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拾零】 “四门八面”——文本教学形式初探

以往教学中的误区

  学生进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但哪一种也离不开“学习知识、增长能力”这两个中心的内容。可以说在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展开的。但我们的教学却总是面临着“知识怎样才能正常转化为能力”这个死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与改革,但似乎这个问题的存在不因教材的改革而减弱,这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教材内容的编选而在于我们处理教材的方式上。

  我们经常讲“知识”并习惯于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来处理,即已知的文本。而实际上“知识”的词性固然有名词性的一面,但也有动词性的一面。那就是“知(了解)”和“识(认识)”,而“知”与“识”之间也是存在着层次差别的。“知”的对象大多是客观存在的文本和现象,“识”更多是在前者基础上进行的主观活动。正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二者的区别,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只重视了具有可知性的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认识”方面的训练。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人的做法。

  古人提倡“学思结合”其实就是体现了从“知”到“识”的过程,那就是要进行主观的意识活动——思考。但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学思”的前提要求时我们会发现这种做法的前提是一种自觉的个人行为。这样一来“学思结合”并不完全适应我们现在的“授课要求”,所以对“识”也好和“思”也好,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改造。

  如果我们解决了“识”的问题是不是就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了呢?我说还不行。因为这中间还缺少了一个环节,那就是古人讲的“学以致用”中的“用”。也就是说只有把学到的东最终放到实际应用中才能促进能力的生成!

  总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于偏重名词性的“知识”而忽略了作为动词性的“知”与“识”,而且忽略了“思”与“用”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最终造成了知识不能正常转化为能力的现象。在一个以智慧闻名于世的国度中却出现了远离思考、脱离实际应用的教育困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门八面”的尝试

  经过对“知能转化困难”这种现象的思考与分析,结合人类的普遍认知过程以及的我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了一个关于文本教学的备课、授课、甚至自学的形式原则,我给它起的名称叫“四门八面”。

  “四门”指的是“知”、“解”、“体”、“用”四个阶段。简单地说,

   知:基本内容
   解:详细解读
   体:主体感受
   用:实践训练

  这四个阶段的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进的,就仿佛游戏中的闯关晋级一样,每一个阶段就是一道门,只有依次过了这四道门才能初步形成基本的能力。在初步构想了“四门”之后,我觉得就实际教学而言“四门”依然显得很空很虚,不宜操作,所以才有“八面”的产生。

  “八面”是按照文本所具有的显性与隐性特征结合门有正反两面的特征而提出的。也就是说在前面四个阶段的前提下,在每个阶段中又细分为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两方面的内容。例如,

   知 显性目标:对字词句构成的内容的初步了解,分辨作者的基本观点,可以被告知的知识点

     隐性目标:学生主动获得文本信息的程度分析、对学生掌握情况的预设、要考虑的文本内容与学生所在地域的文化差异、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水平

   解 显性目标:对构成文本的语言样式的分析,如修辞、结构、重点句等等

     隐性目标:对作者情感思想、写作技巧等方面的把握及显性目标中各内容的相应作用

   体 显性目标: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认同、否定、质疑性质的评价,评价中要有具体的实例
     隐性目标:对作者的思维过程,认识过程、创作过程进行认知并总结

   用 显性目标:套用、沿用(结构,思维过程、表现手法……)
     隐性目标:革用、化用(创造性地使用)
     (注:各部分内容可能不是很详细,希望各位老师一起来补充)

需要补充的几点说明“”

  1、在“四门”的内容上不可要求平行发展,允许某一方面先期充分发展,但不能完全脱离其他的方面。

  2、要根据不同的文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八面”的内容及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3、作文教学的过程与一般文本的过程是有区别的,因此“四门八面”原则不适用于作文教学的指导。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情况,小学生可以侧重于“知”与“解”的全部,中学生可以进一步侧重“体”和“用”的显性目标,高中生可以侧重“体”和“用”的全部内容。

  总的说来这“四门八面”只是处理文本时所要进行基本原则,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还要灵活使用各种形式的手段来充实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正如古人所说的“阵而后战,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一样,只有在一定原则基础上灵活处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上面的文字能对您的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附,在这一贴后面的几个回复

飘花飞絮:只是有点疑难,这显性目标还好操作,那隐性目标如何评价呢?

回:不能把它们割裂来理解。显性和隐性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对立的。至于评价的方式,简单方式用问答就可以了,复杂一点可以让学生在作文中模仿,或者设计实践活动,其实虽说是“四门”但实际操作时是可以互相融合补充的,比如《胡同文化》根据作者的行文和思路,让学生总结本地地名命名规律或考察本地建筑变迁情况就是既有“体”又有“用”的。

透明的蓝:

这四门,有点类似于:回顾、理解、评价、应用。

回:应该是有所区别的,我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外部的全客观体系,而是自内向外的感知过程,而且强调隐性目标的达成和不均衡性,我个人觉得是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体系。而且在不同阶段可以强调不同的内容,因为在我的理解里语言习得实际上是一个散点的过程,而不是系统渐进的过程。

aimin :“四门八面”,不要搞成一个僵死的模式,而是应该成为一种有活力的结构或机制。

回:我的初衷是这样的。但设计时应该尽量全面考虑,在运用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了。毕竟不能一上来让每一个授课的教师一下子做到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授课计划。

aimin:看来我们想到一起去了。
不过,我的意思是:这“四门八面”不要局限于“一篇课文”“一节课”,是不是可以放大到“单元”等级别的教学中?

回:这点想了,可还没有想好。我觉得如果能够确定每一个单元的知识内容,还是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的。不过可以根据文本的具体情况突出不同的单元重点,毕竟那些文本不是为训练学生而写的。我前面说的语文习得是一个散点过程,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0)

相关推荐

  • 课程思政赋予课程崭新内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当前,尽管广大教师完全认同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但在一些高校,教师对于"什么是课程思政&quo ...

  • 【旧文拾零】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今天看到一位教师的开题报告,其中谈到了"我本来--我一直追求--给自己留下".不禁有些感慨--我们研究语文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不反对个人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追求的权利,而且追求 ...

  • 【旧文拾零】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对于多媒体,首先要明确知道这种手段是为了语文教学服务的,而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替代品.其次,要知道多媒体的手段的各种作用,然后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作用为语文教学服务.再次,要在语文教学时追求准度和适度 ...

  • 【旧文拾零】“知、思、悟、行”——我的作文训练思路

    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东西并不是我们讲过了学生就能够掌握.有的东西甚至讲很多遍后,学生依然一脸茫然.可有的东西,只讲一遍学生马上就会有反应并且牢牢记住.后来经过分析,我发现凡是只讲一遍学生就能掌握的内容 ...

  • 【旧文拾零】立锥于传统与变革之间(片思一束)

    这里收集的是自己在开始认真思考语文问题时的一些断思片想,其中有很多不成熟的东西,基于公众号每天日更的压力,抛出来以博一哂.我看八股文八股文作为明清封建取士的一种文体.它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在这里我就不 ...

  • 【旧文拾零】区别与关联——浅谈阅读和写作

    在我看来,阅读应该是来自外部的间接经验,写作应该是直接经验的外化表现. 我们以前没有具体地进行区分,所以总是谈"以读促写",但没有注意到二者的经验其实并不是趋同的.比如阅读的过程为 ...

  • 【旧文拾零】例谈变“超预设”为“生成”

    在课堂上教师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其实考察的是教师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的问题.这涉及的教授的教学经验.知识储备和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有的时候,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是我们的预设是一致的,但 ...

  • 【旧文拾零】 我在一个社区的部分回贴

    大约二十年前在"超星读书社区"论坛上的部分回帖,论坛早已消失,只留下这些"闲言"了. *读书应当读出趣味,殊不知山川文化.民俗风情本自有其魅力所在,光会搜集.浏 ...

  • 【旧文拾零】透视“表达与交流”

    首先,表达与交流是一种礼仪教育,因为在应用环境中的表达与交流肯定是不是一个人的自说自话.那么对谁说怎么说得体其实就是礼仪教育的范畴了.对谁说,父母.同事.兄弟.朋友这里的差别是怎样的,谦辞敬辞的使用应 ...

  • 【旧文拾零】简论梳理

    梳理是一个建构自己知识系统的过程.个体的知识和外部的知识之间有很大的差距,每个人不可能获得所有的外部知识,所以只能是通过梳理的行为使得自己所获得的零散非系统的知识变庞杂为有条理. 在学习的活动后中,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