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130篇:语文大单元教学如何设计?

2020年第130篇:语文大单元教学如何设计?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0年第9期发表了江苏省教育学会陆志平老师的论文《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陆老师近几年对学习任务群、大单元教学等语文教学新理念有较为透彻的研究,而学习任务群与大单元教学之间本身也存在着较为紧密的关联。读完此文,我对语文大单元教学理念的落地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作者看来,语文大单元教学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把诸多元素统一起来。这样的话,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成为了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也许有的老师会问,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课文本身就在某个单元里,为什么还要设计大单元教学呢?这和主题教学、专题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吗?实际上,大单元教学和主题教学、专题教学或群文阅读教学一样,都会有核心的话题或议题,但前者更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可以说,大单元教学就是将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引入初中语文的单元教学中,通过设计一系列情境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此外,“大单元教学”的“大”还体现在对教材阅读篇目、写作板块、名著阅读、语文综合性学习等内容的整合上。那么,教师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呢?作者提出了六条建议:

一是提炼单元主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人文主题,但这些主题主要是针对阅读篇目而言的,对于写作板块、综合性学习等内容不具有涵盖性。对于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单元而言,也并不存在所谓的人文主题。因此,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是需要提炼的。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安排的是新诗的欣赏与创作,另外还有名著阅读等内容。将这些内容整合为“大单元”,势必需要提供一个主题。在作者看来,本单元的作品都抒发了作家对祖国、人民、故土、亲人、自然、生命的爱,因此“爱的赞颂”就可以确定为该大单元的主题。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括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等,于是就可以提炼出“千古悠悠此登临”的话题。

二是选择教学设计的切入口。所谓“切入口”,指的是从哪个角度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主题、话题自然是切入口之一,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表现形式。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都是议论性文章,作者建议从自读课文《精神的三间小屋》作为切入点,因为本单元的其他课文《敬业和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论教养》等篇目,正好对应的是毕淑敏的“三间小屋”。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也是议论文体篇目,通过研究,可以将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作为切入点,以“自信·质疑·创造”为主题,以“一场关于创造的讨论会”为主任务,进而将写作单元“论证要合理”、口语交际等内容贯穿于其中。作者举的这两个例子应该算是“文本切入点”,即以某一个具体的文本作为切入点。其他还可把真实的情境任务、具体的语文知识等作为切入点。

三是寻找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实际上也是教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例如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包括《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等篇目,教师可以围绕“少年成长”的主题设计一系列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例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对话”“让于勒来讲讲自己的故事”“为杜小康写一个成长小传”等。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古典小说,可以引导学生以礼敬的心态静下心来,运用评点的方法精读经典,这就与当下的娱乐、漫画等阅读行为相区别。

四是坚持以学习语言运用为基础。大单元设计以语文素养的培养为本,有机整合提炼单元主题与目标,而这种整合是以学习语言运用为基础的。这也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所在。九年级下册的第一、三、六单元选文对于学生精神成长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单元主题的设计不能只是道德的说教,而是要将学科育人纳入到语文课程根本性质中去。例如可以设计“赤子之心”主题朗诵会,设计“独特的意象与舒婷的情感历程”“海燕的象征意义”“《梅岭三章》与《示儿》的意象”等,还可以设计学写新诗的活动,书写自己的“赤子之心”。这种设计就体现出清晰的学科本位意识。

五是设计合适的关键性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研究单元教学内容及其特点,研究单元内容中蕴含的教育价值,然后设计与之匹配的学习任务与活动。例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小说,就可以围绕“孔乙己去哪里了”的讨论活动展开教学,通过撰写寻人启事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变色龙》的学习可以围绕“我发现的变色龙”组织教学;《溜索》可以围绕“最为惊心动魄的溜索场景”组织教学;《蒲柳人家》可以围绕一丈青大娘或何大学问等人物讲述传奇故事。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戏剧,教师自然可以设计排练与演出等活动,以学校艺术文化节作为大情境,设计“导演说戏”“我就想演这一个”“剧本回头看”等活动环节。

六是要妥善处理单元整体与单篇文本之间的关系。大单元教学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形态,或者说只是语文教学的新思路,但不能取代单篇文本分析的教学方式。即使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也不可泯灭单篇文本的独立特征与价值。也可以说,只有建立在对单篇文本进行透彻理解基础之上,大单元教学才会有落地的现实可能性。

从论文写作角度看,我个人觉得这篇文章虽然提出了不少要求,但并未形成独特的操作策略,更没有完整地呈现某一单元的教学设计案例。文章对于初学者是有帮助的,但如果要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那还需要在这篇论文的指引下,亲自操刀,用情境任务和单元整体的理念统贯,这样才能透彻掌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要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