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一君木子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评析

此词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此词通篇言愁,前阕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後阕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丑奴儿:四卷本甲集作「采桑子」。词牌名。唐教坊曲有《杨下采桑》,调名本此。汉代乐府诗《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此曲应是乐府旧曲《采桑》而入燕乐者。

博山:地名,位于上饶以东永丰县境内,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十一·〈江南东路·信州〉》:「博山在永丰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庐山香炉峰,故改今名。」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辛稼轩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不识:不懂、不知道之意。

「为赋新词强(qiǎng)说愁」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了、深深懂得之意。    欲说还(huán)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之意。如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休,停止。

韵译

少年时不懂得什么是忧愁,

闲来无事常常喜欢登上高楼。

喜欢登上高楼为了写首新词,

没有忧愁也要说有许多忧愁。

现在年老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有许许多多忧愁想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许许多多忧愁

却说成了好一个凉爽的深秋

赏析

此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词的前阕,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欢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前阕的核心。辛稼轩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後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前阕「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後阕,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前阕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辅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後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稼轩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感情真挚委婉,言浅而意深,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者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此词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他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网址:http//www.lijunyi192036.360doc.com有语音)

(0)

相关推荐

  • 【跟杨雨品读古诗词】10辛弃疾《丑奴儿》

    <丑奴儿> [诗词原文] <丑奴儿> 南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 辛弃疾最触动人心的一首词,言浅意深,读完久久难忘

    翻开古典诗词,迎面宕开的,是一个被创造出的理想国度,也是一个被寄寓情感的浩瀚海洋."诗以言志",但诗更能传情.尤其在以悲愁为美的审美心态和悲情文化的观照下,或感慨岁月沧桑,或表达思 ...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 人世一身霜雪 归来还是少年

    丑奴儿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愁苦的滋味, 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 ...

  • 愁的滋味怎么写?辛弃疾的这首词只有八句,却写出了两种愁滋味

    在人们的记忆中,辛弃疾身上重要的一个标签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但他最初的志向并不是成为一名词人,而是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士. 辛弃疾终其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事业是"八百里分麾下炙,梦回吹角连 ...

  • 《满江红·山居即事》宋词赏析

    <满江红·山居即事>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 ...

  • 《满江红·山居即事》翻译赏析

    <满江红·山居即事>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 ...

  • 《满江红·山居即事》,辛弃疾笔下最美的山村景色,幽静绝胜,闲适飘逸,值得背下来

    作为豪放派的词人,辛弃疾的词,大都大气磅礴,壮怀激烈.不过,辛弃疾也曾经在闲居山村的时候,写过很多描写山村景色的词作,比如著名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 《满江红·山居即事》辛弃疾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满江红·山居即事 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 ...

  • 《满江红·赤壁怀古》宋词赏析

    [年代]:宋 [作者]:戴复古--<满江红·赤壁怀古> [内容] 赤壁矾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

  • 满江红·小院深深宋词赏析

    小院深深,悄镇日.阴晴无据.春未足,闺愁难寄,琴心谁与?曲径穿花寻蛱蝶,虚阑傍日教鹦鹉.笑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情与恨,长如许.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

  • 宋词赏析 辛弃疾 满江红·游清风峡

    满江红 游清风峡,和赵晋·敷文韵 辛弃疾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 ...

  • (爱国诗词)宋词赏析 黄机 满江红·万灶貔貅

    满江红 黄机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狂鲵剪,於菟缚:单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旗帜倚风飞电影. ...

  • 《满江红》宋词赏析

    岳飞--<满江红> [年代]:宋 [作者]:岳飞--<满江红> [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

  • 《满江红·题冷泉亭》宋词赏析

    <满江红·题冷泉亭>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