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专访丨曹禺外孙:知天命之年终于读懂了外公的那句话
【撰文/王向明 视频/向丽媛 统筹/王海荣】从1952年6月至今,68年过去了,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上,不同面目的知名演员都演绎过《雷雨》这个剧本,不同时代的观众被《雷雨》中的故事情节所撼动,曹禺的名字也因《雷雨》这一作品被世人铭记在心里。
《雷雨》海报
在曹禺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国内各大剧场、曹禺故居、曹禺故乡都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这位“中国的莎士比亚”。近日,曹禺先生的外孙唐迎接受红船编辑部专访,分享他的外公曹禺的艺术人生。
曹禺故居里感受到的压抑
红船编辑部此前了解到,1933年,曹禺创作《雷雨》时只有23岁,创作时间大概有6个多月。唐迎说:“实际上《雷雨》的创作时间不止是6个月,而是他从小到大的积累。剧本也不是一气呵成的,而是一个点一个点串起来的。”
《雷雨》海报
曹禺年轻时,经常带着小笔记本走街串巷,看上去漫无目的,其实是在观察生活。他最喜欢与陌生人聊天,发现有兴趣的语言,有个性的人物会及时的记录下来。这些积累起来的素材,后来,成为他创作《雷雨》时,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
曹禺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的父亲万德尊是黎元洪的秘书,黎元洪倒台以后,万德尊回到天津成了没落贵族。因为政治上的失意,曹禺的父亲和继母在天津生活时,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经常是白天抽完大烟,要一直睡到晚上才能起来。
曹禺先生故居
曹禺每天下午四点多钟放学回家,家里面常常是冷冷清清,一点声音都没有,据曹禺自己描述,屋子里静的就像坟墓一样。去过曹禺故居的人,都能够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压抑气氛。曹禺曾说过:“我不喜欢那个家,我在家里会感到压抑,特别扭!”
《雷雨》中刻画出的人物性格非常真实,让人能够从他的作品里产生出一种想要突破压抑、呐喊的感觉。《曹禺传》的作者田本相,与曹禺有着多年的友谊,对他的了解比较深刻。当田本相到过曹禺生活过的小楼以后,他告诉人们:“如果现在到了这个小楼里,仍然能感受到《雷雨》的氛围。”
他唤醒中国话剧的剧场意识
曲高未必和寡,被海内外称作“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曹禺先生,其作品在当今时代依然被大众喜爱并接受,如明珠一样在话剧舞台上闪耀着光辉,拥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他对中国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雷雨》海报
郭沫若在日本看到《雷雨》的剧本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雷雨》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作者于全剧的构造、剧情的进行、宾白的运用、电影手法之向舞台艺术的输入,的确是费了莫大的苦心,而且都很自然紧凑,没有出现十分苦心的痕迹,作者在中国的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
1936年中国第一所国立剧专成立,26岁的曹禺被请到学校教学,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戏剧人才。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为中国的戏剧事业打造了两个黄金品牌“中戏”和“人艺”,并且长期担任着中国戏剧学院的副院长和中国人民艺术剧院的院长。他倾尽全力,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演员、导演和剧作家,曹禺先生在中国文艺界的地位至今无人企及。
《雷雨》海报
曹禺先生会多国语言,他翻译的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深受中国观众的热爱,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他的作品《雷雨》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曹禺被海外读者比喻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曹禺从1933年开始创作,到1996年离开人世至今,他的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等,确定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剧场意识,他是中国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
他是一个一团感情的人
曹禺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他拥有超乎常人的复杂情感,对事物的反应甚是敏感。如果人们的感情是一缕一缕的,他就是一个一团感情的人。这种感情让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创作灵感,但同时伴随他的是无法释怀的苦闷。
曹禺先生
也许,正因为如此,苦闷贯穿着他的一生。年轻时他的这种苦闷,通过作品得到了宣泄,让他从创作中寻找到快乐。而他在晚年时,这种苦闷成为了令他无法承受的折磨。上帝赐予他无尽的创作灵感,却忘了解开束缚他的苦闷枷锁。
唐迎说:“外公去世以后,他的好友巴金很伤心,说曹禺真是可惜了,他就这么走了。他心里有好多东西,他把它们都带走了。”古人常用“高处不胜寒”来形容一个人的孤独与寂寞,晚年时的曹禺便是身处高处的人。这种牢固束缚着他的苦闷无人能解,也包括他自己。
万昭 万黛写的书(未出版)
晚年的曹禺一直想创作一部超越自己的作品,他的心就像一个活力十足的年轻人。他的创作灵感就像一个积蓄已久的火山,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一次。可他却因为衰老病痛,完全没有力量控制这种思绪,长此以往,让他陷入无尽的痛苦折磨中。
据唐迎回忆,病痛中的曹禺经常一动不动的直视着天花板,有时眼睛很明亮,有时显得很疲劳,有时会自言自语的说:“我就是惭愧啊,你不知道有多惭愧!真的,我真想一死了事。”
唐迎的三姨万方在《我的爸爸曹禺》一文中,描述曹禺拉着她的手说:“我最后一定是个疯子,要不然就是个大人物,我要写一个大东西才死,不然我不甘心。”曹禺患有严重的失眠,对安定片有强烈的依赖,而且药量很大,他的肾衰竭与大量服用安定有很大的关系。
在观众的心里,曹禺的作品影响力早已经超越了同类。但在曹禺心中,这些作品还远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这种标准就是创作一部能够与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媲美的传世作品,但他没有做到!
最深刻难忘的一件事
曹禺晚年时曾醉心于屈原的《离骚》,其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是他最喜欢的章节。他把这些句子写成书法,挂在房子里。
曹禺先生手迹
唐迎年轻时与外公在一起很少说话,甚至会因为曹禺的独特性格感到别扭。每次与外公见面后,总是找个理由跑出去玩。有一次,唐迎正想往外走,曹禺突然叫住了他,让他坐在自己的旁边。指着墙上的《离骚》问他:“认识吗?”唐迎回答:“认识。”曹禺又问:“会句读吗?”唐迎摇摇头。
曹禺很认真的为唐迎吟诵出来,唐迎只是感觉到韵律很美,但根本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曹禺为他解释道:“岁月匆匆的流逝,一刻也不会停留,春夏秋冬按照次序轮流的更替着。一想到草木不断地凋零,不禁会担忧那些有才华的能人贤士也正在日益衰老。”
曹禺外孙 唐迎
唐迎说:“那时候,我根本不了解外公的内心,更没有想到他说的其实就是他自己。后来,外公在遗嘱里特别交代,把这幅字留给了我,我如今一直保存着。”
曹禺不止一次的告诉唐迎:“年轻真好!”有一次,唐迎到医院去看望外公,曹禺望着他说:“我的心和你们一样年轻,但我的身体老了。”在北住院的8年时间里,曹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坐在轮椅上,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观看北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他喜欢人,更喜欢年轻人。
如今的唐迎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他说:“现在的我,回忆和外公在一起的时候,特别能够感受到他的无奈和苦闷。那个时候,我才二十多岁时,面对外公的苦闷,我也只能够理解到很少的一部分,完全体会不到他的那种痛苦。只能模糊的知道,外公完全有能力创作出新的作品,但他却始终找不到灵感,这种痛苦时刻折磨着他。”
曹禺先生走了,但他留给后人的作品,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去而被人们淡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主编 | 王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