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种常用中药药量大解密

导读: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同时,没有不在药量细加摸索的。理法方药,首论理法,次议方药,后谈剂量。中药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怎样,除取决于诊断是否正确、选方是否对证、用药是否合理外,与剂量不无关系。故医学大家岳美中感慨道:“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

确定中药用量时需注意的10种情况

1、 体质不同: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宜酌情减量;体质壮实者,用量可稍大。

2、 病情不同:轻病下药过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重病下药过轻,则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

3、 性别不同:男性用药量可稍大一点;女性有月经、怀孕和哺乳等生理特点。故用药量宜小。

4、年龄不同:一般情况下,10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岁,可用成人量的1/2;2—5岁,可用成人量的1/3;1岁以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岁以上的老人药量应低于中青年的1/2—1/4。

5、药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药,须从小量开始,再根据服药后患者的情况而增减;如病势已退,即停服,不愈则酌量增加。

6、配伍不同:在方剂组成中,有主药和辅药之分。一般来说,主药用量重,辅药用量轻。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前方重用大黄主攻下,后方重用厚朴主利气。单味药用于急救,如用大黄治疗中毒性菌痢,用独参汤救治血崩虚脱,用量均可加大。

7、药质不同:如花、叶之类质地轻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矿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过于苦寒的药易伤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药用量可稍大。

8、 剂型不同:同样的药物,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重;复方应用比单味用量要少;鲜药用量比干药用量应多一倍以上。

9、地区不同:如用麻黄发汗,南方气候较热,人易出汗,用量宜小,一般用5克左右;而北方天气较冷,不易出汗,北方人体质又较结实,故一般可用至10克以上。

10、炮制不同:中药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用量亦应有所区别。如鲜槟榔切片,槟榔碱含量高,用量可稍小,而干品水浸近一个月(每日换水)再切片,其槟榔碱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

确定中药用量的一般原则

中药的用量即中草药在临床上应用的分量,包括重量(克)、数量(片、支)、容量(汤匙、毫升)。一般来说中药安全比较大,但个别有毒药物仍需十分注意,不可过量,确定用量一般原则是: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如乌头、雄黄之类;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如代赭石、牡蛎类;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丁香、檀香。

(2)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

(3)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药宜重,丸散剂用量宜轻。

(4)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

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矿石贝壳类15~30克;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

1、桑叶:用到30克能清热止汗,如《重庆堂随笔》:“桑叶,虽治盗汗,而风温暑热服之,肺气清肃,即能汗解。息内风而除头痛,止风行肠胃之泄泻,已肝热妄行之崩漏,胎前诸病,由于肝热者尤为要药。”

2、连翘:活血通络,消肿散结止痛,用量30克。李杲先生说:“连翘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张锡纯先生也在活络效灵丹后说:“痹疼加连翘”。《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诸家皆未言其发汗,而以治外感风热,用一至二两,必能发汗,且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曾治一少年风温初得,俾单用连翘一两煎汤服,彻底微汗,翌晨病若失。”

3、白术:白术生用能益脾阴,润肠通便。常用于脾阴亏虚证及老年人脾虚便秘证,若用于治疗便秘,用量宜大,30~60克。

4、麻黄:麻黄以其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善达肌表,走经络,散风邪,祛除寒毒,用量宜重。若为风寒外感,用10~15克,常用的有麻黄汤、小青龙汤等。若为风寒湿痹,用15~30克,入桂枝芍药知母汤、乌附麻辛桂姜草汤,用量轻则效果不佳。若寒邪深入少阴、厥阴,隐匿于筋骨之间,非用麻黄、官桂不能逐者,用量宜轻,3~5克即可,如阳和汤。老年男性,麻黄量大,有致癃闭之嫌,但此副作用,可用来治疗儿童遗尿病,多配伍益智仁、芡实、金樱子、莲须等补肾制品。

5、柴胡:柴胡用量不同,临床功效差别很大。《药品化义》:“柴胡性轻清,主升散,味微苦,主疏泄,若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

若用于解表退热,用量宜大,15~30克,如柴葛解肌汤、柴胡达原饮、小柴胡汤,用量过轻达不到退热效果。

若用于疏肝解郁,量宜中等,10~15克,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若用量过大,则使肝气疏泄太过,作用会适得其反,还会损伤阳气和肝阴。

用于升举阳气,少量即可,一般不超过6克,如补中益气汤、升陷汤。若用量过大,会减弱人参、黄芪等的益气功能,直接影响益气升阳之效果。

6、槟榔:用于消积、行气、利水,常用量仅为3~10克;用于驱虫时,则需用到30~60克,甚至更大。

7、艾叶: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8、浙贝母:浙贝母9~15 g,有清肺热、润肺燥、清热化痰之功。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18~30 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9、半夏 :止呕、除湿 10~15g, 开胃 15~30g ,安神大于30g;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10、薄荷:在逍遥散中仅用3g,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11、蝉蜕 :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12、苍耳子:少量则轻而上至巅顶,重用则通下走足膝。

13、代赭石:本品苦寒,入肝、心经。其药理作用为:镇胃降气,平肝熄风,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并有轻微收敛作用。9~18 g有镇胃降气、止呕止噫之功,适用于胃气虚弱的呕吐、呕逆、呃气、胃脘满实等。24~30 g用于治疗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所致头晕、目眩等证。

14、大黄:1~5 g有致泻作用。3~6g可止泻,9~15g可泻下。《医学衷中参西录》说,一两许,疔毒之毒热甚盛者;二两,用于癫狂其脉实者。治疗肝炎,随用药量增加而各项指标复常时间缩短,认为30g可作为常规剂量。大黄粉0.3 g以下有止泻作用。其机理为大黄鞣酸的收敛作用掩盖了含量甚少的致泻成分的作用。鞣质的D-儿茶精抑制大肠内细菌生成酶,阻断吲哚类的产生而止泻。

15、 茯苓:研究结果发现,在 25g以下无明显利尿作用,至少达 30g才有利尿作用,认为100g时利尿作用最强。

16、附子: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伤寒论》中,轻量1枚用于阳虚;重量2~3枚,可祛风湿、止痛。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

17、防己:小量能使尿量增加,而大量则作用相反。

18:、桂枝:在桂枝汤中用9g,取其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之功,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而在五苓散中用量不到5g,则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

19、合欢皮:量小可以安神,量大可以化痰。

20、黄精:小剂量10~20g补五脏,大剂量30~40g有镇静作用。

21、黄连:用1~2g能健胃,增进食欲,3~6g可燥湿泻火解毒,大量则会刺激胃壁引起恶心、呕吐。

22、决明子:3~6g治疗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云翳、虹膜炎等;9~12g治疗老年性哮喘、胃炎、胃溃疡、急性肾炎、急性泌尿道感染。20~30g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慢性胰腺炎、高血压等。

23、鸡内金:鸡内金粉 3 g,用于治疗体虚遗精、遗尿等,尤其对肺结核之遗精有较好疗效。4.5~12 g用于调理脾胃、消食祛积,尤其适用于因消化酶不足而引起的胃纳不佳、积滞胀闷,反胃呕吐等。15~18 g有化坚消石之功,可用于泌尿系结石及胆石症。

24、苦参:5~8g有利尿消肿作用,用治肾炎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心脏性水肿等,并有平喘止咳作用,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10~15g治疗细菌性痢疾、钩端螺旋体病及各种皮肤病;30~60g,可用于外治感染、各种原因所致的失眠症。

25、人参:常用量为5~10g,用于复脉固脱时可用至15~30g。

26、龙胆草:小剂使用有开胃建胃之功,大剂则清肝胆湿热效着。

27、龙骨、牡蛎:6~10g有摄汗作用,对鼻衄、月经过多者有止血作用,治疗高血压有潜阳之功;12~15g,对支气管哮喘有定喘作用;20g,有安神作用。

28、麦芽:催乳、回乳有以下三个观点:生麦芽通乳,“生”取其“生发”之意,量在30g以下;炒麦芽回乳,“炒”取其“炒枯”之意,量在60g之上。生、炒麦芽均可单独用于回乳,量60~120g。生麦芽、炒麦芽混用用于回乳,量各为60g。

29、胖大海:1~4枚,有开肺解表、清热利咽之功,用于风火犯喉而致的声音嘶哑。12~15枚有通便之功,可用于头目风热疾患,合并有大便热结者。

30、牵牛子:少用可泻下通便,祛除肠中积滞,多用则峻下逐水,攻逐腹中积水。

31、肉苁蓉:6~12 g,有补肾助阳、益精血之功。适用于阳痿不孕、腰膝冷痛、筋骨无力等证。15~18 g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肠燥津枯之大便秘结之证。本品助阳而不燥,滑而不寒,是一味既补阳又益阴的药物。

本文摘自朱炳林先生的《不传之秘在用量》和张磊先生的《张磊医学全书》。

你也可能感兴趣

  • 经方六步法辨治许叔微医案
  • 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消化系统疾病运用
  • 麻杏薏甘汤的特殊医嘱
  • 浅析《伤寒学》中用“酒”之道
  • 王付:怎样学好小陷胸汤
  • 话说活血安胎
  • 小陷胸汤合温胆汤治疗痰湿困脾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与治疗
  • 六经方证病机辨治奔豚病
打赏赞(3)分享
(0)

相关推荐

  • “一味药”的变化,到底能有多大作用?

    导读:今天跟着张家礼先生学习<金匮要略>是如何通过改变一味药的种类或用量来遣方治病的. <金匮要略>一书为方书之祖,治疗杂病的典范,蕴含有丰富多彩的辩证法思想,而在仲景方药配伍 ...

  • 影响中药剂量的因素

    剂量,指药物在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一般包括重量.数量.容量等. 中药剂量,首先是指每味药的成人一日量:其次指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一般地说,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复方中的用量应略小 ...

  • 中医组方不传之秘密

    一般说来,补气养血,健脾之药谓之静药,调气活血之药谓之动药. 在组剂处方中,用静药,佐以动药,用动药,佐以静药,动静结合,常可收到好的效果. 古人用方,补剂必加疏药,补而不滞,通剂必加敛药,散中有收, ...

  • 中药剂量与临床疗效关系的研究

    [摘 要]通过对中药的性能.配伍.病症.胃气强弱与剂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药量效关系. [关 键 词]中药剂量:临床疗效:中药量效关系:研究 中药剂量是临床应用时的分量,主要是指每味药物的成人日用量 ...

  •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31种常用中药药量大解密

    导读: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同时,没有不在药量细加摸索的.理法方药,首论理法,次议方药,后谈剂量.中药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怎样,除取决于诊断是否正确.选方是否对证.用药是否合理外,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6种常用中药药量大揭秘,建议收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常用中药药量大揭秘(收藏贴)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六种常用中药药量大揭秘。突破常用剂量,8味中药显奇效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1麻黄麻黄以其轻扬之味,而兼辛温之性,善达肌表,走经络,散风邪,祛除寒毒,用量宜重.若 ...

  •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常用中药药量大揭秘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同一种药物,有时用量不同,主治功用就不一样,临床效果就会差别很大,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所以深入挖掘药物的剂量和效用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中药功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的环节 ...

  • 8种常用中药,这样吃最养生

    现在我们中老年人也和很多老中医药学者一样,有自我保健的习惯,比如吃点枸杞子.三七粉等,帮助稳定血压,提振阳气. 下面我们收集了最常用的中药.保养品的日常,每次安全保健用量,大家可以遵照参考食用.保养就 ...

  • 6种常用中药降压片功效解读,药店人学会就能服务顾客!

    罗布麻降压片.复方羚角降压片.山楂(菊)降压片.安宫降压丸.牛黄降压片以及杜仲降压片都是药店常销的中成药降压药. 尽管6种药物都具有降压的作用,但由于组方不同,每种药物针对的高血压类型也有所不同.因此 ...

  • 132种常用中药性味归经剂量功效简表

    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品名性味归经剂量功效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3-10g发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退肿.桂枝辛.甘,温.归肺.心肾.肝经.药圈3-10g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辛,温. ...

  • 10种常用方剂知识大汇总,中医速记!

    方剂对比 1.麻黄汤:外感风寒表实证. 桂枝汤:外感风寒表虚证. 麻黄汤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