下击锤才能发射,而当时各国已经采用单/双动式扳机。
当时的日本的工业已经开始腾飞,但武器研发水平还是不咋地,所以自研一款手枪还是得有个参照物,在1880年代前后倒是已经出现了一堆双动式转轮,所以本子只需要挑一把差不多的进行仿制改造就行。
上图就是在1880-1890年间比较流行的转轮,比如奥匈的Gasser,法国的Chamelot MAS1873,Galand,英国的恩菲尔德MkII、韦伯利,瑞士的施密特M1882,美国的柯尔特1889,连史密斯威森三号等等,而且这些都是单/双动转轮,面对如此多的选择,怎么办呢?
只有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的做法是↓
于是,本子吸收了法国MAS1873的侧开枪身盖板设计以及较为简单的Galand双动扳机设计。
整体结构上又沿用了史密斯威森的框架,属于中折式装填的转轮手枪,另外抛壳杆的设计也是源自于史密斯·威森家。
26式转轮的弹巢有一圈可以容纳子弹底缘的凹槽,这种设计是柯尔特家先用起来的。
所以说,本子的26式转轮可以说是吸收了一堆当时市场上武器的特点进行融合和简化得来的手枪。
另外从图中咱们还可以看到26式转轮的击锤完全没考虑过手动下压,所以这是一把存粹的双动转轮(其他转轮都是单/双动),这种设计在转轮家族里头非常奇葩。
毕竟咱们想啊,双动扳机扣发力度比较大,因此容易破坏瞄准线,导致打不准。而已经拉开击锤的单动扳机扣发力就很轻了,适合精准射击,那为啥讲究射击精度的日本人会设计一种只能双动扣发的扳机呢?也许他们觉得在手枪的有效射程内,拿着指挥刀上去砍人更适合点,手枪或者只是用来逼着手下的马鹿上去送死的。
↑可以看到双动扳机很重,扣动时枪很抖,瞄准线会被破坏,所以打不准。
不过很尴尬的是,这把枪出现于1893年,无烟火药已经流行,但日本人就不,他们一开始就用9x22mmR黑火药手枪弹。而且26式转轮枪管子也不算长,因此子弹发射初速只有150米/秒,配上9.7克的弹头质量,动能只有111焦耳...和咱们的05小砸炮采用9mm杀伤弹时一个水准(没错,国产枪械我只黑05)。这么说吧,咱们一般认为80焦耳是对人能产生有效杀伤的最低动能,但如果穿的厚实一些,或者这把手枪稍微离得远一些,对人的杀伤就会大打折扣。
举个例子,如果我穿着大袄子,看到个鬼子军官拿着二六式转轮和我说“你的,良民证的看看” 这时我立马朝它丢一坨狗屎然后跑路,大概率这把枪只能打疼我但打不死我。
另外,一般的转轮手枪它的弹轮在关闭状态下是不能转动的,有个限位凸笋卡在弹轮的凹槽内,这样可以保证弹轮内子弹依次击发。
但26式不一样,它在关闭状态下弹轮还是可以动的,得到双动扳机扣一半才会锁住弹轮。咱们这么想,如果一个马鹿日军在里头只装填了三发子弹,然后在行进中手枪弹轮不小心剐蹭到了衣服,导致弹轮旋转,那么射击的时候就可能击发没有子弹的那个弹巢...
所以说...日军94式容易走火,但26式容易......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