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间排卵期生理病理治疗—夏氏妇科读书笔记

经间排卵期生理

一、经间排卵期是排卵时期,是两次月经的中间时期,

必须出现锦丝状带下,且出现锦丝状带下更为重要。

二、排出卵子

1、经间排卵期最大的特点是通过氤氲状活动排出卵子。

2、氤氲时即排卵期,也是最易受孕的时期。

三、重阴必阳

(1)、重阴:是天癸之阴已达高水平,出现锦丝状带下,维持其固有数律,包括卵子发育成熟,津液水湿的充盛。

(2)、生理性的重阴有健康的重阴,一般的重阴,稍差的重阴三个水平。

(3)、重阴必阳:阴长已达重,即已到阴阳不平衡状态,所以由阴转阳,排出卵子,重阴下泄,让位于阳,开始阳长运动。

四、几点说明

(一)、“7,5,3”奇数律的重要性。

1. 经间排卵期是重阴必阳的转化时期,所以仍以阴为主。

2. 阴赖阳动,是以奇数律为主。

3. 7数律者,每月行经期均达到7日,很有规律,其经间期锦丝状带下亦必须达到7天,而且有1—2天锦丝状带下多,说明卵子发育较好。“5,3”数律同样。

4.行经期重阳转阴,是周期的开始,经间排卵期重阴转阳,亦属于转化期。两个时期性质虽有所不同,但均属月节律运动,前呼后应,为阴阳运动健康的标志。

(二)转化的特异性:

1、在正常的女性周期中,亦可能在1年中有1—2次出现二次转化,即二次排卵。特别在3数律或5数律中尤为多见。

2、二次转化,即在正常的排卵期出现一次排卵未获成功,不得已在3日或5日后再见锦丝状带下,第二次转化排卵才能成功。

3、因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亦不作疾病论。

(三)经间期与排卵期不一致:

1、亦有少数人的经间期与排卵期存在不一致,有个别的可能提早,即经净后3天或5天出现排卵,个别的可能延后,于经净后半月或20天排卵。

2、因无任何不适,故可不作病理论。

经间排卵期病理

一、经间排卵期是月经周期中的一次重要转化期,也是月经周期能否正常演变的关键时期。

二、排卵失常.

(一)正常:气血转化时,活动显著者出现氤氲状。

(二)失常:

1、排卵不及,气血活动欠佳,转化不利,排卵障碍。

2、排卵过快,卵子发育欠佳。

3、排卵不协调:即有时出现过快,有时出现不及,甚则出现第三次排卵。

4、排卵失常原因:排卵失常者,排出的卵子亦欠佳。主要与重阴不及,气血活动不良,先天发育稍差有关。

5、气血活动不良,即氤氲状不足者,又与痰,湿,气,血相关。

1)痰:指痰浊、痰脂。痰浊或痰脂蕴阻冲任胞脉胞络,影响其气血活动,从而影响阴阳转化而不得排卵。现代医学所谓多囊卵巢或卵泡膜肥厚者均与此有关。

2)湿:指寒湿或湿热转重者而言。寒湿或湿热阻碍冲任胞宫胞络,影响气血活动,从而影响排卵,即现代医学所谓之盆腔炎,卵巢炎。

3)气:指气滞气郁而言,与精神因素有关。由于心肝气郁,冲任,胞脉胞络气血活动不良,推迟或阻碍排卵。

4)血:指血瘀,粘连,肿瘤等。

三.重阴必阳

(一)重阴不足

1、肾阴本身不足:癸水不充,但程度上较轻,尚能勉强进入经间排卵期,多会出现经后期延长,锦丝状带下减少或持续时间短,不能与固有的7,5,3奇数律相适应。

2、阳消不足:阳消不利,阳不能转化为阴,因而出现重阴不及,卵子发育成熟欠佳,不仅经后期延长,锦丝状带下减少或不能维持应有的数律。而且由于阳虚,阳的上升亦缓慢,使必阳的转化不利,表现为排卵困难或排出的卵子不健康。

(二)重阴太过,阴长过盛,反抑其阳,使正常的阴长阳消被破坏。

1、阴本身有余:即现代医学所谓的雌激素过高,阴盛极反而化火,出现火旺状态,不能行阴长至重的运动。

卵子不能发育,或不能进入经间排卵期,不属于此病变。

2、经间排卵期阴盛抑阳,反致转化不利,排卵困难,可见锦丝状带下多,但氤氲状的动态不良,以致排卵困难。

经间排卵期的治疗,重在排卵。

一、活血补肾,重在出新。(促发排卵,谓之出新)

(一)经间排卵期的治疗,首先在于促进气血活动及排卵,更为重要的是补肾调燮阴阳。

(二)气血活动欠佳,氤氲不足者,重在活血通络,以使转化和排卵顺利。

1、经间期所出现的氤氲状气血活动是排卵期的一种生理现象。

2、经间期的治疗首先在于活血通络,增强气血的活动,使排卵及排卵后的气血活动与行经期一致。

3、经间期与行经期的不同在于:

行经期排出经血在于除旧祛瘀,

经间期排卵在于出新,为受孕服务。

4、由于经间排卵期气血活动的部位,方向与行经期不同,所以在选择方药方面也必然有所不同。

1)经间排卵期气血活动呈上升性,意在出新,活血通络必须符合这一生理特点。

2)排卵的气血活动主要部位在少腹卵巢,属于肝。

3)行经者气血活动主要部位在小腹部的子宫,属于肾。

4)排卵的前提在于锦丝状带下,也就是说首先要有“重阴”,“近重阴”,才能选用活血通络的方药。

5)排卵期气血活动呈上升性,所以加入荆芥。

6)调整加减排卵汤:丹参,赤白芍,五灵脂,川芎,荆芥,广木香,制香附,泽兰,茯苓,红花,川续断。

7)服法:必须按“7,5,3”奇数律。

(三)肾阴阳失衡,重阴不足或阳亦较差,以致转化不利,排卵不良,重在滋阴助阳,或健脾补肾以促排卵。

1、肾虚,阴阳均不足者,用补肾促排卵汤。(最为常用的方剂)

1)组成:炒当归,赤白芍,怀山药,熟地,炒丹皮,茯苓,川断,菟丝子,鹿角片(先煎),山茱萸,五灵脂,红花。

2)服法:经间排卵期按“7,5,3”奇数律服

3)加减

A:腹胀便溏,矢气较多,上方去当归,熟地,加广木香,砂仁(后下)。

B:胸闷心烦,乳房胀痛,加炒柴胡,绿萼梅,广郁金

C:城市女性脾胃较差,常以丹参代当归。

D:鹿角片对提高BBT高温相较佳,但易升动心肝之气火,若有上热下寒现象者,应去鹿角片加紫石英。紫石英沉降趋下,有暖宫助孕功效,凡属不孕者,恒多用此。

4)凡临床上具有程度不同的锦丝状带下,或B超探查卵泡趋向成熟,但BBT高温相上升不快,或上升不高,或不易上升者,无论临床有无肾虚症状,均可应用此方。

2、肾阴偏虚,或阴虚火旺者,一般见月经后期,或轻度闭经,月经量少,并伴头昏腰酸,烦热口渴,舌质红或绛红,脉弦细带数者,方可选益肾通经汤。

1)组成:柏子仁,生熟地,丹参,川断,泽兰叶,川牛膝,赤白芍,生茜草,五灵脂,炙鳖甲(先煎)

2)服法:经间排卵期按“7,5,3”奇数律服。

3)以柏子仁为主药,即心-肾-子宫轴三者合治,目的是降虚火,通月经。

3、肾阳偏虚,或肾阳不足者,健脾补肾促排卵汤治之。适用于脾肾不足偏于阳虚,证见腹胀矢气,大便溏泄,腰腿酸软,神疲乏力,或午后入晚腹胀尤甚,形寒肢冷,BBT高温相偏低,偏短或上升慢,但且有一定量的锦丝状带下者。

1)组成: 党参 苍白术 广木香 省头草 五灵脂 杜仲 赤白芍

2)加减:

A.腹胀腹痛,腹痛则欲便上方加炒防风 焦山楂

B.腹鸣漉漉,小腹有冷感,加炮姜 补骨脂

C.胸闷烦躁,乳房胀痛,夜寐甚差,去省头草,加钩藤 广郁金 绿萼梅

D.脾虚不明显,临床上未见腹胀矢气,大便溏泄等症状,而主要出现腰酸尿频,形寒畏冷等肾阳虚证候者,则去苍术,省头草,广木香等运脾之品,加仙灵脾,制狗脊甚或鹿角片(先煎)等温振肾阳,使阴阳转化顺利,且为转化后的阳长奠定基础。

二、经间排卵期四大兼证的处理

(一)经间排卵期除需局部活血通络以及整体调燮阴阳,稍佐活血以促排卵的治疗方法外,还有四种较为多见的干扰因素影响排卵,必须予以处理。所谓四大因素,亦称四大兼证,即痰,湿,气,血。

痰指痰脂;湿者,湿浊,有湿热,寒湿之别;气者气郁,有心郁,肝郁之异。血者,血瘀,亦有干,湿,癓积之殊。在这四大因素中,尤以痰脂更为复杂。

(二)痰脂证的处理

1、痰脂者,即痰浊脂肪也。痰浊脂肪与排卵确有内在关联。

妇女肥胖,其排卵必然受到影响,甚或排卵障碍。

2、兼证照顾:痰脂者,常以肥胖为特征,乃肾虚肝郁所致,是标,故作为兼证。在经间期当以肾虚肝郁为前提。

1)肾阴阳俱虚者,补肾促排卵汤。

2)肾阴虚者,益肾通经汤。

3)肾阳虚者,健脾补肾促排卵汤

4)以上均应照顾到痰脂方面,宜选越鞠丸或越鞠二陈汤。

3、急则治其标,先从痰脂论治。

1)如痰脂偏甚,脘腹作胀,肥胖,口腻痰多,当急以化痰燥湿。方药用苍附导痰汤,启宫丸,芎归平胃丸等。

(1).朱丹溪提出了“脂膜壅塞胞宫”创制六郁汤痰郁方,

药用海浮石,香附,南星,瓜蒌。

(2).《济阴纲目》第六卷求子门所制消脂膜导痰汤。

药用制半夏制南星,橘红,炒枳壳,茯苓,川芎,防风,羌活,车前子等。

2)化痰清脂减肥再配合增强运动,确有一定效果。

3)不能忽略经间排卵期的两大特点,即重阴和氤氲状活动。

4)重阴者于痰脂稍有碍,而气血活动必须保证,是以尚需加入:五灵脂,赤芍,川续断,川芎,荆芥等中的1~2味,亦算是标中顾本之意。

4、从主因论治.

1)痰脂之所以形成,从妇科生殖节律而言,主要在于肾虚肝郁,与脾胃亦有一定的关系。

2)肾虚者,尤在阴虚及阳,阳虚者才有可能凝聚脂膜,但与肝郁,脾虚,亦有一定的关系。从因论治必须考虑到肾肝而顾脾。

3)即使在经间排卵期,用补肾促排卵汤合越鞠丸的同时,还应加入防己黄芪汤之类药物。

4)肥胖妇女艰于生育,日久必兼脾气虚;年龄稍大的肥胖妇女懒于活动,在治肝肾同时,亦当兼顾其气虚的一面和病情既久的特点,即使在经间排卵期亦不例外。

5、痰脂结为癓瘕,当从化痰消癓论治。

1)体质壮实者,当以攻消为主。

2)经间排卵期,行经期,均可选用桂枝茯苓丸,防风通圣丸,加入排卵汤,补肾促排卵汤。

3)或于行经期,调经方药中因势利导,获取佳效。

(三)湿浊证的处理(湿浊干扰排卵)

1)兼证处理:缓则治其本。经间排卵期,湿浊干扰程度较轻,除尿少苔腻外,无明显证状者,可按正常调周法论治,可用排卵汤或补肾促排卵汤。

(1)寒湿性者,可加入制苍白术,苡仁,陈皮,车前子,泽泻等。

(2)湿热性者,可加入黄柏,马鞭草等。

2)主证处理:急则治其标。

湿热颇为明显,不仅干扰排卵,使排卵不顺利,而且亦必然趁机发作湿热证,如经间期阴痒,出血,腹痛等。

(1)湿热偏甚者,当以清热利湿为主。常用红藤败酱散合四妙丸可加用瞿麦,扁蓄,滑石,车前子等清利力量甚强,实际上亦有助于推动血行,促进排卵的作用。

(2)湿浊偏甚者,带下甚多,常伴霉菌,滴虫等,当蠲湿利浊。

常用止带方,四苓散等,必要时配合熏洗方药,如土槿皮洗剂(土槿皮,黄柏,苦参,威灵仙,蛇床子,花椒,明矾等)。

(3)寒湿明显者,带下多,阴痒,经间期腹痛,当温阳利湿,常用五苓散,温经汤加味。

(4)处方用药时,一般应尽量照顾到这一时期的特点,如加入五灵脂,赤芍,荆芥,川芎等。

(四)气郁证的处理

1、气郁有心郁和肝郁两者,两者虽相互关联,但亦有区别。

2、就干扰排卵而言,尤以心郁为明显,胞脉胞络上属于心,心气下降,胞脉胞络才得通畅,子宫才得开放,行泄的作用,排卵才能正常。

3、舒解心郁,促发排卵

用远志菖蒲饮

药用:远志石菖蒲 丹参 赤白芍 合欢皮 广郁金 茯苓神 川芎 川续断 荆芥

服法:经间排卵期按“7,5,3”数律服法。

4、疏肝解郁,助促排卵

用加减柴胡疏肝饮

药用:柴胡 广郁金 制香附 炒枳壳 当归 赤白芍 川续断 川芎 陈皮

5、服药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安定心神,缓解紧张情绪,放下思想包袱,才能获取较佳疗效。

(五)血瘀证的处理

1、血瘀干扰排卵,主要是影响排卵期的气血活动,但在重阴较好的前提下,其气血活动并不明显,所以血瘀影响排卵并不显著。

2、血瘀的发展有两种趋向,一是湿性瘀阻,二是干性瘀阻。

3、仅仅是血瘀者可加重排卵汤的药物用量,或增加活血通络的药物,或在补肾促排卵汤中增加活血通络药物的用量。

4、湿性血瘀,见盆腔粘连者,可选用红藤败酱汤加利湿通络或健脾助阳之品。

5、干性血瘀,见盆腔炎附件组织机化者,需选用大黄蛰虫丸,银甲散之类方剂,在滋阴的基础上增入活血通络,消癓散积之品。

三、经间排卵期三大矛盾的处理

(一)动静的矛盾处理

1、动与静者,动为主,是指经间排卵期的气血活动最为显著,前人称为“絪蕴状”,即“氤氲状”。

2、没有氤氲状的气血活动就很难排卵,反过来说,排卵就要有气血活动,因而动是绝对的,主要的,但必须辅以静。动静结合,才能保证动的正常,有动无静,动之过甚将会出现病变,但动之失常,动之不足者,亦可为病变,且为主要病变,当予及时处理。

3、经间排卵期反映在动静矛盾方面的病变主要在于动之乏力,或有静无动,使排卵障碍,甚则无排卵,为此,促“动”以促排卵最为重要。

4、促动促排卵的含义有二:

一是指通过气血的有力活动促进排卵。

二是增强卵子的自身活动力,亦即排出后的游移活动。

5、促动促排卵的方法有五:

1)一般促动法 属于较轻的一种促排卵法,主要说药物治疗。加减排卵汤和补肾促排卵汤是临床常用方药。

也有药物,耳针,穴位注射等方法。

2)中度促动法:即使用稍强的补肾活血通络药物促进子宫冲任等气血活动,以达到促发排卵的目的。

对排卵障碍,卵泡发育稍差,又不得不排卵者适用。

一般将补肾促排卵汤和活血通络的排卵汤合为一方使用。

3)冲击疗法:即以重剂促发排卵,也是以几种药物力量冲击促排卵的方法。

大都用于卵泡发育已趋成熟,但排卵障碍,不易排出者;或因卵泡膜肥厚,不易排出者;或卵泡大不易排出者。

所谓重剂,即药量大,服药次数多。

将补肾促排卵汤和排卵汤合为一方,同时加大活血通络药的用量(五灵脂 红花 川芎等)。并增加次数,每日服2剂,每剂分2次服,每日服4次。按“7,5,3”数律服用。

4)补肾助阳,意在于动。

在滋阴药物中加入较多的助阳药物,除了提高阴长水平,冲击排卵及促进排卵后阳长外,还可促进卵子发育,增强卵子的自身活动力。

在补肾促排卵汤中加入鹿角片,鹿角胶,仙灵脾,巴戟天,海狗肾,锁阳等中的1~2味。

5)以静制动,动静结合

(1)在经间排卵期,动虽是主要的,绝对的,但如动之太过,或动速过频而力量不足,亦必致病患,因而必须以静制之。

(2)静者动也,有静才有动,静是为了恰到好处地动。

(3)动静结合:

A.经间排卵期出血甚少者,可不予处理,但如出血较多或出血时间较长者,必须予以处理。

B.肾虚而心肝郁火明显者,可在补肾促排卵汤中加入二至丸,丹栀逍遥散。

C.肾阴虚兼夹湿热,出现阴痒者,在补肾促排卵汤中加入四妙丸、黑山栀、碧玉散等清热利湿之品。

(4)静以制动

A.经间排卵期动之过甚或动之过频引起情志异常,失眠,头痛,烦热口渴等明显症状者,当予滋阴降火或滋水清肝法洽之。

B.滋阴降火法:用大补阴丸或知柏地黄汤外,尚需加用钩藤,青龙齿,莲子心等镇静安神之品。

C滋水清肝法:郁火明显者,除用滋水清肝饮外,亦当加入钩藤,莲子心,炒枣仁等清心安神之品。

D.因处于经间排卵期,仍当静中稍动,静中稍升,可加入五灵脂,赤芍,荆芥等。

(5)静中求动

A.经间排卵期虽然到来,但卵泡尚未成熟,应静中求动。

B.表现为经间排卵期锦丝状带下亦有,但量极少,又见腰酸少腹胀痛,烦躁失眠,说明经间排卵期已到来,气血活动亦十分明显,但动而乏力。

C.治疗1:用补天五子种玉丹加炙龟板,炙鳖甲,合欢皮,钩藤等。或以二甲地黄汤加川断,菟丝子,杜仲等。

D.治疗2:经B超探查机排卵发育成熟后,以补肾促排卵汤促其排卵,此时可能出现第2次或第3次排卵。

(二)升降的矛盾处理

1、经间排卵期重阴必阳,转化运动十分激烈。

2、运动的形式由下降转变为上升,则不仅阳长运动呈上升状,而且重阴时冲击排卵上升更为明显。

3、阴本下降,极则反升,而且必冲击心脑才能顺利排卵。

4、病理状态下,升动乏力是主要的,但如升之太过,升之过频,有升无降,亦为病变。

5、处理时既要保证上升,又要使升降合度。

1)促动促升,促发排卵。

(1)经间排卵期重阴转阳的运动形式呈上升状,才能保证排卵的顺利。

(2)在活血通络以促排卵的方药中需照顾到上升的特点。

如复方当归注射液,加减排卵汤中所用当归,川芎等,均有上升之性。

(3)补肾燮理阴阳以促排卵的方药中,亦应加入上升的药物。

如补肾促排卵汤中加荆芥,川芎。

2)健脾补肾更需升动

(1)脾肾不足,阳虚气弱者,在经间排卵期更需升动,才能达到顺利排卵。

(2)在健脾补肾促排卵汤或补肾促排卵汤中加入荆芥,川芎,省头草,防风,黄芪等最为合适。

3)滋阴补肾,降中求升

(1)阴虚者,虽属经间排卵期,但一般锦丝状带下偏少,卵子发育不够成熟,或卵子虽大而不壮实,以致排卵困难。

(2)固有的排卵节律不得不促使排卵,是以动之乏力,升之不足,不得不用滋阴补肾,降中求升的方法。

(3)在益肾通经汤中加入杜仲,荆芥等,然后着重经后期治疗。

4)滋阴降火,欲升先降

(1)阴虚火旺,特别是心肝火旺者,虽处于经间排卵期,有一定量的锦丝状带下,卵子发育亦基本成熟,但由于火旺,体内呈现升,动 现象,反而影响排卵,当以静制动,降以制升,先降后升。

(2)用知柏地黄汤或杞菊地黄汤,另加钩藤,青龙齿,川续断,菟丝子等以达降而后升的效果。

(三)泻(开)藏(关)的矛盾处理

1、经间排卵期主要在于泻,有助于排卵,而且为孕育服务。如果泻之不利,泻之不及或泻之太过均需处理。

2、泻是短暂的,藏是长期的,且受制于心肾。

心肾交合,子宫才能定期藏泻,泻是为了藏,藏亦是为了泻,泻中必须有藏,藏中必须有泻。

3、促泻(开)为主,意在孕育。

1)子宫之泻受制于心,因而降心气,安心神才能使子宫之泻顺利。

2)泻者,不仅可排除过多的阴液水湿,而且有利于受精卵移植于子宫内,促进孕育。

3)用补肾促排卵汤加柏子仁,合欢皮,丹参,怀牛膝等。

4)心气不舒,思想压力过大或紧张过度致使排卵障碍者,可选用疏解心郁而又有促排卵作用的远志菖蒲饮,再加入生茜草,茺蔚子,怀牛膝等。

4、泻中寓藏,开阖有度。

1)经间排卵期如泻之过度,即子宫开放过早过快过甚者,将会导致出血,滑胎等。

2)治疗上以泻藏相结合,泻中寓藏的方法治之。

3)用补肾促排卵汤加二至丸,大生地,五味子等。

4)如出血较多,带下质稀,量甚多,则必须治以补肾固纳,在补肾促排卵汤中加入三甲,阿胶,水陆二仙丹等使泻中有藏,开中有关,开阖有度。

(0)

相关推荐

  • 中医药如何在经间期“促排卵

    夏桂成 肖相如频道 今天 导读:今天继续学习月经经间期的治疗要点与经验方. 经间期应称为经间排卵期. 虽然排卵有早有晚,未必全在经间期,但大多数女性排卵期与经间期是一致的. 古人虽无排卵的记载,但亦有 ...

  • 养卵巢卵子,就是养女生的“生育”小风水

    原创 王子敬 72物候元气生活 今天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很让人震惊: "快结婚了,我女朋友得了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能怀孕,应该分手吗?" 不会吧不会吧,居然有这么渣的男生? 但 ...

  • 卵泡长不大长得慢?备孕女性这样做,轻松助好孕

    女性想要自然孕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正常的卵巢功能,月经正常,发育良好的卵子. 2.畅通的输卵管,为精卵结合提供场所,保障着床. 3.健康的子宫环境,为胚胎发育成长提供最舒适的内环境. 很多备孕 ...

  • 经前后半期生理病理及治疗—夏氏妇科读书笔记

    经前后半期生理 一.经前后半期的生理特点是:重阳延续,升降运动趋缓,以冲任气血偏盛,心肝气火偏旺为特点,预示月经要来潮. 二.经前后半期与前半期紧密相连,一般指BBT高温相7~8天后,到行经期的这一段 ...

  • 经间排卵期的治疗

    经间排卵期的治疗 1.调节心肾子宫轴以促排卵 经间排卵期的治疗,主要是围绕促进顺利排卵进行,必须建立在调节心肾子宫轴的前提下,既有整体性,又有局部性.整体性者,以心肾阴阳,主要是重阴转阳的失调为主,涉 ...

  • 【夏桂成:经间排卵期-促排卵】

    经间期应称为经间排卵期. 虽然排卵有早有晚,未必全在经间期,但大多数女性排卵期与经间期是一致的. 古人虽无排卵的记载,但亦有资料可查,如<女科准绳>引袁了凡所说:"天地生物必有细 ...

  • 夏桂成教授“经间排卵期”理论及诊治不孕症临床经验研究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半个多世纪以来致力于中医妇科的理论临床与实践,其中对月经周期的研究与调周法的运用独具匠心."经间排卵期"理论是夏桂成教授在"调周法"中首次提出 ...

  • 香附(妊娠恶阻、排卵后痞症)—— 马氏妇科

    妊娠恶阻  李某,32岁.妊娠47天,恶心嗳气,脘馁纳减,口淡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软.治法:调气和中.方剂:香苏散加味:香附6g.苏叶6g.陈皮9g.炙甘草5g.太子参12g,进药3剂,胃脘转 ...

  • 瓜蒌皮(经前胸痹、排卵后痞症)-- 马氏妇科

    经前胸痹  伍某,28岁.经前旬日,胸骨疼痛.鼻衄2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通阳行气,凉血止血.方剂:栝蒌薤白白酒汤加减.栝楼皮12g.薤白10g.白酒1匙.枳实6g.娑罗子10g.炒栀子10 ...

  • 桃仁(协助排卵、崩漏) -- 马氏妇科

    协助排卵  张某,26岁.原发不孕2年,月经周期第16天,子宫内膜厚度11mm,左侧卵泡24mm×19mm.大便秘结如羊矢2天.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活血行瘀.方剂:排卵汤(参见急性子条)加桃仁 ...

  • 单味淫羊藿治疗排卵期出血

    近年来笔者用单味淫羊藿治疗排卵期出血12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排卵期出血是妇科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是雌激素水平不足引起,治疗用小剂量雌激素补充疗法或维生素K4对症治疗,虽有近期疗效,但远 ...

  • 马老师治疗排卵期腹痛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初诊:2014年2月20日.黄某某,29岁.因"经行夹块2年,排卵期腹痛1年"就诊. 平素月经规则,周期30天,经期7天,末次月经2014年1月22日来潮.近2年月经量中,色暗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