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自己的旧书# 这本破破烂

#整理自己的旧书# 这本破破烂烂的《中国文学史》,没封底和版权页,作者储皖峰以前也没听说过,但看题写书名者是沈兼士,就买了下来。回家查了一下,发现这书及其作者都颇有名头,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储皖峰(1896—1942),字逸安,现代文学家、教育学家、著名教授。出生于潜山县槎水乡储家湾。故居是一个群山环抱、松竹覆盖着十几户农家的小山村。门对矗立云霄的“皖山尖”(天柱山),故取名皖峰,以志灵异。其父储玙,又名完轩,清文庠生,曾于1920年参修《潜山县志》。
 
储皖峰小时求学于第七区高等小学堂,后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博览群书,成为该校高才生。爱吟咏诗句,曾涉江登庐山写成第一本诗集《匡庐诗草》。1923年夏,师范学校毕业后,赴燕都,就读于南方大学,又入北京大学为旁听生,问学于胡适、陈援庵、马叔平、吴又陵诸教授,学业日益精进。因家境贫寒,只得寄居于北平宣武门外潜山会馆,与住在会馆的同乡张恨水结识,应约常为《今报》撰稿。后经会馆同乡介绍,课余为在京的桐城汪今知家做家馆教师。
 
1927年于南大毕业,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专治文史,同时参加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与陆侃如、谢国桢、姚名达等办立述学社,编印《国学月报》,发表有关中国文学史专题研究的文章。1928年夏,于清华大学毕业,继续从事中国文学史研究。1929年春,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他任大学部预科国文教授兼本科教授。1930年,又兼任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教职。1932年“一·二八”后,为避乱赴杭州,专任浙江大学讲席。这年10月,与陈漱琴女士在庐江觉林结婚。后与她合著《诗经情诗今译》。储皖峰还著有《艺林传诵》等书。1933年夏,他应北平大学之聘,携眷北上讲学。1937年春,他与友人陆侃如、罗根泽发起成立了中国文学史研究会,由胡适任会长,网罗了当时最为著名的一批国学奇才如郑振铎,周予同、范文澜、朱自清等人。1937年夏,在辅仁大学授课,全力协助忠贞人士,积极参加抗战活动。1941年秋,患风湿症、骨节炎,1942年2月6日,卒于东交民巷德国医院。
 
储皖峰一生著作等身,著述达70余种,主要著作有:《莲社考》、《五七言诗溯源》、《建安文学年表》、《白居易、沈约年谱》、《杜牧年谱》、《水经注十录》、《唐诗概论》、《校改国家研读法》、《校刊文镜秘府论》、《校刊洛阳伽蓝记》、《校补顾太清天游阁集》、《水经注选萃》、《中国文学选读书目》、《王静安先生著述表》和《跋稼轩集外词后记》等。1933年以后所编著之书为《中国文学史》上中两卷,《汉魏六朝诗选注》、《唐宋诗选注》,并写有碑录、冢墓录、园宅录、谣谚录、故事录和关于甲骨文等方面一些学术论文和著述。诗集有《淞华》、《庐山集》、《宜城集》、《皖峰诗选》等。
 
《中国文学史》(上、中两卷)为其主要著作之一,用力颇多,由于英年早逝,最终也未能完篇。我淘的这本只写到魏晋南北朝,估计是其中的上卷。查了一下,民国三十年八月出版的,孔网以前有人卖过,现在只有复印本出售。
 
在他逝世五周年时,即1947年2月6日,清华研究院《经世日报》举办了《储皖峰教授纪念专刊》,胡适、余嘉锡、游国恩、唐兰、刘盼遂、侯云圻、王静如等写了纪念文章。胡适在文章中写道:“皖峰是一个很可爱敬的学人,终身勤苦做学问,终身勤苦教人做学问,真可以说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学者。……常常和我谈论中国文学史上的问题,皖峰的态度最温和、最谦逊,常常使我们一班好辩论的朋友感到惭愧。”胡适还写道:“他那温和谦逊的气度,包藏着一个最热心爱朋友、爱国家、爱民族的人。……在学术界我很惋惜丧失了这样一个温良恭谦让,种种美德的学人。”
 
王静如为悼念清华国学研究院同学储皖峰写的《纪念逸庵兄》,原载北平《经世日报》1947年2月6日第3版“储皖峰教授纪念专刊”(清华研究院同学会主编)。这篇文章在夏晓红《温厚情谊 薪火相传——〈清华同学与学术薪传〉缘起》一文中曾有提及,但没有收进她与吴令华合编的《清华同学与学术薪传》,这里全文抄录一下:
 
七七抗战军兴,储逸庵(皖峰)兄、刘盼遂兄、陆侃如兄嫂诸学友及余,留教旧都。盼遂侃如居西郊,来往较难。惟逸庵与余以教学之便,过从甚密,未几,侯芸圻(堮)兄衔命北来,三人乃得时相聚谈。每论伪方文教,逸庵辄愤激难以终训。后以便于计事,三人常作小游。然天下不如意事,常居七八,逸庵必以宽容忍让之心情,在团团脸上,表现出原恕的微笑,但同时光亮的前额,亦常横刻一条烦恼的皱纹。他曾忍尽了沦陷区被压迫的一切苦痛,尝尽了世态炎凉,在重重高压、百般刺激之下,鼓励学子南行,诱导学生抗敌,并且还完成了几部伟大旳著作,写出许多文稿。真是个宽厚忠恕的君子,勤奋治学、诲人不倦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卓绝爱国的斗士。
 
(续见回复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