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之王”向多元化巨头迈进,恒大踩实了这最后4步
艳姐说
伴随年报季密集发布的时间节点,有一个话题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房企未来的天花板在哪里?如果是万众瞩目的“万亿”大关中国能否承受这个数字?万亿规模之后房企又将走向何方?
艳姐觉得,单纯看规模数字某种程度上失焦了,房企规模数字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这家房企,这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晴雨表。
从这个角度来说,房企的发展成果可以用规模来衡量,但如果只从规模来衡量,未免忽视了房企在其他领域的沉淀和努力,而这或许会是地产增量市场天花板下未来的发展方向。
3月26日,恒大公布了2018年报,不出意外,恒大从当年的“规模之王”跃迁为如今的连续卫冕“利润之王”。
但让艳姐更感兴趣的是,恒大正式宣告完成了产业化布局,朝着大战略、大格局迈进。
原来,恒大真正想要做的是“市值之王”。
细数恒大多元化布局之路成长为“完全体”,艳姐觉得有这家房企踩实了这最后4步。
第一步
沉淀资金,夯实安全边际
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不管地产+互联网、地产+文旅、地产+养老,亦或是商业地产、长租公寓的运营,甚至跨界做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这些产业都需要沉淀资金,短期内盈利空间都是模糊的。
这对一家房企的资金实力以及财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便如恒大这样的巨头,也必须面对相同的提问。
在恒大公布的2018年报中,我们可以一窥恒大为多元化战略储备的“家底”。
恒大2018年实现营业额4662亿,同比大增49.9%;土地储备3.03亿平米。
利润方面,恒大去年毛利润达1689.5亿,同比大增50.5%;净利润达722.1亿,同比大增106.4%;核心净利润达783.2亿,同比大增93.3%,远超同规模房企,成为Top3龙头房企中利润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企业,再度登顶“利润之王”。
这背后是恒大盈利能力的逐年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恒大毛利润从2014年317.8亿,增至2018年的1689.5亿,复合增长率51.8%;核心净利润从2014年的120.9亿,增至2018年的783.2亿,复合增长率59.5%。
财报数据还显示了重要一点:恒大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在2018年中期开始转正,到了年底进一步上升到了547.49亿。
也就是说,恒大手上握有充沛的资金,同时还拥有很强的造血能力。这样一家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其安全边际才会会绰绰有余。
第二步
解决行业瓶颈,房企秒变车企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是恒大的重头戏,也是争议最大、最吸睛的业务。曾几何时“恒大造车”一度引来坊间议论纷纷,一来是因为收购方的话题属性;一来是跨界幅度之大颇具看点;一来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热度经久不衰。
如今,恒大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具体体现在解决了这个行业五大制约瓶颈。
首先,房企造车,怎么看都是隔行如隔山,地产公司不具备汽车生产研发制造的能力,钢筋水泥堆不出汽车来。恒大去年并购了瑞典NEVS,这是一家继承了瑞典萨博汽车核心技术的一流车企。同时,恒大还与世界顶级超跑品牌科尼赛克合作,组建合资公司。通过这次的收购,恒大补上了最缺乏的汽车整车研发制造能力。
第二,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是什么?是电池和电机。
电池方面,恒大收购了卡耐公司,拥有目前世界领先的日本动力电池技术,从而解决了新能源整车制造的第一个瓶颈。电机技术方面,恒大收购了荷兰的轮毂电机公司,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目前,相关产品,已经实现了量产。
第三,恒大参股了世界500强的广汇集团,这家集团拥有最球最大的汽车销售渠道,等于打通了销售端。
第四,恒大用一年半时间研发出了新能源汽车的智慧充电平台,解决社区充电难的问题。这样一来,业主可以把车辆停在小区停车场,扫码付款,在夜间供电波谷的时候为车充电,一来能避开白天的高电价,二来也解决了社区供电容量不够的问题。
这样看来,恒大通过收购和参股的形式,迅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了汽车生产研发制造——整车销售——车辆服务,一整套完整的闭环。每个环节都拥有世界顶尖的技术。
在谈到造车的信心时,许家印不忘调侃自己舞钢的出身,他说“我干了十年的车间主任,还是有制造业基本功的。”
按照许家印的说法,恒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的看好,布局和步子迈的非常扎实,恒大的决心也非常大,也相信一定可以成功。
第三步
培植系统力,管理效能质变
恒大的多元化业务的发展,还不止“多金”这个唯一的优势。
在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企业管理。恒大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能够迅速崛起为总资产1.88万亿的巨型企业,而且能够做到“从快到稳”的控速发展,战略转型一年即见效,与其战略管理能力和运营机制的系统能力密切相关。
在集团管控模式上,恒大采用了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和标准化运营模式。集团直接把控决策权限,地区公司主要负责执行实施。为此,恒大创立了独特的“目标计划管理”体系,计划与目标分解到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周,并配有量化指标考核,每个月统计一次,根据进度来决定员工的奖励机制和资金。
恒大的目标计划管理体系非常完善,在房地产业现有十几大指标,恒大能对所有的指标都进行了量化。
例如工程建设进度方面,目前恒大二十层以上在建的楼宇有8000多栋,我们对每一栋楼到月底达到的工程进度、对每一栋楼的优良工程达标率等,都进行了量化。
除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恒大对开发报建完成率、销售完成率、招投标完成率、交楼完成率、维保修完成率等指标也进行了量化,而且将公司管理的各项指标量化到各地区公司,量化到项目,量化到岗位,量化到人,并且根据量化的指标实施考核。
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恒大集团任何决策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到达项目一线人员执行。每周的例会都可以统计当周十几大指标的完成率情况。这样的模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集团高速扩张过程中的集分权的问题,能够快速调整管理的边界。
与其将其称为管理能力,不如称其为系统力。这样完善的系统力驱动之下,恒大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并拥有很强的执行力。这也成为恒大集团化高效运转奠定了基础。
第四步
多元业态共振,形成合力
在今年恒大的业绩报告会上,许家印宣布,恒大已经完成产业布局,这意味着自恒大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以地产为基础,旅游文化、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许家印对恒大产业布局的标准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要与恒大的规模体量相匹配。
恒大的多元化产业布局经历了这样的路径:9年前,恒大成立了一支庞大的调研团队,主要任务就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对多元化产业进行调研,2011年,恒大进入旅游业,海花岛项目横空出世;2013年,恒大亚冠夺冠庆典上,恒大冰泉也高调亮相。
前后8年,经过对多个领域、多个产业进行大量的调研、投入、探索和实践,恒大才最终选定三大产业——文化旅游、健康养生、高科技。
这样一条路径是经过不断的纠偏和调整的,恒大最初进入的粮油、乳业、矿泉水产业,这些一年销售几亿、几十亿的产业体量,逐渐跟恒大迅速增长的规模拉开差距。也因此恒大及时调整战略,将目标放在体量与恒大相匹配的产业上。
目前恒大布局的产业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首先,这些产业都极具前景,规模庞大。
文旅板块,恒大打造了全球唯一的大型童话神话乐园“恒大童世界”和全球最大的大型温泉水乐园“恒大水世界”,都是填补世界空白的拳头产品。恒大预估将来文旅板块可以成为万亿企业。
大健康板块,打造填补中国空白的养生养老拳头产品“恒大养生谷”,目前已布局12个,今年计划再新增15个,预计会员消费额将突破100亿,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50个以上,预计2021年陆续开业。
新能源汽车领域,恒大计划三年内实现50-100万辆的产能建设,首款电动汽车将于6月在天津基地投产。按照规划,恒大力争3-5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其次,这些板块能够形成合力。
文旅项目和养老产业有效拓宽了地产业态的布局,令地产主业释放出了新的价值,而新能源汽车业务在使用场景中与地产业务又产生了交集,这也给恒大提供了大量未来人居生活方式的样本和数据。
目前,恒大的市值为3550亿港币,恒大的市盈率为8.07倍,远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这意味着恒大股价仍有巨大的上涨空间。
艳姐记得,“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有过这样一句话:“管理在左,信仰在右”,管理强调了组织的正确的使命,信仰也即企业文化,确定了企业的终极价值目标。只有当你把这两个东西平衡好了之后,企业才能够真正为人类带来真正的福祉。
恒大在管理战略上所设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架构,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恒大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速度。而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地强调着民生福祉、人类命运这样宏大的价值主题。
在这两者的加持下,恒大以“完全体”的姿态朝着全新的领域不断迈进。
喜欢本文,欢迎打赏
👇
主编:张艳
责编:耿牧风
艳姐欢迎你来我们温暖的小窝:魔都楼市,
关注更多魔都新盘,尽在魔都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