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和考试人
在咱们这儿,我很少用知识分子这个概念,因为,咱们这儿几乎没有这个物种,在我们传统上,只有读书人,或者士或者士绅。但是,读书人若要成为士和士绅,前提是得有功名,至少,得弄一个秀才,或者买一个监生。如果只读书不赶考,那么,大体上跟种地买菜的农夫没有区别。只是你读书识字,庄户人家有时会麻烦你写封家书,或者写副对联。当然,你若想凭读书识字这点本事谋点外快,也可以在家里办个私塾,招几个农家子弟,一日三行读三字经。每年也能收获几块腊肉或者几十斤谷子。
在我小时候,上中学的人,就被称为读书人了。再早,能读完小的人,就有读书人的资格了。清末最早兴学堂的时候,习惯上是把小学类同于进学,即中秀才,所以,小学生,也很了不起。现在,只有上了大学,老百姓才当你是读书人。
但是,在当下教育体系中的学生,即使进了学校,其实不是在读书,所学的本事,无非就是考试。小学是为中考做准备,中学是为高考做准备。课本其实不是课本,就是做习题的基础。所有的课程,都会化为各种形式的标准答案。作为一个学生,只要你能掌握标准答案的规律,基本上就学出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做老师的,也不需要读书,很多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家里,除了课本和备课参考资料,根本就没有书。有些中学老师告诉,自打毕业离开校门,进入这个行业,就没有时间看书,成天忙活让学生怎么样学会考试,用题海战术,铺天盖地,轰轰烈烈地压倒学生,淹死学生。期间如果上级单位有考核,也是考核你怎么样提高学生的分数,反正一辈子干的事儿,就是围着考试转,最后学生考完了,大家把书都恨得牙根痒痒,教室和宿舍,书都撕成纸片的海洋。恨书恨到这个份上,还读什么书啊。
这样的学生,即使是好学生,也无非是考试考得好,所以,进了大学校门,关心的还是考试,即便读到博士,寝室里也没有几本书。当然,这样的人,不是读书人,只是考试人。
读书人离知识分子,还有十万八千里,那考试人呢,干脆就是南辕北辙,跟知识分子边都不沾。就跟西瓜和傻瓜一样,都是瓜,但西瓜可以吃,傻瓜什么用都没有。
然而,我们的高等教育,恰是一茬儿一茬儿地培养和输出考试人,如果个别的老师不服气,想偷偷教学生读书,那你可就麻烦了。你教的东西,跟标准答案不一样,学生会觉得你成心误导他们,十有八九,人家会举 报你。按今天的规矩,被学生举 报,你的饭碗就有麻烦了。
教真东西,吃力不讨好。我也是看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的视频,才有所长进。明白以往几十年的学习,全是发昏。我说的是历史和政治。理科是没问题,全世界统一。
上学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上更好的中学大学,上好大学是为了待遇更优厚的工作。至于人生价值意义,可以免谈。上学考试敲门砖,敲得进门万事休。种好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坑头。
理科也不一样!这些年放开了,看看国外的理工科教材!感觉写教材的是真懂,真的想告诉你知识、理论和方法!而国内的教材,不知道写的人知识程度怎样,总感觉好像是在炫耀自己!
余下4条讨论内容
为防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