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俊丨故乡,我的亲人们



近按照娘家的风俗,女子是不能进入先人的墓地的,所以我对扫墓祭祖之类的事一直充满着神秘感,总以为那必是隆重悲凄、沉重单调的。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果然,相距并不很远的夫君家乡倒没这规矩。故自嫁与夫君后,每年清明、腊月我都会陪同他们去乡下扫墓。渐渐地,我发现,这种祭拜不仅仅是烧些纸钱、放放鞭炮,其背后的内容,显然要丰富得多。

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回乡,一家人都郑重其事,祭坟的路上,他们会激动地告诉我:这是以前住的房子,这是小时游泳的水塘,这是……我深切地感觉到,在他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根,这条根,就深扎在这片于我很陌生于他们却熟悉无比的土地上。在他们年复一年的诉说里,这片土地在我心里也慢慢地鲜活丰富起来——

公公:父亲的老酒  竿上的鱼

数年前公公还健在,领着我们一群人去给他的父母亲上坟时,总要谈及以前的事。在他的叙说里,墓碑下面的这位父亲当年是一位不苟言笑、刚正不阿的人,深受邻里爱戴,但脾性颇为急躁,据说每天都要烫壶老酒,一次,酒壶在热水盆里起起伏伏,怎么也放不平,他一声怒骂,索性连盆带壶一并扔掉。听到这儿,我不由想起《世说新语》中所载的故事:“王蓝田性情急躁。有一次吃鸡蛋,用筷子去戳蛋,没有戳中,马上大发脾气,抓起鸡蛋便往地下扔。鸡蛋在地上团团地转个不停,于是跳下地来用木屐齿去踩,又没有踩中,他愤怒已极,再从地上捡起鸡蛋塞进口中,咬破后立即把它吐掉。”看起来,如果能穿越,这俩人在性情的急躁上可真有一拼。

经过那条小路转弯处,公公会得意地谈起当年他一支竹竿钓半盆鱼的事儿。周末休息,已到县城工作的他骑车回家,因饭还没做熟,就到竹园里折了根竹子,拴上钩线,挖几根蚯蚓,到当年这儿的池塘里钓鱼,没想到一条接一条,提上来的都是七八两重的大鲫鱼,足足钓了大半盆。我们羡慕地听着,婆婆则在一旁笑着“埋怨”:“他自己不声不响钓鱼去了!我把饭做好了,却找不到人了!”

如今,我们在当年那个烫酒老人的坟墓前跪拜,在现已被填为平地的鱼塘上行走,年过花甲的公公用他爽朗的笑声缅怀着过去的岁月。

婆婆:河水清清浣衣忙  夜色沉沉观影畅

夫君的祖父葬在河边。扫墓时,婆婆看着河水的方向,说起以前河边洗衣的事。据说那时的淮河清澈见底、水质甜美。岸边的人煮饭、洗衣,皆用河水。星期天,吃完早饭,婆婆就领着几个孩子,挑着要洗的衣物,来到河边浣洗。孩子们调皮,洗着洗着,就佯装失足,“滑”进河里,就势在水里嬉戏玩耍。

婆婆说,那时候生活过得艰难,但是非常开心。虽然白天忙碌了一天,但要是赶上镇上放电影,他们就兴奋得不得了。娘儿几个赶紧做晚饭吃,有时来不及做,就一人拿个凉馒头,夹几根儿自家腌的咸蒜苔,边走边吃。婆婆是位教师,所教的学生天不黑就过来帮忙,事先把长条板凳搬到电影场上,占据最好的位置。婆婆细细地回忆那些经典的老电影,轻轻哼着里面的插曲,无限陶醉。

我踮起脚尖目光仍未够到早已枯缩了的淮河,却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声里,看到了当年那个在朝霞和落日里领着一群孩子乐观前行的母亲的背影。

大哥:石路、老屋、草木   童年、乡邻、故土

年前,夫君的大哥因事归乡。事情差不多办完后,专程到祖父母和父亲坟前拜祭,并到老屋看看。

没有前呼后拥的官家气派,不屑衣锦还乡的黔首虚荣,大哥只身带着自家两三个亲人,在那条我们年年清明扫墓而行的窄窄的青石板路上,走走停停。路上,大哥一忽儿指着旁边的空地说,这儿原来是个水塘,小时我们经常冒着挨打的风险在里面玩水;一忽儿凝视旁边的草木,告诉我这是什么草,可以入药治什么病,这叫什么树,能长到多高。到了以前老屋所在地,大哥更是徘徊其间,良久不肯离去。

大哥小时即喜读书,据说大人吩咐他干什么活,转眼便不见了他,找到最后,肯定发现他藏在草垛后或者牛棚里偷着看书,为此,大哥也没少受到责骂。我想大哥这满腹的经纶怕就是这样给“骂”出来的吧。

大哥指着老屋旁边萋萋芳草掩映下的残壁,回忆当年的那些老邻居,说着儿时的趣事。还给我讲了一个“七个人喝醉了八个”的故事,说是邻里的一家有天来了客人,连主人在内共七个人一起喝酒,结果都喝醉躺倒了,有趣的是,主人家里的狗吃了醉汉的呕吐物,竟然也醉倒在地。主人的儿子刚巧那几天患眼疾,从外面进来,一时也没看清,吓得大声叫嚷:“快来看!七个人醉倒八个!”待到近前一瞅:父亲竟然与狗倒在一起,遂又惊叫:“哎呀!狗吃俺大(爸)啦!”众人闻讯而来,见此情景,轰然大笑。从此,这两句话就在街道上流传开来,经久不衰,以至事隔多年,大哥想起此事还忍俊不禁。

这满眼的荒草小径、残垣断壁,在大哥心里,却是欢乐的童年、可亲的近邻,是挥之不去的乡思之源。

夫君:手足之情  不曾走远

夫君最小,想必当年也最淘气。一踏故土,他最爱提起与二哥三哥一起纵情玩闹的往事。那时大哥到外地工作了,二哥常领着他们一起玩,有一次二哥爬到一棵大树上,有人告诉了母亲,母亲赶来看到颤巍巍树梢上的孩子,几乎吓晕过去。又不敢立刻责骂,怕把孩子惊着了,就柔声和气地说:“孩儿啊你咋恁棒呢!我看你能下来不,慢慢儿的啊!”二哥不知是计,美滋滋地滑溜下来,刚着地就被母亲抓住,用二哥自己的话说——那一顿暴揍哇。

夫君常与三哥一起偷着去玩水,晚上回家,面对母亲的逼问,他抵死不认,而三哥却诚实,总是老老实实交待,结果他俩就一起挨揍,夫君至今还笑说三哥是“叛徒”。据说后来我婆婆也聪明了,只需用指甲在他们肚皮上一划,若出现白印,则必下水无疑。于是省去了审问这一关,直接揍。

夫君还得意地讲起他第一次赌钱的事。乡下交流会上,他用母亲给的两毛零花钱在街头赌场上下注,竟然赢了五块多钱,这在那时已不是小数目。他偷偷藏起这笔“巨款”,谁也没敢说。有天夜里想上厕所,因刚看了《神秘的大佛》这部当时颇为恐怖的电影,不敢摸黑去,就央求同宿一屋的三哥帮忙拉灯,三哥嫌冷不愿起床,我那当时“财大气粗”的夫君就许诺给两毛钱,三哥一听有利可图,就趁机“敲诈”,说给三毛钱才同意。据说夫君的“横财”就这样被诚实的三哥给榨尽了,到最后还追问钱从哪儿来的,把夫君涉足赌场的“恶行”也给抖搂出来了,自然,这匹“赌场黑马”也免不了一顿痛打。

我看着并肩而行的兄弟几人,暗想:在夫君心中,身边走着的成熟稳健的二哥三哥,大概还是当年爬树下水的顽童模样吧。

一年又一年,我陪着他们行走在长满野草的小路上,驻足在坟茔兀立的田野里,我的眼前是浑浊的河水、干涸的池塘,是荒凉的老宅、残破的屋墙,可是从他们的眼睛里、笑容里,从他们的叙述里、神情里,我看到的却是一个令他们充满无限的依恋和向往的,虽历经沧桑却永远都美好如初、亲切如昨的地方。

这个地方,我们称她“心中的故乡”。

作 者 简 介

郑俊,女,1973年生,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现系高中语文教师。近年发表作品:《鲍照研究综述》;《“高鸿决汉,孤鹘破霜”---浅论鲍照乐府诗的继承与开创》;散文《飘香的岁月》(获全国首届书香“三八”读书征文二等奖,收录于《牵手幸福》、《信阳市2013年度散文》等书);散文《“呆”在幸福里》(获信阳市女工部征文比赛一等奖);散文《读书的女人》(获淮滨县妇女读书月征文一等奖);另有《只语片言 关乎性灵》、《守望花开》、《钓趣》、《渴望阳光》、《以何种姿态老去》等文见诸报端。




(0)

相关推荐

  • 二娘的无悔等待

    一 二爷在外漂泊了大半个世纪,终于在2013年的初冬,回到了他深深牵挂的故乡.是从台湾,他的儿女把他的骨灰护送回他的结发妻子--二娘的身边.此时,二娘已经离世五年了.二爷终于和他的凤秀葬在了一起-- ...

  • 喜事约中秋

    喜事约中秋 一   午休醒来有阿Q精神:所有对手向我妥协.    这一觉睡得饱饱的,有了精彩,心气平和,人也清爽.   晚饭喝了两碗汤,吃了几条鱼,再扒几大碗饭,来个风卷残云,吃得大快朵颐. 中年之后 ...

  • 老人卧床儿子女儿轮流照看,过世后许多儿女不再往来了为什么?

    这个问题,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没有办法明白的,像我,也是现在正在经历兄弟姐妹轮流照看91岁瘫痪卧床的婆婆后,才懂的.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那就听听我家现在正在经历的故事吧! 我老公家有兄弟姐妹八个,五 ...

  • 朱元璋称帝之后,对待自己的哥哥姐姐又怎样呢?

    朱元璋有个很有趣的原名,叫做朱重八,很多人都纳闷,为什么他叫朱重八啊?其实在元朝只有当官的或者文人,才配有名字,穷苦人家只能按照家族姓氏和一些出生年月或者家族排行来起名,好比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就是 ...

  • 刘湛英:清明忆公婆

    清明忆公婆 作者:刘湛英 可能是老了,总爱回忆从前的日子. 每当躺在床上,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会做很多的梦,梦见以前快乐的日子.或许是刻意的吧,每天的梦几乎相同,于是每每梦醒,我都很满足.望着外面灰蒙 ...

  • 大哥,二哥,三哥

    大哥,二哥,三哥

  • 欢乐又温暖的冬夜

    每个冬天的夜晚我都无比快乐,但在六岁那年的冬天让我欢乐又难忘.     那年冬天的夜晚,我和哥哥们吃完饭出去玩,外面是又下雪又下雨,院子里除了我们四个人以外就没有别人了.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玩儿什么,后来 ...

  • 长歌当哭忆父亲:第二故乡之记忆

    本文作者:润仙子 终于要写第二故乡了,我曾把欢乐储存在红土圪塔,把忧伤深埋在义发泉.书写故乡系列的过程,就像在剥一颗大大的洋葱,一层层剥离开来,最里面的裹得最紧的,是最刺眼的最心痛的. 义发泉,一个深 ...

  • 【灵璧故事】哥,我可以退出群聊了

    哥,我可以退出群聊了     文/杏坛使者 大哥召集弟兄研究探望二哥伤情,毕竟我们兄弟六个玩了近30年,因为二哥下课被学生皮脸踩伤了脚. 大哥说:"一人200元."说着瞟瞟大家,希 ...

  • 【行参菩提】郑 俊丨明月多应在故乡

    腊尽春来,迎面而至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人们早早备好了汤圆,给孩子买了花灯,怀着喜悦,也夹杂着不舍,等待元夕的到来. 明月多应在故乡.在中国,元宵节的意义甚至大过 ...

  • 郑 俊丨人到中年,不谈爱情

    生日那天下午,爱人去接上补习班的女儿,到家后,随手递给我一枝玫瑰.我说:谢谢.顺手插在了桌上的瓶子里,然后接着忙活晚饭. 没有怦然心动,好像也没有类似喜悦甜蜜什么的. 更没有像母亲节收到女儿的百合花. ...

  • 郑 俊丨“创客”老爸

    <咬文嚼字>杂志颁布2015年十大流行语榜单,"创客"位居第五.据介绍,"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 ...

  • 【长河星空】郑 俊丨时光雕刻出不同的花

    大年初二,大勇打来电话,说是外地工作的同学有几个回来了,提议大家聚一聚.我习惯性地推辞,说准备去钓鱼.大勇斥道:"你别整天把自己拘在学校那个圈子里,也该走出来看看!现在想钓鱼就钓鱼吧,到时去 ...

  • 【恬淡人生】郑 俊丨女子的才情

    古往今来,出众的女子一凭貌美,二靠贤良,若再想往前一步,那便须有才情了,而这才情,却最不易得,必是要心有犀巧再浸润了书香方成的. 据<世说新语·贤媛>载: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

  • 【恬淡人生】郑 俊丨爱情相册

    公历的最后一天是我与爱人的结婚纪念日,这一天,我们照例去拍张合影.照片取回后,我翻出之前的纪念照,循着日期,一张张看去,生活的印痕历历在目,岁月的足迹清晰可辨-- 第一张,我身着皮衣裤,神采飞扬:爱人 ...

  • 『我醉乡土』第90期:程玉波丨故乡的明月亮

    故 乡 的 明 月 亮 作者:程玉波 我的故乡,是潴龙河东岸的西程委村.这里曾是西周大司马乔伯封国地,名人辈出,是二程理学的源头.我记得故乡深厚的文化,也深深地记得这里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又明亮. 故乡 ...

  • 『尘世走笔』孙云霞丨故乡

    故        乡 文:孙 云 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故乡变成了远方.远方又似乎成为了我的故乡. 故乡对于我而言,或许是一个身影,一条街道,一座房子,一片树叶,一朵花,或许是冬天里的大地的洁白 ...

  • 『我醉乡土』郑文林丨颜习斋祠堂断碑重立记

    颜习斋祠堂断碑重立记 郑文林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大潮席卷中华,新文化运动更是树起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文化界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而与此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