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预防与保健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委会科普学组祝各位亲国庆快乐、如意安康!
PS:国庆长假,“手机重度依赖症”患者们,参加“朋友圈摄影大赛”、抢红包大战以及通宵游戏、看视频活动的小伙伴们,您的颈椎还好吗?爱护颈椎,快来看看正确的颈椎病预防与保健专业知识吧!
随着现代人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手机低头者增多,不注意颈椎保健,造成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伴有劳损或外伤,导致颈部软组织和椎体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脊髓、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是如何发生的?
病因:
颈椎由于运动度最大,因而容易出现退变,尤其是长期从事屈颈姿态工作和有颈椎外伤或有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者,较易发生退变。颈椎运动范围大,易受劳损的节段最易发病,如C5/6最常见,C4/5次之,再下来是C6/7节段。
颈椎病分型及临床表现:
1.颈型颈椎病:
是颈椎病的早期发展阶段,其临床表现比较简单,主要表现为颈部酸胀、疼痛、颈部肌肉痉挛、颈部僵硬,有时还会伴有颈肩综合征,也就是颈部和肩部连着一起疼痛。在伏案工作、低头劳作、低头玩手机等情况下,会出现颈部酸胀、疼痛加重等,休息后酸胀、疼痛多可以得到缓解。
2.神经根型颈椎病:
以神经根性症状为主要表现,主要症状: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僵硬;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不同神经根受累的相应临床表现见图。
不同受累椎节疼痛范围示意图
3.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最危险,以颈部脊髓受压为主要表现,患者表现为上肢或下肢麻木无力、僵硬、双足踩棉花感,足尖不能离地,触觉障碍,束胸感,双手精细动作笨拙,不能用筷子进餐,写字颤抖,手夹持东西无力,后期出现排尿、排便困难等大小便功能障碍。
4. 其他型颈椎病:
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视物模糊、耳鸣、手部麻木、听力障碍、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反射性交感神经症状。体检可出现旋颈试验阳性。
颈椎病会导致瘫痪吗?
由于颈椎病变造成脊髓、神经根、血管等刺激和压迫,少数病人可以出现瘫痪或大小便障碍,如某些病程较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瘫痪;脊髓型颈椎病可以出现下肢瘫痪或大小便障碍。这些严重的症状仅发生于少数病例,并不是每例颈椎病患者都会发生。只有少数患者由于突然颈部外伤,或治疗不及时等,病变不断发展,才可能出现上述表现。除急性颈部外伤,患者在出现瘫痪或大小便障碍之前,往往会感觉头重脚轻、下肢僵硬,行走不稳,有踩棉花感,这些是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表现,需尽快到医院就诊。
得了颈椎病该如何治疗?
1.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及其他型颈椎病的首选和基本疗法。
1.1颈椎牵引:
以安全、有效为前提,强调小重量、长时间、缓慢、持续的原则。牵引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12~1/14,可在牵引下进行颈背部肌肉锻炼。
1.2 物理治疗:
颈托制动、热疗、电疗等治疗方法,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1.3药物疗法: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和骨骼肌肉松弛类药物等,如塞来昔布、芬必得、甲钴胺、乙哌立松等。
2.手术治疗:
对于脊髓明显受压已致使脊髓变性;神经根性疼痛剧烈,且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行性加重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等。
预防颈椎病从身边做起
1.改坐姿。每天用电脑的时间很长,下班还要坐车或是开车,一天“坐”的时间就会特别长,颈椎病就这样“坐”出来了。树立正确的坐姿,能减少至少40%的颈椎病发病率。
2.游泳已经被很多脊柱外科医生列为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游泳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为颈椎提供充足血液,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头颈部的肌肉,使肩、背部肌群得到充分的收缩与伸展,可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3.对于经常久坐办公室、久坐电脑前的办公族,颈椎操是最为流行的一种颈部保健运动。颈椎操主要通过加速颈部血液循环、放松颈部肌肉,增强颈肌韧性,达到缓解颈椎压力,有效维持颈椎稳定性,从而预防颈椎病。
4. 高枕真的无忧吗?
俗话说“高枕无忧”,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枕头过高会使得颈椎过度前屈,颈椎后方的肌肉和韧带长期在此状态下易发生劳损,前方的间盘压力较大而造成椎间盘退变,容易诱发颈椎病。枕头的高度通常以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为标准。无论是颈椎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睡眠时都不应该使用高枕,合理选用枕头保持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从而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专家介绍
饶敏杰,宜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专注于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019年赴以色列Rambam医院进修学习脊柱微创技术,尤其擅长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的微创手术治疗以及骨质疏松症的规范化诊疗。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科普学组委员,参与完成江西省科技厅计划项目1项,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主持江西省卫健委科技计划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9篇,多次在全国骨科医师年会上作大会报告交流,多次获中华医学会骨科学术会议(COA会议)奖学金。
(编辑:林红 莫峰波)
供稿: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 饶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