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春丨净土院,隐没在凡尘的一方净土

在“桃花已谢春辞去,燕草如碧柳丝长”的暮春季节,驱车十八公里,前往204国道边的刘庄古镇,探寻隐没在凡尘俗世的一方净土——刘庄净土院。

来到刘庄古镇,绵绵细雨中,踩着青砖铺就的小路,循着耳边传来的悠悠梵呗之音,穿过古镇狭长的小巷,远远便见到了净土院修葺一新的山门。山门殿的正上方,是诗人、书法家、护法居士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净土院”三个鎏金大字,朱红色的大门,黄墙黛瓦。山门殿脊的正中央是由莲花、香炉、葫芦构成的图案,向两端延伸的是仙人骑凤凰的走兽造型,山门两侧的红色立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高老创祇园施金舍宅给孤独,赵公题净院万众同心建道场”,道出了净土院的由来。

刘庄净土院,俗名刘庄贞节院(又名贞节妇女净土安老院),为新中国第一届佛教理事高鹤年居士捐赠自家房产土地,在各方信士资助之下建设而成。

高鹤年,名恒松,号隐尘。又字野人,别号云山道人、终南侍者、云溪道人。生于1872年9月14日,祖籍安徽贵池,迁居兴化,后移至刘庄定居。他是近代著名居士,一生以皈依正觉和普度众生为己任。建国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一届理事,江苏省一届人大代表。1962年1月2日圆寂,享年九十一岁。

高鹤年酷爱祖国大好河山,数次远行游历,他脚穿芒鞋、手持竹杖、头戴草帽、身着缁衣,冒寒暑、忍饥渴,北上幽燕,南走滇黔,朝山访道,参寻佛理,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程。历时35年,足迹遍布116座名山,对所到之处的宗教文化、风土人情、山川地貌一一作录,并写下了无数警世名言。他一路前行,一路播撒善心,传经布道,广施恩德,呕心沥血著成《名山游访记》。因其叙述详实,图文并茂,成为研究祖国山川地理,风俗民情和宗教文化的宝贵资料,有“徐霞客第二”之称。

高鹤年毕生致力于慈善事业,连续从事救灾工作长达46年之久。他参加过山西、平津、徐淮以及川、陕、豫、甘等地的救灾,为救济灾民奔走呼号,饱尝风霜之苦。1931年,淮水泛滥,河堤崩溃,里下河地区尽成泽国。刘庄、白驹等地平地行舟,房倒屋毁,人畜飘流,男女老少哀号乞命于洪涛巨浪之中。时已花甲之年的高鹤年,抱着病弱之躯,夜以继日地往返于大江南北,呼吁各界人士、慈善团体捐助救灾。他与赵一褒共建救命团,与周梦白联办收容所,与石金声同创救生会,开办赈粥厂,使刘庄、白驹一带数万灾民幸免于难,积下了大功德,后百姓送“万家生佛”匾额以感念其恩德。

关于净土院的由来,《江苏兴化刘庄场贞节净土院碑记》有准确记载:“……鹤年居士高恒松者,江苏兴化人也。宿植德本,笃信佛乘。年当弱冠,即慕真修。弃俗世之缠缚,事选佛之宏猷。于是遍历丛林,咨参宗匠。冀其顿明自性,彻悟唯心。报答四恩,济度群品。高堂奉养,托之夫人。数月一归,以修定省。而夫人某氏,赋性贤淑,克尽孝道。虽复于归,志慕清修。以故居士无失养之忧,高堂得底豫之乐。若非宿愿所结,其能如是也耶。……民国十年,自鸡足归,回家祭扫。见夫人已老,孤身无依。念其代己奉亲之劳,悯其守节清修之志。因将本宅,改为贞节净土院。以其令贞女节妇居之,专修净业,求生净土,而立名焉。……”

1991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净土院”题名。1994年12月12日,刘庄净土院举行修复奠基典礼。各地诸山长老、护法居士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善男信女,发菩提心,行布施度,广种福田,随缘乐助,玉成此项善事。刘庄净土院在慈舟法师的亲自筹划下,现已建成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三圣堂、斋堂、寮房、高鹤年纪念馆八大区域。目前,该院已成为全国著名女众净土道场,香火旺盛,声名远播。

进入天王殿,正中佛台端坐着弥勒佛像,笑面朝南,正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护法韦驮与其背向而立,手持金刚降魔杵,以如来金刚智,破除愚痴妄想之内魔与外道诸魔障。殿的东西两侧供奉四大天王,手持法器,横眉怒目,镇压诸邪。

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耸立着四米多高的“功德宝鼎”,鼎身镌刻着为重建净土院布施功德信众的姓名,鼎中青烟袅袅,檀香浮动,鼎的上方是两层向八方伸出的龙首,口衔梵钟,一阵微风吹过,发出叮叮的梵音,和着大殿中传出的深禅浅唱,瞬间净化众生的心灵。

净土院大雄宝殿供奉的却不是其他寺院常见的释迦牟尼佛,佛像同样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双手结印,宝相庄严,佛光四射。虽心内存疑,然参拜时虔诚之心不减。参拜后请教院内的居士,才知道殿内供奉的乃是毗卢遮那佛,是华严经十种佛中第九身性佛的其中一个功德名号。在密宗法系中是最高身位如来,密宗称之为大日如来。不禁深感自身的浅薄与佛学的博大精深,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窥其一斑。

随后又参拜了西厢三圣堂和东厢玉佛殿,参观了斋堂和寮房,最后来到了高鹤年居士故居。居士故居是三间青灰色的小砖小瓦房,低矮窄小,木质门窗历经风雨,已斑驳腐朽,屋旁的一丛青竹却苍翠欲滴,劲节昂然。室内只有一些纺车、土灶等简陋的陈设,一幅微微泛黄的“居士行脚图”描画着居士栉风沐雨、积善行德的行脚生涯。室 内正对大门设立“功德堂”,供奉着居士的画像,两侧一副对联,“芒鞋踏破名山志在参禅悟道,法雨渗滋净土心存赈灾恤民”,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居士潜心悟道、广施恩德的一生。堂上高悬的“万家生佛”匾额虽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人性的光辉如佛光普照,伴随着院内清冽悠扬的钟声,照亮小屋的每一个角落,为众生开启心灯,洗涤心灵的尘埃。

跨出净土院山门的刹那,耳边轰然响起院内居士的谒语:“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上报四重恩,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报上师恩,不正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瞬间,时间仿佛静止,心灵的窗户突然打开,所谓佛学,所谓哲学,到了一定的高度,不都是殊途同归么?历史的脚步似乎在我的心中放缓了节奏,让我有时间细思人生,参悟菩提。

作 者 简 介

陈晓春,江苏盐城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自媒体签约作家。作品发表于《心潮诗词》、《人民作家》、《行参菩提》、《草庐诗社》、《文化范儿》等刊物和网络媒体。



(0)

相关推荐

  • 《天道》五台山论道:井内井外,何人井内?(六)

    前五篇中,也就是真正的论道了,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智玄大师与丁元英结束收尾的一些对话,智玄大师对丁元英的评价,"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 ...

  • 『雕塑头条』陈晓春丨遐·览——第12届中韩雕塑交流展

    ▲ "遐·览--第 12 届中韩雕塑交流展"由中国雕塑学会和韩国雕刻家协会主办,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和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此次展览除广州本地作品 ...

  • 陈晓春丨顾渚的早晨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利用休年假的机会,带上女儿一家,到浙江长兴休闲消暑.电话预订了农家乐,一行五人早晨八点出发,中午十二点准时到达目的地--位于长兴县水口镇顾渚村的"祁 ...

  • 陈晓春丨菜花黄时踏春来

    南国春来早.刚入三月,已是遍地菜花金黄.在网上看到兴化市千垛油菜花风景区做的广告,心中寻思,菜花定是同样金黄的,但既然能成为一个名噪全国的风景名胜区,想来定有一番别样的景致或风情吧.于是择一周末,和妻 ...

  • 陈晓春丨看电影

    前几天,女儿送来两张电影票,说是单位发的爱国专题教育宣传票,电影是抗战题材的<马本斋和他的母亲>,放影时间是下午三点.一来她正值上班期间没时间去看,二来也知道我喜欢看这类题材的电影电视,就 ...

  • 陈晓春丨坐席

    "一娘舅,二表叔,三姑爸",这是我们老家农村婚丧嫁娶摆酒席宴客时安排席位的规矩.意思就是首席必须请娘舅坐,次席请表叔坐,三席请姑爸坐.如果娘舅不在场或没有娘舅,才可以请表叔坐首席, ...

  • 陈晓春丨我的Q名“春夏秋冬”

    今天无意间点开了自己的QQ"春夏秋冬"上的个人资料,发现自己的Q龄竟然已经12年了,不由得感慨时间过得真快.12年前,自己还不怎么会玩电脑,在腾讯注册开通QQ还是一个小了十多岁的朋 ...

  • 陈晓春丨渐渐远去的记忆

    祖父 祖父是地道的农民,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是一把种地的好手. 从我有确切的记忆开始,祖父就已是七十高龄了,但是身板还很硬朗,地里的农活一点都不落下,上百斤的担子挑起来就走,脚下一阵风,不带一点打晃 ...

  • 陈晓春丨健康才是真的幸福

    这两天牙疼病又犯了,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小小的牙疼搅得我坐卧不宁,食不知味,夜不能眠.晚餐时看妻子吃饭满口生香的样子,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能吃真幸福啊&q ...

  • 陈晓春丨茶诗人生

    夏日尽,暑热消,天气渐凉,是到了喝红茶的时候了. 喝红茶,茶具首选紫砂.从柜里取出一具珍藏的紫砂杯.此杯名为"高风",取青竹高风亮节之意,杯身浑圆,外形如劲竹,竹节形状的杯底,使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