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曙||语文教学与幼时吃鱼
语文教学与幼时吃鱼
文/王元曙
近来,语文课程论课上“语文教学是什么”的问题让我想起了幼时吃鱼。
幼年时还没住到城里,在奶奶家度过了童年。苏北的农村塘沟交错,父亲又是个极爱钓鱼的人,因此家里的饭桌上常有鱼。鱼很多,但是都不大,以鲤鱼、小草鱼为主,味道极鲜,刺也极多。我那时年纪很小,甫会走路,想吃鱼但不会剔鱼刺。母亲就将剔好的鱼肉放在嘴里咀嚼几次,确定没有刺后,再递给我吃。那时候不懂,只觉得有肉吃就很开心。等到大一点学会了剔鱼刺,当我第一次自己剔刺吃鱼时,糖、醋、盐、辣椒的混合味道一下子就在我的口腔里爆炸开来。我兴奋地和母亲说鱼很好吃,母亲斜睨了一眼,淡淡说和以前一样,只不过之前味道都被她咀嚼没了。
我想语文教学其实和吃鱼没什么不同。课本文字就好比是鱼肉,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经过优秀作家的“烹饪”,加入了“调料”,形成了文字的韵味。语文教学就如同是吃鱼过程,老师在讲台上不断的品味,然后再将“鱼肉”吐出来,底下的学生虽然也顺利的吃到肉,然而“鱼肉”留下的仅仅是些许残味。这是现在语文教学舍本逐末的做法,我个人认为的优秀的语文教学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单纯的去读
什么是单纯的去读?我个人认为单纯的去读就是只读文章,不辅助以任何的其他内容。并且多次重复这个过程,读得多了,文字的韵味会逐渐显现出来。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有:“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可能有人会说迂腐,说这是开倒车,如此一来不就跟封建时代的教育一样,死读硬记而不知其意?我认为不然。我们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可能些许的字义我们并不理解,但是我们跳过去往下读,整个文章的大体意思也可以知道个十之七八。我在四年级的时候,父亲送了我一套四大名著,第一本读的是《三国演义》,里面出现的一个字“遂”,难倒我很久,但我通过长时间大量的阅读(“遂”字本身出现也频繁),发现“遂”的意思很像是“也”,最后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读书百遍而意自见”,并不是说长时间的反复阅读后,学生就能理解文字的意思,“百遍”的过程给足了学生去思考、探索的时间。当文字深深烙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时,其灵韵已经有了基本的雏形,差的只是临门一脚,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其补上。
二、生活课本结合,课本配合生活
我的看法是,生活与课本的结合并不仅仅是老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内容进行想象,或者是播放几张与课本相关的图片,太过刻板教条。课堂的时间本来就少,学生的想象能力又不像教师那样成熟,往往只是浅尝辄止,时间短,根本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中小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的“生活配合课本”的模式,强行的将生活拿过来与课本匹配,如果生活中发生过就去回忆,当生活里不曾发生过时就去想象联想,可以说事倍功半。
我们不妨灵活一点,换个思路,用课本去配合生活。现实生活千姿百态,教师应该敏锐的发现与课本相关的事,然后结合课本内容。这样学生不必费力的去回忆、想象,直接“趁热”结合课本,印象深效果好。举个例子,假如现在是冬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教师给学生讲《江雪》,只需要打开门引一道风雪,意境一下子就有了。这是好过穿着短袖衬衫,开着风扇,一边读着“独钓寒江雪”的。
可能这样的教学方式太过理想化,现实操作起来有着难度,毕竟有着教学任务和课程考核等等一系列的限制,教师很难放得开手脚。这也是我第三点想说的。
三、语文教学是能力的培养而非知识的传授
语文成绩的提高是不可能通过大量的作业来完成的,这是我个人的亲身体会。我在读高中时,三年里没有写过一次的语文作业,而我的语文成绩总是排在前三。因为什么?是大量的阅读让我有了理解和鉴赏的能力。
我从高一开始就不断的买进各种世界名著,高三毕业时已经达到了两百多本。这些书大都看完便印象模糊,有的甚至连人物的姓名都记不清楚,然而每当用到时又会无比的清晰起来。有人把这个叫做积累,认为文科学习只要有了一定的积累就会轻松,然后就去大量而频繁的背诵。这样实在是太过浮于表面,没有看到背诵阅读的本质是能力的形成。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潭死水,虽然大,却没有了活水的不断注入,是不可能有深度的。因此,语文教师教学时不能单纯的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与情趣的培养。
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么第二点出现的问题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教师只需要重点选讲、精研一些课文,让学生逐步形成自主理解与鉴赏的能力,其余的篇目只要做好引导就行了。
总而言之,我理想的语文教学是肯定以学生为主体甚至是主导,教师只是纯粹的辅助性存在。要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咀嚼“鱼肉”的味道,理想的优秀学生并不是成绩有多么的好,而是有着丰富的灵魂,有趣的心灵,以及像融入血肉一样,化为本能的文字感受能力。
作者简介:王元曙,江苏淮安人。师范生在读,热心公益,喜欢文学,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