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个版本《肖斯塔科维奇五》在我心中的位置

小编说:9月25日(昨天),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生日,他出生于1906年。但是,因为古大的机器人文章(《我与高文机器人Samadhi的七天六夜》),给耽误了,今天补上。注意此文有30000字,仔细阅读需要几个小时,建议收藏,十一长假,慢慢阅读。引子——铁幕肖斯塔科维奇身为一个在西方具有极大声望与影响力的著名音乐家,并站在与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斗争的第一线。是从1946年1月开始的。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温斯顿 丘吉尔应邀访美,3月5号,他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由此铁幕落下,东西方的冷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就开始了。

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1949年3月,肖斯塔科维奇作为苏联政府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在纽约举行的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在大会上他做了长篇书面发言,由翻译代他朗读,极力捍卫苏联官方的立场,并且批判了当时在美国的几位当代作曲家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亨德米特。

勋伯格(从音乐欣赏的角度上讲,肖斯塔科维奇批判的没错,这几个人写的某些音乐就是不好听!)。这次美国之行,让肖斯塔科维奇在西方的声望一落千丈,音乐界和听众们感到万分失望,顺从的“苏维埃作曲家”也就定格了他,直到临终前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1976年,苏联音乐学家伏尔科夫流亡西方,1979年他在纽约用英文出版了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见证》(Testimony)。

伏尔科夫声称这本回忆录是肖斯塔科维奇生前口授给他的,并且在一些显著位置签字认可。在这本书中,肖斯塔科维奇以另外一种满腹牢骚的面目出现,他对一生的经历几乎都不满意,他在自述中似乎想告诉别人,他是被迫的,他是无辜的,他也想要抗争。

伏尔科夫(Solomon Volkov)这本《见证》改变了西方对肖斯塔科维奇的成见,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成见。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肖斯塔科维奇,在他身后也成了这样一位“小姑娘”。他被苏联政府隆重下葬,享尽哀荣,苏联电视台不但全国转播,还向华沙条约国同时转播葬礼。

他也被西方很多乐评家和学者仔细研究,他们对照《见证》中的文字,逐条去研究肖斯塔科维奇的乐谱,哪句是骂谁的,哪段是骂谁的,哪部作品是骂谁的……肖斯塔科维奇逐渐模糊起来,死者无法为自己辩护,他从一个伟大音乐家,几乎快成了一个文化符号。1. 穆拉文斯基背景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五交响曲,从1937年首演以来,随即开始了录制唱片的历程。在苏联,1938年,穆拉文斯基和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就留下了录音,这也是全世界的首次录音。我们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版本之旅,就从它的首演者穆拉文斯基开始。

穆拉文斯基,一生中留下了十多次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录音,全部率领他的亲兵—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演奏此曲,大多数是现场录音和实况转播录音,最后一次是在1984年留下的维也纳现场。虽然在《见证》中,所谓的自述说“穆拉文斯基根本不懂我的音乐“,但是我从音乐阐释的角度看,也更证明了此书伪造的可能性之大。在前言中我说过,我会把穆拉文斯基的版本当作标准参照物,穆拉文斯基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对苏俄音乐的演绎与乐团音色之独特,无人能及。

苏联的音乐家因为城市,分成两个派别,列宁格勒与莫斯科,就像我们这,北京人和上海人,曾经在很长时间互相瞧不起一样(现在呢,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有时候还是会拿传统上海人的做派说事,比如钞票、房子、小宁等等)。列宁格勒觉得莫斯科是一帮土鳖,莫斯科觉得列宁格勒是一帮假洋鬼子。苏联时代的乐团不算少,列宁格勒除了爱乐乐团,还有基洛夫剧院(现马林斯基剧院)乐团,莫斯科呢,则有苏联国家乐团、莫斯科大剧院乐团、苏联文化部乐团、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等等。

列宁格勒历任首席Hermann Fliege (1882-1907)Hugo Varlikh (1907-1917)Serge Koussevitzky (1917-1920)Alexander Khessin (1920)Emil Cooper (1920-1923)Valery Berdyaev (1924-1926)Nikolai Malko (1926-1930)Aleksandr Gauk (1930-1934)Fritz Stiedry (1934-1937)Yevgeny Mravinsky (1938-1988)Yuri Temirkanov (1988-Present)从现存的唱片上听,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始终站在队伍的排头,一直到穆拉文斯基1988年在指挥任上去世为止。穆拉文斯基的苏联录音不少,在西方的录音不多,尤其是好录音,更是屈指可数,最出名的是他在德国DG公司60年代的那套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那也是他在西方的正式录音里质量最好的。

黑胶时代就无数次的再版,最新数字技术里执牛耳者则是由日本ESOTERIC公司借用环球公司珍藏原始模拟母带重新数字化,限量发售的两张套SACD,早已绝版多年,二手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录音最好的,是他在1973年带领列宁格勒爱乐乐团访问日本期间,在东京的现场,NHK原始录音具有很高素质,加上日本ALTUS公司后期对母带的重制,让这张唱片的CD版本就有惊人的音效。

不久之后,我又购买了单层SACD版本,有趣的是,SACD版的声音取向和CD版不尽相同,SACD版的电平更低一些,也更柔和,音乐的细节多了不少,这体现了高格式载体的一些优势。ALTUS公司随后发行了另外一张穆拉文斯基和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唱片,是乐团访日前夕,在列宁格勒爱乐大厅的实况录音.

解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把两张唱片都找来,对比一下,可以从中发现,穆拉文斯基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演绎稳定的程度,两次演奏的很多细节几乎如出一辙,列宁格勒电台的广播录音也属于精品,并不输于日本NHK的录音品质。第一乐章中板—从容的快板 首先是由低音提琴、大提琴和小提琴以八度奏出来的开始部分,穆拉文斯基没有强调低音提琴的厚重,他让弦乐声部在低音区清晰的流动,这和他之后的许多指挥家不同。穆拉文斯基对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的处理,让我想起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也让我想起欧阳询《用笔论》中说的“银钩铁画”,穆拉文斯基处理的乐句和乐段,似乎都有“笔锋”划过。

宋徽宗的瘦金体,收笔带钩,撇如利剑,捺向大刀,这种笔法是我国古代从未有过的一种字体,这也正是宋徽宗“瘦金体”的一大亮点随着音乐的推进,长笛、圆号、小号逐渐加入弦乐器的低吟之中,苏联时代的乐团,管乐和西方乐团的差别最大,苏联乐团的铜管和木管组,都有一种撕裂感,这和音色优美圆润的西方乐团管乐组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色彩。如果演奏帝俄时代的音乐,我可以接受西方乐团的精致,如果是演奏诸如肖斯塔科维奇这样现代作曲家的音乐,还是更喜欢苏联乐团的撕裂感铜管。

俄罗斯铜管似乎是一门独特的手艺。管乐组的喧嚣,扶摇直上,也带动了弦乐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弦乐组,同样是与西方乐团迥然不同,他们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尖锐的、带刺的,这种刺让音乐不那么完美,但是很鲜活,很有活生感。第一乐章的后半部分,乐团的铜管组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完全是炸裂一般的声音,由弦乐组烘托之下,爆炸是在可控范围之内进行的。

他不是在指挥,是在发射火箭!这好比一场核试验,我们能观察到爆心灼热的温度和冲击波带来的能量,不会受到爆炸的一点伤害。在长笛,小提琴和钢片琴的声音中,回归冷寂的第一乐章结束。第二乐章小快板—谐谑曲  这个乐章,我早期是没有注意的,现在却特别喜欢听,也会把第二乐章的谐谑曲演的如何做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以此来取舍是否购买这版唱片。三拍子舞曲的节奏下,低音弦乐的断奏铿锵有力,这舞蹈并非姑娘们的,而是干体力活的男人们在舞蹈,沉重笨拙又竭尽欢愉的跃动。木管组在这个乐章显得无比重要,长笛与大管,穆拉文斯基的列宁格勒爱乐乐团,这两件乐器的发声很跳脱,似乎要不受约束的从乐团中闯出来,被别的乐器生生拽回去一样,挣扎着,同拉拽它的乐器们对抗。

随后的小提琴也一样,这个版的小提琴是我这次集中听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印象最深的两个之一,戏耍和嘲弄的姿态被首席小提琴的谐谑搞的绘声绘色,让平面的音乐随即立体起来。木管、铜管、弦乐声部都能发出怪诞的音色,这给这个谐谑曲乐章渡上了一层不真实的光怪陆离。穆拉文斯基在处理交响音乐作品时,对谐谑曲从不轻易放过,ALTUS公司同时发行的穆拉文斯基/列宁格勒爱乐版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的第二乐章谐谑曲,演绎的同样精彩绝伦。

穆拉文斯基/列宁格勒爱乐版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推荐!第三乐章广板 这是一个传统的悲剧性乐章 我们可以视作“黎明前的黑暗”。在选画的时候,毕加索早年“蓝色时期”的画作一下子映入我的眼帘,那种色调的忧郁性,很感染我,这也正和我对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的理解。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在1901—1904年间的蓝色时期作品《悲剧》,蓝色是忧郁的色彩,也代表了一种暗色调的心情,我认为从色彩上这幅作品暗合第五交响曲广板乐章的调没有“窦娥冤”式的悲剧发生,内心的阴郁甚于生活带来的不幸罢了。穆拉文斯基对第三乐章,没有进行情绪的渲染,相反,他的演绎更加平和,开始的弦乐组由弱奏开始,经历一次大渐强,长笛和单簧管、双簧管逐渐共同参与这只咏叹般的旋律,渐强的完成。

穆拉文斯基没有把力量全部释放,木管乐孤零零的漂浮在弦乐的颤音之上,显得冷寂和孤单,穆拉文斯基对这两个简单的声部,平衡处理得当,随后的木管乐声部低音段落和弦乐声部大量加入,让音乐躁动不安。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弦乐声部对声音的塑造能力极强,在穆拉文斯基长期的训练下,弦乐声部能依据指挥的要求来给出与音乐特质相符的音色,第三乐章,弦乐的冷若冰霜,让我这个聆听者都不禁觉得在炎夏的北京遍体生寒。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穆拉文斯基和列宁格勒爱乐乐团为这个乐章所描绘的灿烂和坚定果敢,无出其右,这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纪念碑。穆拉文斯基让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铜管声部,在第四乐章绽放出瑰丽的色彩,铜管声部的强大与霸气也完全释放。穆拉文斯基对第四乐章的演绎速度比较快,随着定音鼓的快速猛烈敲击,铜管声部随即加入进来,紧凑的速度,让听众一扫第三乐章的忧郁和伤感,我个人不太喜欢严格按照乐谱标记速度去演奏的录音,在阴郁了十余分钟以后,我们需要解脱,需要快乐来临!

速度带来激情,速度也是第四乐章乃至整部交响曲成功有否的关键点。强力的铜管乐,也需要同样强大的弦乐组来帮助,列宁格勒爱乐的弦乐组在四乐章能从发声中感觉到被穆拉文斯基调动的很兴奋,四乐章的第一次高潮结束以后,穆拉文斯基在让乐团积蓄力量的时候,没有强调沉思的意味,几件乐器为一组的小旋律不断萦绕在耳畔,弦乐组的暗流涌动在和声的基础上为最后的爆发默默铺垫。木管组、钢琴在最后部分的加入,让明朗、光辉的结尾终于到来,铜管组恐怕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发出轰鸣,打击乐组的定音鼓为胜利敲响稳健的步伐,穆拉文斯基在最后把速度控制住,让听众能对每一个细节都全方位的聆听,这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原始之音。

铁幕,也许是个好东西,在割裂欧洲的同时,也为各自阵营保留了更多个性,伟大的穆拉文斯基和列宁格勒爱乐,今天他们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仍然能够照进我的心里。2.伯恩斯坦背景伦纳德 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一位美国犹太人指挥家,他是美国土生土长的第一代超级大指挥,他和纽约爱乐乐团一起,让美国的交响乐到达了前辈从未企及的高度,他从年轻时期就开始投身唱片录音事业,除了现场指挥和钢琴演奏以外,他还给后世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录音精品。

曲目范围极广,尤其擅长演绎浪漫主义和晚期浪漫主义的交响乐作品,比如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马勒,还有,他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家,从气质上比很多苏联人还要贴近肖斯塔科维奇。因为肖斯塔科维奇1949年在纽约世界和平大会上的书面发言,导致即使当时美国的左翼音乐家,如阿伦 科普兰,也对肖斯塔科维奇感到失望,西方的音乐界都刻意让自己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保持距离,几乎不再有指挥家会上演他的交响乐。

1960年3月25日,老肖和科普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大厅。伴随着伯恩斯坦演绎老肖为美国带来的巨大影响力,科普兰授予了老肖美国国立艺术与文学学院荣誉学员文凭。这个时候,只有伯恩斯坦对肖斯塔科维奇充满热情,不但继续在纽约爱乐乐团上演他的作品,还多次在公开场合为肖斯塔科维奇辩护。1959年在纽约爱乐乐团刚上任,伯恩斯坦在欧洲和中东巡演,途中访问苏联并且逗留了3个星期,在莫斯科,伯恩斯坦与肖斯塔科维奇会面,肖斯塔科维奇聆听了纽约爱乐乐团演奏的第五交响曲。

Leonard Bernstein, Risë Stevens, and Leonard Warren at Lincoln Center's groundbreaking in May 1959. Later that year, he would lead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on a celebrated tour of the Soviet Union, playing a program that featured Shostakovitch's Fifth.10月份,纽约爱乐乐团回国以后,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促成下,为了纪念这次特殊的巡演,录制了一张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封面用了肖斯塔科维奇和伯恩斯坦在舞台上握手的历史性照片。

1979年,伯恩斯坦以桂冠指挥的身份率领纽约爱乐乐团出访盟国日本,日本是当时亚洲国家中,音乐厅建设投入最多,听众素质最高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录音师也对这场在东京文化会馆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音乐会做了记录,用的当年最新的全数字录音设备。唱片发行时,搭配了马友友演奏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伯恩斯坦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录音,这两版相差20年的唱片,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这也是西方指挥家带领西方乐团的演奏中,最有俄国味儿的。

解说第一乐章中板—从容的快板 1959年版的开始是急促的,带有明显悲剧性预示的,随后弦乐组的沉重直压下来,沉重到让听众很难抬起头来,伯恩斯坦对弦乐声部的处理,给音乐以鲜明的调子,这种沉郁阴霾持续到了钢琴进入的段落,从这时期弦乐组才多少有了一丝活着的气息。仿佛刚从昏迷中苏醒的重症患者,气若游丝面色苍白。

阿列克谢·冯 亚弗伦斯基在在1921年创作的《救世主的脸——佛陀2》,这幅有色彩而没有任何表情的的脸,正像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那样,色彩繁多而性情冷漠,面无表情的人脸,时常会让我们感觉阴森可怖纽约爱乐的管乐声部从音色和演奏方法上,似乎有一点模仿苏联乐团,尤其铜管组,并没有过于圆滑的声音出现,那种多少有点发扁发炸的声音,很像苏联乐团的声音。阴森的钢琴在极低音区奏响,小号吹出了进行曲,伴随小军鼓的敲击,悲剧性主题得到了体现。长笛和圆号在悲剧暂息后和单簧管、双簧管轮流重复了前面的第一、第二主题。

伯恩斯坦在这里把乐章前大半部分的快速缓和下来,短笛和小提琴孤独的吟唱,钢片琴轻轻的敲击,第一乐章在一片死寂中悄悄结束。1979年版,第一个不同是现场录音,和1959年的录音室版本相比,伯恩斯坦是更适合现场演出的指挥,他的现场录音基本都会呈现更戏剧性的效果。第一乐章,79年版把悲剧色彩藏的更深处,伯恩斯坦20年以后,对音乐的连贯性和歌唱性理解更加透彻,我对他79年版第一乐章的歌唱性感到惊讶,由此也更加觉得就像我为第一乐章寻得的那副没有表情的佛陀面孔。整个第一乐章,几乎不会有什么感情的宣泄,从开始就从速度上稳定了听众,直到钢琴加入,情绪才开始起了一点变化,铜管组的声音比1959年回归了西方乐团的传统,然而因为情绪的酝酿到位,我也不会感觉铜管组的圆润对作品风格有任何破坏作用。

HIROSHIMA, JAPAN - AUGUST 06: (CHINA OUT, SOUTH KOREA OUT) Conductor Leonard Bernstein applauds after the Hiroshima Peace Concert on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the Hiroshima A-Bomb dropping on August 6, 1985 in Hiroshima, Japan.录音地点东京文化会馆,是东京三得利音乐厅落成以前,最主要的一个古典音乐演出场所,唱片反应出来的声音,残响丰富,无论是几件乐器的组合还是乐队的全奏,都可以在坚实的声音中寻找许多音乐的细节。第二乐章小快板—谐谑曲 1959年版录制的时候,伯恩斯坦不过41岁,比现在的我还小着好几岁,他棒下的谐谑曲乐章,极尽了谐谑的能事。

Composer Leonard Bernstein arrives in London with his wife, actress Felicia Montealegre, in 1959, at the end of a tour of Europe and the Near East with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首先是速度,这首谐谑曲包含三拍子舞曲,穆拉文斯基的东京录音很好的处理了谐谑与舞蹈之间的平衡关系,让戏弄嘲讽不影响舞蹈的开展,伯恩斯坦在1959年还是显得嫩了一点,他在乐器的调配上更注意凸显怪诞的音色,速度快到有点顾不上舞蹈了,这是我对1959版谐谑曲不太满意的地方。1979年版则是成熟的演绎,开始乐段笨拙的舞蹈,节奏缓慢而有强烈的舞蹈性,弦乐组声音坚定清晰,木管乐器的声音和弦乐组的朴素形成巨大的反差,以一种嘲讽的姿态出现。

法国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的名作《舞蹈》谐谑曲中的舞蹈,我所以选择了马蒂斯的画来形象化,是我认为舞蹈中,身体各类肌肉的训练和协调,是保证舞蹈效果的重要保证,马蒂斯的画,呈现出组成圆环的人们身体肌肉的形态。而肖斯塔科维奇对于舞蹈的构思,给予我的直感,也就是很多局部肌肉动作所构成的。1979版弦乐组与管乐组反差之大,也是给我的欣喜之一,20年前的风风火火,20年后转化为精密解构,小提琴独奏部分,每一句末尾的上挑,是阐释中的妙处。第三乐章广板。1959年版的广板乐章,是一枚成熟的果实。弦乐轻轻叹息般的弱奏,让我不禁联想起美剧《兄弟连》中的一集,攻入德国境内的506团E连在某个小镇的废墟上休憩,俯瞰之下的德国老百姓在贝多芬晚期四重奏的陪伴下清理被战火毁坏的家园。

《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对,是的,这个乐章,让我想到了贝多芬的晚期四重奏,音乐中对全人类的同情与悲悯如出一辙!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的悲剧性,和他的众多俄罗斯前辈并不相同,很多人愿意把他和柴可夫斯基相比,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那是个人命运的哀嚎,肖斯塔科维奇不是,他的悲剧性乐章,是可以和贝多芬相提并论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思索与挣扎。三乐章的配器,摒弃了所有的铜管乐,织体非常透明,伯恩斯坦把透明做到纤毫毕现,和声中内外声部的配合,即使不懂任何音乐理论的人,只要仔细听,都能逐渐体会到其中的精致。1979年版,伯恩斯坦对于第三乐章的处理更加极致,他把弦乐组的声音控制到微弱的程度,59年版还有些许躁动不安,79年版的弦乐弱奏,很像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开始部分,给人阳光洒在教堂花窗上透射进来之感。

光线经过花窗的过滤和散射,斑驳了许多,弦乐的大渐强也做的足够充分,前面积存的能量,可以支撑一次小爆发。伯恩斯坦对音乐层次的铺陈手法老到,1979年版的广板乐章,结尾处,从容不迫,把戏做足,乐器一件件加入又一件件告别,最终只有竖琴与钢片琴形单影只的结束整个乐章。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像达芬奇绘制的素描《维特鲁威人》那样,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是一幅理想化的图卷。

崇高战胜渺小、勇气战胜胆怯、光明战胜黑夜,一切都以完美的形态最终定格在我们面前,这是拥有古典美学情怀的艺术家所共同的理想,肖斯塔科维奇亦如此。1959年版的四乐章是摧枯拉朽的,弦乐如刀锐利,铜管如巨炮轰击,打击乐就像出膛炮弹,几个声部合在一起,简直就是节日庆典上施放礼花的场景重现。伯恩斯坦晚年的马勒二,我从二十多岁第一次听,一直爱到现在,那种把音乐演绎的白热化的手艺,除了他,别人好像还多少欠着点,即使喝酒以后的俄国人也未必有这个本事。

在59版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中,伯恩斯坦丝毫不停歇的堆叠高潮,峰峦叠嶂,一山更比一山高,好像没有停止点,这在录音室这种没有观众的情况下,他能把自己和乐团的热情调度的如此饱满,实属难能可贵,从这方面可见当时四十出头的年轻指挥大师一颗蓬勃的心。

1979年版,相比下来,乐章开始的时候没有59版那么单刀直入,火爆的劲头稍欠,定音鼓敲的不够响(发烧友别比,要不手里79版的片子该觉得不爽了),其实没事,灿烂的在乐章后半段,伯恩斯坦这样的指挥家怎么可能放弃一点点造气氛的机会呢?

Audiences applauding Leonard Bernstein and New York Philharmonic.最终的结尾,  铜管组基本就是吹爆了肺(这在管乐乐手里,因为方法有问题,多次发生过伤及肺脏的事情)很少能听到铜管这么卖力气,结尾部分没有任何冷场,定音鼓手也猛烈的敲击,即使这种震天动地的音量下,铜管和定音鼓的每一下也都清晰可辨,伯恩斯坦在这个曲目上对纽约爱乐乐团的长期训练可见一斑,美国顶级乐团的素质也就自不必说了。伯恩斯坦的两个版本,时隔二十年,并非完美,然而肖斯塔科维奇也并不完美,对吧,真实,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赞美生活,真实的抱怨生活,也许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3.马克西姆 肖斯塔科维奇(maxim shostakovich)/伦敦交响乐团。

肖斯塔科维奇有一子一女,儿子马克西姆不但脸庞和父亲酷似,也继承父亲的衣钵,搞了音乐,做为指挥家,他不算出色,西方的唱片公司给他录音,主要也是冲着他是肖斯塔科维奇儿子这个特殊身份罢了。

父子俩在1973年我试图在他的这版录音里发现什么闪亮的东西,可惜,听了几次,乏善可陈,只能说是完成了作品,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见解与阐释。毕竟,音乐不像老汤酱肉,父亲在临终以前可以把一罐宝贵的老汤传给儿子。4.比契科夫((Semyon Bychkov))/柏林爱乐乐团

这是一版很著名的录音,与肖斯塔科维奇同为列宁格勒人的比契科夫,时年不过34岁。一位出身苏联,随即奔赴西方,被卡拉扬赏识并担任助手的年轻指挥家,他演绎老乡的作品,理所当然的获得了评论界的认可,二手唱片的行情一直不错。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版录音,柏林爱乐的音色很不适合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弦乐的幼滑让我不适应,铜管的声音也修饰太多,其次,比契科夫演的整体都软塌塌的,谐谑曲乐章简直是幼儿园的阿姨在哄小朋友们排队做游戏,力度和舞蹈性尽失,虽然第四乐章稍微找回来一点感觉,但是这版录音其实是个失败。仔细看看录音时间,1984年,正是冷战末期的关键,头一年美国总统里根刚提出拖垮苏联的“星球大战计划”,这样就可以理解这样一个不理想的录音,如何获得一致赞美的原因了。5.罗斯特罗波维奇(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华盛顿国家乐团

罗斯特罗波维奇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朋友,是他若干作品的首演者,也是极力推广他音乐的人。光第五交响曲,罗斯特罗波维奇就在DG、TELDEC、LSO三家都录过音,这三个版本我都听过,很难得是,三个版本的演绎几乎一样,看来,罗斯特罗波维奇对第五交响曲的总谱进行过特别细致的研究,并且做了很详细的分析,否则难以做到三次录音的相似度那么大。

Rostropovich, Shostakovich and Richter Peoples Artists of the USSR华盛顿国家乐团的声音不错,某些地方有点老毛子味,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对这部交响曲的处理,大部分是可以的,偶尔有点怪的地方,比如第二乐章谐谑曲的开始部分,音乐连贯的太厉害,让我听着不舒服,管乐加入后又断奏的过份了,感觉是做戏做的太努力,有点不自然。罗斯特罗波维奇的三次录音,整体看,录音都一般,演绎有他自己的一些特点,加上他肖斯塔科维奇好友的身份,也算是值得收藏的版本了。6.巴尔沙伊/科隆广播交响乐团(WDR SO)

巴尔沙伊是中提琴家、苏联鲍罗丁弦乐四重奏组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教授时候的学生。鲍罗丁四重奏组的肖斯塔科维奇四重奏全集和巴尔沙伊指挥欧洲室内乐团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室内乐交响曲,都是该曲目的第一选择中的桂冠。巴尔沙伊长期在德国发展,科隆广播交响乐团是德国一系列广播乐团中水平最高的一级。

乐团声音的可塑性极强,巴尔沙伊的第五交响曲录音,整体看是有着比较鲜明的苏联风格,骨架比较粗大,肌肉强劲,如果某些乐器和声部的运用在极致一些,就更有嘲讽意味了。

巴尔沙伊1965年在莫斯科我自己比较喜欢他对第四乐章的处理,乐器音色的不协和发挥的很到位,节奏丝毫不拖泥带水,乐章的结尾部分,声音的辉煌让我难忘。可以说,巴尔沙伊个人对肖斯塔科维奇的理解,在苏联出身的指挥家中,算是比较深刻的,也是在手头可以反映出来的。7.阿什肯纳及/皇家爱乐乐团的迪卡版

我个人对阿什肯纳及的指挥艺术很偏爱,这张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是他在DECCA录制的全集中的一张。第一乐章的阴郁气氛,似乎就是肖斯塔科维奇那经常紧缩的眉头。第二乐章的谐谑曲,舞蹈节奏准确,乐器独奏的部分,阿什肯纳及对乐手的要求可以从效果中领略到,让每段独奏都能够达到渲染色彩和挑动气质的作用。皇家爱乐是英国几个顶级乐团中相对比较弱的,在阿什肯纳及的调教下,也让我拥有了世界一流乐团的音乐素养。

第三乐章如圣歌般庄严,配器那种透明感,使我好像在观看一只能洞察五脏六腑的动物,红色的动脉、绿色的静脉,跳动的心脏都清晰可见,心脏的每次跳动都清晰可闻。第四乐章虽然开始并不狂野,在积蓄和逐渐发展中,乐章结尾的能量被压抑起来,结尾部分的乐队全奏,拜托DECCA一贯优秀的录音,动态丝毫不压缩,最后几下定音鼓,敲的真是万分过瘾。阿什肯纳及更新的录音版本,我在后篇还会继续漫谈。8.安切尔/捷克爱乐乐团 苏普兰风版

捷克爱乐乐团,在华沙条约国中,和民主德国的几个乐团一起,排在第一集团.乐团历史悠久,在二战前,捷克斯洛伐克属于传统上的西方势力范围,对于东西方的曲目都有自己比较独到的演绎。安切尔是冷战时期活跃在捷克指挥台的一位出色指挥家,他留下的这版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够洒脱和嚣张虽然某些时候,往回约束的力道略微大了一点。纵使如此,谐谑曲的演绎依然令人眼前一亮.

捷克爱乐的乐手,音色都很美,在这种优美的基础上,行驶着一列怪物列车,这章谐谑曲,让我想起来雍和宫的“跳布扎”,面具配合形式化的舞蹈,不用台词也让观众立刻明白了的其中的含义。安切尔并非经常指挥肖斯塔科维奇,不过他还是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录音,给我们留下了东欧集团中别的国家乐团是如何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的记录,这张唱片最近也被日本TOWER以SACD的形式复活,喜欢的人值得拥有。8.埃尔韦德 杨松斯/列宁格勒爱乐乐团 ALTUS现场录音版。

这位杨松斯(Arvīds Jansons)是现在岁数也不小了的马里斯 杨松斯的亲爹,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给穆拉文斯基担任助理指挥,这是在1970年列宁格勒爱乐乐团访日期间,在大阪的现场录音。

无法回避的,是穆拉文斯基对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影响力,我在听这张唱片时,老觉得乐团好像自觉不自觉就顺着习惯的穆拉文斯基路线前进了,老杨松斯指挥功力其实不差,但是对于列宁格勒爱乐来说,穆拉文斯基在和不在一个样。很难从录音中听出来老杨松斯对乐团施加了什么影响 。当然,ALTUS的日本人们对于大师、巨匠向来时崇拜的,所以把这张唱片也出版了,NHK录音,音质还不错,既然买了,就留个资料好了。9.斯克洛瓦切夫斯基/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的水星版

虽然这位刚去世没多久的波兰指挥家从60年代就常住美国了,我还是把他算作东方阵营的指挥家。这个录音,在CD发行时,和匈牙利指挥多拉蒂的哈恰图良加亚涅芭蕾组曲在一张唱片上,排在第二位,可能因为名气比多拉蒂小,乐团也比多拉蒂带领的伦敦交响要弱,所以给排在了次要位置。从曲目看,加亚涅芭蕾更适合排在次要位置,况且,斯克洛瓦切夫斯基的这个录音,演的非常好,明尼阿波利斯交响乐团的表现,完全不像一支美国二三流交响乐团。

抑扬顿挫的第二乐章、悲悯的第三乐章,都时这次录音中的亮点,水星的录音,在CD时代良好还原并不容易,第四乐章的动态起伏巨大,速度和力度,也全有意想不到的处理,斯克洛瓦切夫斯基在38岁时,已经具有了顶级大师的素养.可惜的是,生不逢时,在那个大师辈出的年代,一直被埋没在二流乐团的常任指挥中,到了晚年才获得应有的声誉,我在下篇还会提到他晚年在日本天龙唱片公司和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的同一曲目录音。10.莱奥波德 斯托科夫斯基/纽约体育场交响乐团的EVEREST版

我所以把这版做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一个版本,和当年托斯卡尼尼的首演有关。为了争取首演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托斯卡尼尼低下一贯高贵的头,亲自给斯托科夫斯基打电话,请他把机会让给自己,最终斯托科夫斯基把首演让给托斯卡尼尼。有了这段渊源,第一个介绍他的版本,算是给他当年的忍让一次补偿吧。纽约体育场交响乐团,是纽约爱乐乐团从1918年到1966年之间的夏季在刘易斯逊体育馆演出时的名字,不搞清楚历史沿革,对这个团的名字真是一头雾水。

斯托科夫斯基在指挥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时,延续了他一贯火爆炽热风格,第一乐章的悲剧性从开始就明确的表达出来,纽约爱乐的管乐声部对于悲剧性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第二乐章谐谑曲,斯托科夫斯基处理的比较轻快,虽然舞蹈性不强,我也可以接受,第二乐章的处理,快一些,比没有收获的慢速,更能有合理的解释。第三乐章,斯托科夫斯基依然保持了比较快的速度,比标注的广板要快不少,这种速度下,庄严与神圣的感觉要少了很多,这种处理,我持保留态度。第四乐章的锣鼓喧天,是斯托科夫斯基最拿手的,叽叽喳喳的弦乐和喧嚣的管乐,共同组成了欢乐的海洋,四乐章的结尾,我喜欢斯托科夫斯基的处理手法,快速度在结尾部分达到了宣泄的作用,音乐在狂欢中结束。11.海廷克/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迪卡版

海廷克老爷子马上就退休了,岁数也真的不小了,90岁的指挥家,能站在指挥台上完成作品,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先让我祝他健康长寿。海廷克是他那辈的指挥家里面,相对比较全面的,几套大件都拿的起来,马勒交响曲全集、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和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前两套是在已不存在的飞利浦公司录制的,后一套是在迪卡公司录制的,迪卡的优秀录音传统,给这套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全集完美的音响效果,这正是它们需要的。

海廷克的第一乐章,音乐给人一种冰冻的僵硬感,弦乐组冷若冰霜的奏响音符,似乎没有任何感情色彩,木管组的加入,丝毫没有缓解寒冷,即使铜管也参与进来,依然是冷色调占据主体位置,整个第一乐章就在冷寂中渐渐消失。第二乐章的谐谑曲,是一幅侵略性的舞蹈场景,“群魔乱舞”来形容这个乐章再合适不过,海廷克没有过分强调乐器音色的怪诞化,他倒是极力去保持面无表情的舞蹈,面具下的舞蹈,我们只能看见人们肢体和肌肉的扭动,谁都无法了解别人的表情。

第三乐章的咏叹调,是低声的倾诉,断断续续的喃喃自语,长笛像漂浮在半空的幽灵一样虚无缥缈,海廷克的第三乐章不刻意,但是给人的感受非常阴森,令人不寒而栗。第四乐章是解决,经历了前三个乐章的压抑,总需要最终的解决。海廷克终于在第四乐章给出了明朗的解决方案,虽然乐章当中还有对痛苦的反复,但是最终的结尾是绚烂无比的,定音鼓给出的是一份肯定的答案。12.帕沃 贝格伦德/朴次茅斯交响乐团的EMI版

芬兰指挥家贝格伦德,以擅长西贝柳斯闻名于世,当然了,很多芬兰指挥家都擅长指挥西贝柳斯,谁让他们都是芬兰人呢。我上大学时候就拥有贝格伦德指挥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第十交响曲的两张唱片,当年我也不知道这个贝格伦德是何许人也,只是因为在学校指挥系宿舍听了西蒙拉特带伯明翰市立乐团在EMI录的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以后,想买两张这位作曲家的作品。

在王府井北口,业已不存在的音乐书店,买了两张EMI的中价版,这两种唱片我十分喜爱,一直收藏至今。贝格伦德在西贝柳斯专家以外,还是一位公认的肖斯塔科维奇专家。这版唱片是70年代的模拟录音,转制到CD并不理想,第五和第十交响曲的录音电平都很低,即使把电位器扭的很大,听起来也不够过瘾.。即使后来我买了日版CD,似乎改善也很微弱,这版录音我暂时不推荐,希望以后可以有唱片公司进行更优良的转制后再行欣赏与推荐。13.安德烈 普列文/伦敦交响乐团的RCA版

此外还有普列文/芝加哥管弦乐团的EMI版

普列文的很多唱片都是被冠以“发烧片”名义来销售的,这张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亦如此。我个人不算太欣赏普列文,他和洛林马泽尔、丹尼尔 巴伦博伊姆属于一个类型的指挥家,水平不错,什么都能演,也都在水准之上。但是他们的唱片,哪张都不会是该曲目的第一选择,甚至很难排进去前三甲之列。

RCA版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没有哪个乐章演的太不像样,第一乐章的悲剧性,第二乐章的谐谑和嘲讽,第三乐章的伤感,第四乐章的热闹欢腾,都做到了七分,就是差那么一点不够过瘾,音乐的处理比较表面化,比较肤浅,需要深刻的乐段没有真正扎下去挖掘内容的细节。不过呢,我觉得音效真是好,场地的空间感、乐器的比例、音响的锐利,都无懈可击,如果只是需要一张录音好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那么无疑应该首先考虑普列文的RCA版。他还有一个在EMI的芝加哥版,演绎上大同小异,录音略逊一筹,列在这里,不做推荐。14.伊利亚胡 殷巴尔/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天龙版

此外还有殷巴尔/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 天龙版。殷巴尔在天龙录过两次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头几年在EXTON公司又录了一次。这位以色列指挥家,今年已经80出头,依然十分活跃,尤其是在担任了日本东京都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以后,继年轻时候在法兰克福广播交响乐团录制全套马勒交响曲和布鲁克纳交响曲,在EXTON也录制了将近两套马勒交响曲,一套是和东京都交响乐团的录音室版,一套是同样和该团以及捷克爱乐乐团的现场录音版,真可谓是一位精力旺盛的老先生。

在EXTON的肖斯塔科维奇,我们等到下篇再说,今天聊以前那两次录音。殷巴尔带法兰克福和维也纳交响,两张我都仔细听过多次,我自己更喜欢带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录音版本,这个版里能看到后来带东京都录音的影子,很多手法在这时候已经做了尝试。有关殷巴尔演绎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具体品评,我还是等到下篇再详细解说。本篇请朋友们了解之前有这两次录音即可。(二手很好买,且不贵)15.尤金 奥曼迪/费城管弦乐团 在RCA的版本

美国乐团在演奏和录制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费城管弦乐团和奥曼迪在70年代,这个乐团的黄金岁月中也给我们留下来了一版演录俱佳的唱片。奥曼迪与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有不少渊源,他第一个录制了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四交响曲》,和罗斯塔罗波维奇合作了《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的重要录音,这版《第五交响曲》除了因为当年正在顶峰的“费城之声”导致音色过于华丽以外,音乐的阐释可以说到位。

第一乐章开始的疑问,弦乐组暗涌一般连绵不断的声音给我极深刻的印象,奥曼迪没有过分强调低音提琴的声音,他让弦乐组在平衡和平稳的状态下一直进行。铜管和木管组的演奏,奥曼迪与和弦乐进行了很好的调配,即使管乐在演奏侵入性强大的乐段,也也会是在弦乐的包围与映衬下,乐章中的乐队全奏,爆发出的能量惊人,悲剧性的音乐依然无法掩盖乐团醇美的音色。我生人也晚,没机会听过70年代的“费城之声”,从这版录音里多少是能感受一些。

Conductor Eugene Ormandy leading Philadelphia Philharmonic Orchestra第二乐章的谐谑曲,与其说谐谑,不如说是一场高贵的人和丑角的舞蹈。奥曼迪在第二乐章塑造了一种紧张而高贵的气质,金色的弦乐和滑稽的管乐交互轮舞,按照我的理解,第二乐章奥曼迪和费城并没有在嘲讽和戏弄上做文章,他们在舞蹈性做的文章更大,整个乐章是一段矜持又癫狂的舞蹈。第三乐章广板 奥曼迪演的速度不慢,音量也没有压的很微弱,费城管弦乐团那具有魔力的弦乐组迅速占领了我的耳朵和心灵,音乐的悲剧性在不经意间弥撒开来,奥曼迪营造的悲剧性不是表面的,相反,他以优美与平静来解释衬托悲剧的不可逆转,这也是我听过的唱片版本中处理独特的。

11/15/1940- Philadelphia, PA- Eugene Ormandy, who recently signed a five-year contract to conduct the Philadelphia Symphony Orchestra (He was co-conducting with Leopold Stokowski), is forming orchestras to play in armament factories to promote 'patriotic spirit' among the workers. He is shown directing one of his 'defense orchestras'.第四乐章,犹如登陆作战前的炮火准备阶段,费城管弦乐团的管乐组在第四乐章的开始就是轰击,欢腾和紧张感都到达了巅峰,炮火准备以后,是登陆部队抢滩行动,相比万炮齐轰,安静又暗藏杀机,弦乐和几组管乐不断转换着角色,逐渐把乐章推向不可逆转的光明结尾。16.简述的版本还有一些录音版本,就不详述了,我以下做个排列。16.1迪图瓦/蒙特利尔管弦乐团 迪卡版算是迪图瓦补充曲目 他不太适合这种类型的作品 录音不错

16.2马里斯 杨松斯/奥斯陆爱乐乐团 EMI版(杨松斯/维也纳爱乐乐团 EMI版)杨松斯在晚期浪漫如马勒、布鲁克纳的作品上,似乎比演绎肖斯塔科维奇更有灵气,虽然他在EMI出过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的唱片。

16.3尼姆 雅尔维/哥德堡交响乐团 DG版(雅尔维/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 CHANDOS版)雅尔维录了两次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两套的封面我都喜欢,可惜演绎不是我的菜。虽然他年轻时代因为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有过多次合作,自带了肖斯塔科维奇专家的光环,我还是觉得他的演绎,形式大于内容,听着很乏味。

16.4霍华德 米切尔/华盛顿国家乐团 RCA版  RCA LIVING STEREO系列,TAS榜天碟,演的中规中矩,没有闪失也没有惊喜,录音极好,声音的厚度和活生感爆棚,上TAS榜完全够格。16.5洛林 马泽尔/克利夫兰管弦乐团 泰拉克版 。这是当年的大发烧片,泰拉克早期数字录音的典范之作,黑胶唱片、CD、SACD都发行过,不过早都绝版了,SACD重制的不错,空气感和动态很接近调整好的LP系统。如果想过瘾,这张没问题。

讲到最后,暴露了我也有一颗耍器材的心啊!版本罗列就到这,有一些版我没听过,熟人也没有,我不便乱发揣测吧。17. 上篇小结:墙内墙外以上,我大概把铁幕落下到柏林墙倒塌之前的录音版本整理了一次。在随后,我会着重整理新录音。随着冷战的结束,很多东方的音乐家来到西方,同时西方的音乐家也更多的到达曾经神秘的俄国,交流增加,是一把双刃剑,俄罗斯乐团越来越多的丢了自己的特有音色,国际化和同质化严重,我在当今俄罗斯乐团的唱片中,很难再听见列宁格勒爱乐曾经拥有的特质了,这是喜还是悲呢?

也正因为这样的关系,西方的乐团,甚至我们近邻日本的乐团,在演奏苏俄作品时,倒是更有了一些“伏特加味”。随着冷战结束和苏联的解体,肖斯塔科维奇所生活与创作的时代,与当今的音乐家们渐行渐远,就像获得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中,迫害主角的文化部长在剧院里遇到他时所说的话“你现在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了 这样的国家不是你想要的吗?可是,德雷曼,现在的联邦德国就是你们艺术家想要的吗?还有什么可写的?人们没有了信仰、没有热爱,这就是个自由的联邦共和国。还有什么意思?”……

电影《窃听风暴》首先,是俄罗斯乐团和指挥家们,和西方的艺术交流不再受到限制,于是到西方发展去,到西方挣钱去,大把的音乐人才来到欧美各国,这些音乐家以他们过硬的技术和卓越的艺术水准,在欧美乐团赢得了应有的尊重。与此同时,他们自身也在过程中逐渐受到了欧美乐团的影响,以前苏联乐团演奏员那些特别有特质的声音,在一段时间以后,消失了,我们听现在俄罗斯国家乐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马林斯基剧院乐团,这些当今俄罗斯一线乐团的现场和唱片,声音几乎听不出来有俄国味儿,经过认真修饰的圆润和光滑笼罩了一切。

马林斯基剧院管弦乐团在瓦良格舰上演奏,成为俄国文化焦点再看俄罗斯以外的乐团和指挥家们,让我关注的并非那些传统的欧美名团,在新录音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唱片里,最让我吃惊的反而是两张日本唱片公司发行的日本乐团录音。日本,我们的近邻,从明治维新以后,以狂奔之态“脱亚入欧”,从皇家到民间,从军队到地方,无一不努力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和艺术。以下,我还是本着按照个人喜好,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详述几个版本,简述几个版本,罗列几个版本。18.革命:费多谢耶夫指挥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背景柏林墙倒塌后的录音,从这张唱片开始:这是划时代的录音,也因这个录音,第五交响曲有了一个新的一个名字——《革命》。

1991年8月19号的清晨,莫斯科下着蒙蒙细雨,虽然是夏季,依然有一些寒意。日本JVC唱片公司的录音指导野岛先生上午9点就来到了莫斯科广播电台,在接受过卫兵的检查后,进入了广播电台的大演播厅。在这里,从昨天开始,正在进行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唱片录音工作,这是日本JVC与苏联旋律唱片公司一系列合作项目中的一个。

JVC公司和旋律公司的合作由来已久,以前一般是购买旋律公司苏联音乐家的录音版权,在日本发行,随着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带来的政策松动,JVC出动自己的录音班子到苏联与苏联录音师合作进行苏俄传统曲目的录制。这次的乐团和指挥分别是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以及它的常任指挥,弗拉基米尔 费多谢耶夫。就在7月份,他们已经成功的在同一个地点和同一个指挥、乐团录制过一次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

这次由于档期的安排,只能把录音的时间安排到18号星期天开始,不过乐团成员们没有露出一丝不快,大家都非常愉快的在演播厅集合了。由于费多谢耶夫和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对于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演出过不下几百次了,第一、第二乐章的录音进行的十分顺利,18号当天录制按照计划完成了。野岛进入电视台的混音室,同行的日本录音师提醒他看没看早上的新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病了,野岛的内心十分震惊,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难以置信。

An anti-Soviet rally in Moscow, February 1991: Gorbachev’s reforms resulted in the rise of his nemesis, Yeltsin走到演播厅看,乐团的成员们倒是没什么骚动,都在认真进行分声部的练习。上午10点30分,开始了以弦乐为中心的第三乐章的录制(第三乐章广板),这是让人感到极度压迫感的乐章,全员彷佛向着一点集中,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高纯度演奏从监听扬声器中传出,野岛忽然感到有些不同寻常,他不由得向窗外看去,没有看见哪里有烟雾升起,也没有听到人的喊声或者枪声。

弗拉基米尔 费多谢耶夫在2019年3月的指挥演出,不知道他还是否记得30年前的一幕。精彩的第三乐章录制完成,12点半左右进入了午休时间,野岛走进一楼食堂马上感到了与往常完全不同的气氛,完全听不到说笑声,人们都在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下午1点半,开始录制第四乐章,乐团完全不在状态,乱哄哄的,所有人都无法集中精力,大概午饭时候的街谈巷议让乐团的音乐家们对祖国的命运、录音的报酬、2周以后开始的欧洲巡演以及自己家庭的未来都产生了不少猜测和担忧吧。

August 19 1991: tanks in Red Square正常的录音无法进行下去,不光是乐团成员和费多谢耶夫感到焦虑,日本JVC的录音团队也在焦虑,今天如果无法正常录制,明天的情况大概会变的更糟糕,明天乐团成员还能集中起来吗?第四乐章的长度只有十来分钟,可是已经录了大约3个小时。就在他们和费多谢耶夫商量后,决定再录一遍的时候,奇迹从天而降,这次从监听扬声器中传来的,是卓越的节奏,一丝不乱的合奏,最后一遍录音异常顺利的完成,两个小时以后,也就是晚上7点,莫斯科广播电台被几辆坦克包围了,士兵进入了广播电台,电台的工作人员们几乎都被赶了出去。

我收藏的日本版我们有关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在柏林墙倒下以后的录音,由JVC这张碰巧伴随历史时刻诞生的唱片开始。这张CD,最早是在我朋友小都家里见到的,是他在中图音像部门工作时候外商送的样片,这张CD最后中图在某次音像展做了极少量进口的20BITK2版,但是由于某种原因,音像展后就被束之高阁,最后在一次王府井大外文书店的中图特价场中被清仓处理。在国内的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当中,几乎没有荡起一丝涟漪。现在,让我们一起补上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这失落的一环。

莫斯科广播交响乐团费多谢耶夫对第一和第二乐章的处理,是符合苏联指挥传统的。解说第一乐章中板—从容的快板,乐章的开始,焦虑的情绪就迅速蔓延开来,弦乐塑造出阴晴不定的氛围,小提琴以清冷的音色给我们理性的音乐推进。当管乐加入的时候,似乎带来了一丝丝的暖意,然而这种暖色调也会被随时截断。费多谢耶夫的第一乐章,没有把悲剧性刻太过突出,他从偏理性的角度来阐释这个乐章,尤其在乐章的后半部分,铜管声部机械般的音色和弦乐声部略带昏黄的色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情感复杂的第一乐章有了更多侧面的表达。

第二乐章小快班 谐谑曲 在这个乐章里,费多谢耶夫似乎故意把乐团的声音调整到偏清淡的色泽上,也没有在舞蹈性上做太多的文章,节奏的起伏不大,他以冷淡的态度把谐谑曲演的别有风味,独奏弦乐和管乐的戏弄与夸张演奏也是在冷峻与些许压抑中展开的。这版录音的前两个乐章,其实可以说是一次苏联乐团有代表性的常规演奏,从第三乐章起的变化,让这次录音成了绝无仅有的历史。第三乐章广板 费多谢耶夫在这个乐章的速度很慢,比起一般苏联指挥和乐团在第三乐章的迅速过度,这版录音多少有了一些以前西方乐团所追求的苍凉和窒息感,正像日本录音师的回忆那样,所有的弦乐都在一个点集中,仿佛有一个无形的黑洞正在捕捉一切试图逃离的物体,无论是行星,还是光线……都无法逃离最终被吞噬的命运。

第三乐章的密度之大,也是我这次重听几十个版本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中第三乐章之最。在巨大压力和隐隐的不安中,第三乐章在竖琴和钢片琴的旋律中消隐了。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人心涣散下依靠爆发力完成的第四乐章,从开始就是火热和冲动的。整个管乐组都爆发了惊人的能量,在声嘶力竭的呐喊中,他们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演奏水准,铜管乐的充沛能量,即使经过录音采集、编辑、制版、压片等一些列衰减环节,我还是能感受到。下面我们把这张唱片的历史寓意,在扩展一下——8月19号下午在莫斯科广播电台大演奏厅里,人们是以何种心情去完成这部作品的。费多谢耶夫在第四乐章的中部收束了一下乐手们内心的激动,弦乐组在悸动中给平静下来的情绪积攒新的能量,小军鼓的敲击和管乐的回归,让音乐一层一层的有了厚度和新的希望,灿烂的结尾终于到来了,所有的乐器都极尽全力发出最大的声音。

我也能够体会到当时在混音室里的日本录音师们会以多么激动的心情去聆听现场演奏,超新星爆发一样的迸射,定音鼓无比坚定的给第四乐章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当我第一次听完这版录音,我不禁想到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名字,也是这次写作我唯一想提起的一次,“革命”。19.伊利亚胡 殷巴尔/东京都交响乐团 EXTON版(SACD)

背景在讲述冷战时期的版本时,我提到过,殷巴尔在日本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日本天龙唱片公司为他录制过一套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和单独一些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录音,第五交响曲在EXTON版以前,就有了两个,其中以带维也纳交响乐团的录音为佳。殷巴尔长期在日本担任乐团的常任以及客席指挥,东京都交响乐团(以下尊惯例称都响)不算一支历史悠久的乐团,1965年东京都政府为纪念前一年的东京奥运会而创立。这个乐团从创立之初,就一直聘请欧美一流指挥家和日本国内高水准指挥家来训练乐团

在80年代就由当时的常任指挥若杉弘带领录制过马勒交响曲全集的唱片,殷巴尔从2008年起担任乐团的艺术总监,由此开始了他庞大的录音计划。两套马勒交响曲全集(现场和录音室各一),布鲁克纳大部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尚未完成),我对已经发行的几张唱片中的第五和第八交响曲都非常满意。

解说第一乐章中板—从容的快板 殷巴尔在第一乐章开始的时候 是大间架的结构,弦乐组的句子都造的很长,但速度并不缓慢,都响弦乐组的厚重与稠密,先声夺人。这种句法,让殷巴尔对这个乐章的情绪上并没有染上冷色调,倒是某些乐段的弦乐处理带上一些马勒的音乐风格。随着钢琴和铜管乐的加入,焦虑和纷扰在音乐中呈现的更多了,悲剧色彩占据了主导,不和谐的铜管,尖锐的木管以及竭力摆脱纠葛的弦乐组共同把音乐推向下一个高潮。都响铜管组在乐章这部分初次露出惊人的能量,这是在亚洲乐团的不多见的充沛铜管。长笛、圆号和单簧管、双簧管分别对乐章的两个主题做了陈述,在弦乐的衬托下,音乐逐渐冷静下来,沉入谜一样的梦魇中。

第二乐章小快板-谐谑曲 这个乐章是这张唱片中最精彩的一个乐章。疯狂般的舞蹈节奏首先就震撼了我,这好像就是很多人愿意在阐述俄罗斯文学艺术常说的所谓“癫僧”,在精神错乱的外表下,对这个世界极尽嘲弄和怒骂之能事。殷巴尔对乐团的调动可以说到位了,我在即使穆拉文斯基为代表的若干苏联录音中,第二乐章都没有演的如此狂放,真有竹林七贤之一刘伶的“死便埋我”的狂态。都响第一提琴的首席和长笛声部的首席,在第二乐章的独奏时,真是巅峰的表演,完全是耍开了的节奏,亦庄亦谐、或哭或笑,表情万态,这种演奏发挥,让我也想起了日本传统的舞台戏剧“狂言”的表演方式,那些滑稽演员们,也是如此的放浪形骸,日本的戏剧传统与俄罗斯的“癫僧”文化竟然在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第二乐章中碰撞在一起,产生出如此奇妙的效果,令我惊叹不已。

第三乐章广板 这个乐章,一般的指挥都会处理的冰冷阴郁,以悲剧示人。殷巴尔和他们演绎的都不一样。殷巴尔棒下的三乐章,弦乐组首先是给人一种温暖的调子,温暖和热情的弦乐,立刻让三乐章有了不同凡响的开始。管乐组的加入给了三乐章明快一些的色彩,三乐章的速度殷巴尔没有拖的过于慢,弦乐组对于温暖给予了更多的解释,这种温暖的感觉始终萦绕第三乐章。在悲剧之下,潜伏的是什么?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公主的三个谜语中有答案,“是什么在每天白昼死去,却在夜晚重新诞生?是希望!”,

图兰朵剧照是的,殷巴尔对三乐章的特殊处理,让我在巨大的悲剧色彩中,感受到了无尽的希望。第四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 这个乐章,殷巴尔指挥的异彩纷呈!乐章开始在坚定的定音鼓锤击中,都响铜管乐组协助以有力的支撑,乐团的声音是一种以前的苏俄乐团的爆裂式,各个声部暂时放弃对音色优美的追求,齐心协力共同制造出惊天动地的音响。

结束了乐章开始的热闹以后,音乐转入了低回婉转,弦乐组始终在逡巡徘徊,似乎犹豫不定,这时候,三乐章的那种温暖感再次袭来,给人更深层的感动。殷巴尔不愧也是现在顶尖大师之一,他对于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的理解,经过几十年的锤炼,日臻入化境,能够超越前辈的丰碑式演绎而独辟蹊径,这让我着实惊叹。乐章的结尾,管乐组再次展示了过人的能力,没有他们的全力吹奏,很难给定音鼓大无畏的敲击一个同样坚强的战友。

对于这张唱片,我有几点深刻的印象,第一是殷巴尔随着岁月的积淀,已经由以前的二流指挥之首,升华到了超一流大师的行列,他的演绎不但可圈可点,甚至可以说也成为了某些传统曲目的里程碑式录音。第二是东京都交响乐团的水准之高,和以前若杉弘时代不可同日而语,那时候还是比较容易找到演奏上,尤其是铜管组的不足,这次我查阅都响官网的演奏员目录,所有声部依然还都是日本人,即使东亚人天生欠缺能力的铜管乐组,也都是日本人组成,那么能力的长足进步就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了。第三是 EXTON的录音,就是当今世界最高录音水准的的代表,传统大公司如DG、DECCA甚至已经不如EXTON的水准高了。在对这些大编制曲目的录制上,同时代的大公司录音没有EXTON这么能吸引我。20.斯科罗瓦切夫斯基/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 天龙版(SACD)

背景我在上一篇中提到过,斯科罗瓦切夫斯基早年在水星唱片公司指挥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录制过一版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那张唱片也是一张名盘,斯科罗瓦切夫斯基优秀的指挥艺术加上水星唱片公司忠实的录音,给我们留下了一版不容忽视的版本。这位老爷子是大器晚成型的指挥家,年轻时候虽然实力不俗,但是一直在二线乐团的指挥位置上徘徊,虽然70年代就录制过瓦格纳的连篇歌剧《指环》全集,但是在普通爱乐者的心目中名气并不响亮。

倒是上了年纪以后,先后在ARTE NOVA、OEHMS公司,和德国萨尔布吕肯广播交响乐团录制了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布鲁克纳的交响曲全集,获得了爱好者与评论家的一致好评。日本国内乐团从很早就了解这位指挥家的水平和价值,多次邀请他访问日本,并且给NHK交响乐团进行了大量排列与演出,日本的ALTUS唱片公司把斯科罗瓦切夫斯基带领NHK的音乐会直播录音,发行了几张CD,曲目包括了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卢托斯拉夫斯基等古典与现代作曲家们的作品。

他和日本天龙唱片公司从七八十年代就共同进行过唱片录音,在他晚年,他频繁访日,指挥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在天龙唱片留下了不少现场录音。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样一次现场录音发行的唱片。日本读卖新闻交响乐团,是1962年由读卖新闻社、日本电视台与读卖电视台合资成立的。和日本别的乐团一样,除了本国的优秀指挥家,一直坚持聘请欧美的指挥家担任客座指挥和常任指挥,在长期的艰苦训练和大量的曲目排练中,形成了高水平的演奏团体,斯科罗瓦切夫斯基也是经常和读卖新闻交响乐团(以下称读响)合作的顶级指挥家中的一位。

解说第一乐章中板—从容的快板 首先,低音提琴和大提琴的急促声音给听众以暗示,这是一个阴冷的乐章。对第一乐章中紧张感的塑造,是斯科罗瓦切夫斯基在水星版就坚持在做的事情,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弦乐声部的能力比起现在的读响,还是有一定差距,内在的力量上,感受并没有读响的弦乐组那么强大。读响的管乐声部与同为日本第一梯队的都响对比,声音走向更加朴素,尤其铜管声部的音色,在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悲剧性乐章的段落,很符合表情木讷的要求。在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中,长笛在好几个乐段里担任很重要的,传递情绪的任务,读响的长笛首席,在这次现场录音时,声音不轻盈,反而带有沉重的意味,我想这也是斯科罗瓦切夫斯基在排练中对乐手的要求吧。

阴沉的音乐继续进行,低音铜管乐在下方的吹奏令人不安,小提琴断断续续的呢喃,斯科罗瓦切夫斯基对第一乐章的速度把握很稳,整体保持了歌剧中宣叙调的节奏,缓慢而清晰的为听众叙述了一个并不简单的故事。第二乐章小快板—谐谑曲 斯科罗瓦切夫斯基对于二乐章的演绎,是轻轻悄悄的,不张扬,注重细节的展现。在开始低音弦乐和管乐的强横之后,舞蹈节奏被关在囚笼中,每当音乐即将伸展开肢体时,总是被碰到额头,不得不继续弯腰下去舞蹈。小提琴和长笛的轮舞,在装模做样的认真态度下,不时会露出一丝滑稽,但这种滑稽的样子,和殷巴尔的都响版又有极大不同,这种滑稽是假面丑角的滑稽表演,他的表情你永远无法看到,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传达。

第二乐章的某些段落,斯科罗瓦切夫斯基会忽然做一些释放,随即就收回去,这种欲言又止的姿态,给了第二乐章的舞蹈性添了诱惑性,原本的所谓工人们的舞蹈,似乎带上了某些资产阶级小姐的媚态。第三乐章广板 在这个乐章之中,斯科罗瓦切夫斯基为我们创造了音乐情感上的多个层次,首先在乐章的开始是祈祷般的神圣感,弦乐群气息悠长,伴着音乐织体的不断厚重,圣歌的感觉在逐渐淡化,忧虑的声音爬上心头,弦乐组推动力强大,这种力量推进了思绪的凝结。天龙的现场录音对声音基本没有美化,提琴类乐器的音色并没有所谓的松香味,这种录音对于现场经验不丰富的爱乐者可能会有一些困惑。

在乐章的中部,木管乐加入,音乐似乎想摆脱之前的情绪,逐渐激动起来,弦乐跟随木管的骚动,也按捺不住的发出强音。这一切在三乐章的尾部都归于寂静,竖琴与钢片琴的声音,和弦乐一起越飘越远,直到化为远处闪烁的光点……第四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被突出的铜管和定音鼓是音响深刻的开始,在一个大渐强之后,低音弦乐声部的健硕身姿就被暴露出来,一处被刻意强调的休止符,给弦乐声部积蓄了前行的强大势能,灿烂的铜管、尖锐的木管、厚重的弦乐突击,最终都汇成了风暴一样猛烈的声音交织到了一起。

乐章的中部,归于暂时的平静,斯科罗瓦切夫斯基没有让这种平静持续很久,他迅速的把乐章的结尾推向高潮,小军鼓、定音鼓的持续节奏,铜管声部吹出欢乐的音符,这欢乐伴着庄重的仪式感,仿佛在迎接凯旋的军队,最终的几声定音鼓,引出来现场听众的叫好与热烈而经久不息的掌声。斯科罗瓦切夫斯基两年前去世了,他和今天依然健在的瑞典指挥家布鲁姆施塔特一样,依靠自己的优异基因获得了长寿,以时间的长度,战胜了和他们同时代的竞争对手,同时,他们的艺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之中,即使耄耋之年,依然不断在对作品的阐释上做更新的探索。

The 2017 Brahms Prize was awarded to the Swedish conductor Herbert Blomstedt柏林墙倒掉以后的录音中,我最喜欢的三个版本,就介绍到这。下面罗列一些其他版本,并简单进行评说21.杰基耶夫/基洛夫乐团 飞利浦版杰基耶夫/马林斯基剧院乐团 马林斯基版。

杰基耶夫是90年代初期就开始与西方的唱片公司展开良好合作的俄罗斯指挥家,他麾下的乐团在第一次录音时还带有苏联痕迹,称为基洛夫乐团(基洛夫是与列宁、斯大林同时期的苏维埃革命家),随即乐团的名称就恢复到了沙俄时代的马林斯基剧院乐团。

杰基耶夫在飞利浦录音时代,录制了极多的苏俄传统音乐,包括《战争与和平》、《伊戈尔王子》、《火天使》这样平时不经常上演的曲目,当然,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必须包括在录音范围以内了。飞利浦录音从演绎上和乐团的音色上,更加苏联化,速度比较快,各个声部没有修饰的很园,乐团的声音比较有棱角,谐谑曲乐章的处理直接,上来就是粗暴的低音弦乐横扫一切,低音大提琴的野蛮拨奏在录音中听的十分清晰,几件独奏乐器的表演也是简单粗暴,对于我来说,倒是很享受这种直来直去的演绎。

飞利浦晚期的录音,比以前录制海廷克的布鲁克纳和小泽征尔的马勒全集要好了不少,乐团的饱满度和乐器的清晰度都完全没有问题,如果还有欠缺,那就是残响还是不足,录音多少有点干,当年也是SACD方兴,环球公司出过极少量的SACD,声音会比德版CD好的多,可惜发行量太少,二手市场难觅了。马林斯基版的录音是以SACD形式发行,这是杰基耶夫尚在完成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录音的一部分,虽然我现在主要玩SACD,但是我个人对这个录音没有什么好感,杰基耶夫年轻时候的冲劲不再,乐团的音色也比飞利浦版欧化了不少,说实话声音比以前细致多了。

但是失去了不少自己的特点。马林斯基剧院自己的录音班子,声音取向也不再是那种很坚实的声底,更多追求空气感和捕捉音乐厅的残响,这不能说是坏的取向,不过我认为不适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罢了。如果你有兴趣,建议找一张日版的飞利浦录音,相信还是不错的选择。22.特米尔卡诺夫/圣彼得堡爱乐乐团 RCA版

做为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教授穆辛班上的高材生,特米尔卡诺夫是在1988年穆拉文斯基去世以后,接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常任指挥这个职位的,这样他也接了穆拉文斯基的衣钵,继续领导这个伟大的乐团。苏联解体以后,之前在西方颇有人气的特米尔卡诺夫带着乐团经常出国演出,也接了不少录音的活儿,以这些行动协助团员们度过了解体后那段艰难的日子。

他和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在RCA录过几首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这张第五交响曲并不是一次剑拔弩张的录音,整个演绎比较柔和,这注定了谐谑曲乐章不过瘾,听了几遍都觉得差一口气,这也注定了广板的三乐章演的有味道,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弦乐器质量不错,充满光泽的声音散发出来,弥漫整个第三乐章。可以说,这张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演的平庸,不如同时期特米尔卡诺夫在RCA录制的柴可夫斯基第四、五、六交响曲那么出色,RCA公司录音师水平也一般,唱片既没有特别实体化的存在感,也欠缺丰富的残响。除非有人送你,否则不值得购买。23.契达申科/科隆古泽尼希管弦乐团(科隆爱乐乐团) capriccio版

出生在列宁格勒的契达申科,到西方发展之前是莫斯科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在苏联的指挥家中属于优秀的成员,这张第五交响曲,是他率领科隆乐团完全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中的一张。这位常年在德国的指挥家,和德国乐团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默契的配合,这套以SACD形式发行的唱片价格不贵,是低价购买全集的好选择。

虽然是德国乐团,但是这张第五交响曲的力度足够强大,谐谑曲乐章的弹性十足,几个重要声部和独奏乐器都发挥出色,多少也染着一些苏联乐团的风格。演的特别克制的第三乐章和激情澎拜的第四乐章,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四个乐章的鲜明特点,使这张唱片宛如四季更替一样,明确而具像。再听听全集中别的曲目,也都演的在水准以上。单独推荐第五交响曲有点没必要,全套唱片可以。24.佩特连科/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 那索斯版

又是一位生在圣彼得堡的萧斯塔科为老乡的录音。1976年出生的佩特连科从小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2004年得到了英国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这些年带着皇家利物浦爱乐,在那索斯公司录制了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席曼诺夫斯基等人的交响乐和协奏曲,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英国乐团演奏和录制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是有传统的,贝格伦德和朴次茅斯交响乐团的著名EMI版本,西蒙拉特青年时代和伯明翰市立乐团的EMI版本,阿什肯纳及和皇家爱乐乐团的DECCA版本,以及罗斯特罗波维奇在伦敦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都是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录音史上的组成部分。

佩特连科的第一乐章,演的迟缓而绝望,透着濒死者的弥留。第二乐章干净利落,三拍子舞曲的节奏很硬,倒是颇有所谓工人们的舞蹈之感。第三乐章佩特连科演的很缓慢,音乐的表情慵懒,像一位长者在回忆他漫长的人生,虽然思绪万千,但面孔上却波澜不惊。第四乐章的火爆热闹,可以在这次的众多录音中算一号,弦乐的弓法造成了进行曲般的效果,推力巨大。乐章中段的沉思和反省,与前后的热烈对比强烈,最后的结尾,佩特连科更突出了弦乐声部,持续重复的音型和弓法,让乐章结尾段不再光以铜管和打击乐引人注目,这种效果与别人的处理方式都不同,很是有新鲜感。

佩特连科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是个很好的新录音版本,全集同时推荐。那索斯近年来对大作品的录音水准上升很快,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握不住声音的平衡度,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录音技术随着数字化不断降低了门槛。35.维戈尔斯沃斯/BBC威尔士国立乐团 BIS版荷兰广播爱乐乐团 BIS版SACD

维戈尔斯沃斯,这位出生在英国苏塞克斯郡的指挥家,我还是头几年因为找SACD才知道其人的,他在瑞典的BIS唱片公司进行了两次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录制,可惜都没有最终完成。尤其可惜的是最近几年带领荷兰广播爱乐乐团的SACD版,恰恰差的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BIS这套的演绎风格都也别冷峻,是我喜欢的版本,期待有朝一日维戈尔斯沃斯能够完成。

在这之前,他在BIS还有和BBC威尔士国立乐团的CD版本,录音相对早一些。这版唱片的第一乐章,应该是我听过的版本里最慢的。一般指挥的演绎,第一乐章是17分多种,这位指挥家的乐章时长是19分多,整整长了2分钟。这2分钟的时差,让这版唱片的第一乐章近乎于植物人状态,整个乐章都依靠各种生命维持设备和各类药物保着患者的呼吸,这种深度昏迷下的感觉,提供了一个很新奇的视角。

维戈尔斯沃斯把第一乐章解剖到最小的组织状态,让听众仔细看清楚,虽然这是一种窒息而血腥的阐释,不过我还是觉得过瘾,病态的过瘾。别看第一乐章如此之缓慢,第二乐章丝毫没有失去紧张感,虽然速度不快,但是节奏依然很紧凑,舞蹈性也表达的很清晰。第三乐章,是极端的广板,虽然时间并非唱片版本里最长的,弦乐的起伏只在毫厘之间,音乐的动态被控制在几乎不可辨识的程度,清冷的木管乐漂浮在弦乐组的水面上,就像米雷斯那幅漂浮在水上的《奥菲莉亚》,诡异又美丽。第四乐章,演绎上回归了传统,喧闹着的胜利之音响彻天际。这版第五交响曲,我个人推荐。36.克雷茨伯格/俄罗斯国家乐团 pentatone版SACD

这版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是pentatone公司搞的一次类似兰亭集那样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中的一张。这套唱片最新发行的是普雷特涅夫带领俄罗斯国家乐团录的第四和第十交响曲。全集中的每张唱片都会找一位当代的出色指挥家,指挥一到两首交响曲,最终集成一套。克雷茨伯格的名字不算太熟悉,对吧,如果你还记得之前我介绍过的毕奇科夫版的话,这位克雷茨伯格是毕奇科夫的亲兄弟,早年移民美国,在美国音乐学院毕业,之后执掌了一些荷兰乐团的常任指挥职务,2011年因为癌症去世。

虽然他名气不如哥哥大,但是依然拥有不俗的实力,这版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就是例证。第二乐章的朝气蓬勃,这样的情绪很少在第五交响曲中见到,舞蹈的节奏健康而向上,听不到丝毫反讽和揶揄的企图,其实,解释成这样未尝不可,虽然是谐谑曲。第三乐章的深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不是殷巴尔版那种明确的暖意,在深情之外,乐章中段的寂寥之感亦能感受到。第四乐章开始的爆棚演奏,借助pentaton优异的录音被表现的特别突出,定音鼓敲的山响,气壮如牛的铜管乐声部,即使同样为SACD的几个别的录音,都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准。乐章结尾部分,克雷茨伯格把速度放慢,让几个主要声部的声音能够充分释放,最后的和声效果是白热化的。这版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无条件推荐。27.桑德林/德累斯顿爱乐乐团 SONY版

这是一套刚发行不久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这位指挥家是德国指挥家库尔特 桑德林的小儿子,库尔特 桑德林担任过穆拉文斯基的助手,本人也是东方集团里肖斯塔科维奇的专家,他的三个儿子都继承了父亲的指挥棒。这套唱片是今年6月份发行的,可以说是很新鲜的,德累斯顿爱乐也是原东德的老牌乐团,在唱片中音色很好听,弦乐组柔和温暖、木管组灵巧活泼、铜管组饱满明亮,是一支典型的德国声乐团,从音色上,我对他们的肖斯塔科维奇不算满意,去年发行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倒是十分合适。

桑德林对于整部第五交响曲的阐释中庸,没有明显漏洞,但也没有特别夸张的地方,曲目需要的某些怪异张扬,某些压抑刻板,在这次录音中都没有任何体现。我认为,和他父亲当年留下的录音比起来,他对肖斯塔科维奇的理解,褒义说是有新的想法,贬义说就是不合格。这套唱片别的曲目大都如此,个人不推荐购买。28.尼尔森斯/波士顿交响乐团 DG版。

这是简述的最后一个版本,也是这几年大热的一个系列录音。1978年出生在原苏联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的指挥家尼尔森斯,是杨松斯的学生,近些年可谓炙手可热,他在波士顿的肖斯塔科维奇现场音乐会录音、在莱比锡布业大厅的布鲁克纳交响曲录音,一律成为“话题盘”。从国籍上说,他也算是有苏联背景的指挥家,肖斯塔科维奇自然成了他的曲目积累范围。波士顿交响乐团是一支可塑性极强的美国一流乐团,虽然在小泽征尔离任等等风波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状态低迷,但是丰厚的底蕴还是让这支乐团在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现场录音中体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

尼尔森斯在他的演绎中,没有特别去强调肖斯塔科维奇音乐中阴郁的色调,健硕的体魄和健康的肤色,是尼尔森斯的肖斯塔科维奇给我的第一印象。即使是在广板的第三乐章,没有密不透风的织体,只有让人心醉的弦乐组在低声吟唱,悲剧性被淡化,又能够保留音乐的张力,这是尼尔森斯高明的处理方式。第四乐章,他对乐团声部的平衡下了很大功夫,即使首尾的两次大音量爆炸式演奏,依然保持了内外声部的平衡,虽然这会略微淡化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的侵略性,但声部平衡带来的厚重声音,更符合尼尔森斯对音乐的整体把握。

在DG,尼尔森斯的肖斯塔科维奇以及发行了三张,除了第五交响曲,还发行了第十、第十一、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他在朝着全集方向努力,我从第一次听就很喜欢尼尔森斯对肖斯塔科维奇的理解,无保留推荐这个 版本。如果对声音有更高追求,可以购买日本环球的SHM材质版本。29.以下为版本罗列卡塔尼/米兰朱塞佩威尔第乐团 ARTS版SACD 意大利乐团搞的全集,发烧录音,以SACD格式发行,演的比我预想好,录音可圈可点。套装打折时候推荐蒂尔森 托马斯/旧金山交响乐团 旧金山交响乐团自营唱片公司版阿什肯纳及/爱乐乐团 EXTON版 SACD 这版本来想说说,比他在DECCA演的还好,篇幅有限,请各位有兴趣的自己买了听把,推荐,而且有直刻版出售,声音卓绝

埃申巴赫/费城管弦乐团 ONDINE版SACD 现场录音。埃申巴赫对肖斯塔科维奇的演绎,方向正确,同专辑附带肖斯塔科维奇的七首浪漫曲,曲目搭配很好。ONDINE对于现场气氛的捕捉和还原做的都很好。这张唱片国外经常打折,很便宜。推荐!诺斯达/伦敦交响乐团 伦敦交响自营唱片公司版 值得关注 可以先用网络资源试听一次。

乌尔班斯基/NDR易北爱乐乐团 阿尔法版。年轻的波兰指挥家,很有活力,未来会很有发展。易北爱乐这个团也好,近年随着易北音乐厅的落成,名头也越来越大。值得推荐的版本。索尔蒂/维也纳爱乐乐团 DECCA版 索尔蒂老爷子不太适合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虽然他录过第五交响曲。

小泽征尔/斋藤纪念管弦乐团 DECCA版 小泽征尔更不适合肖斯塔科维奇 但他也录了一版30.大结局从前言开始,不知不觉又写了将近一个月,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的文章今天收尾。我年届知天命,一生中到现在也算见证了不少的历史时刻,过往的经历,让我在写作第五交响曲之前,就想努力摆脱那些禁锢爱乐者头脑的所谓“肖斯塔科维奇言论”。这些言论和肖斯塔科维奇去世前受到的禁锢,其实在本质上并无二至。我们在漫长而短促的生命里,通过或甜或苦的学习,去了解周遭的世界。

我们的世界美好吗?并不算太美好,甚至在已经过去与尚未到来的时间之中,痛苦会是音乐的主旋律。正是因为更多的痛苦,那短暂的美好时光才愈发显得珍贵。我第一次接触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是在大学二年级,恍惚已是25年以前,这25年,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我们对肖斯塔科维奇的热爱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写给一百年后的你(节选)茨维塔耶娃一百年后,你已降临尘世,就像此时的我,有着温热的呼吸。作为一个注定死亡的人,我用所有的热情,写下这样的文字:“朋友!请不要将我寻觅!世异时移!我已被岁月抛弃。我再也不能出声,伸出双手,穿越时光的涟漪!”谨以此文,献给在家自我隔离,有点无聊的爱乐者。祝天下太平!

总策划:相对论音乐实验室撰稿:古强编辑:springson排版:M2M图片编辑:M2M顾问:古春派第一读者:老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