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苏氏兄弟

一 东坡的“常理”与“象外”

宋代文人画论,应以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一〇三六至一一〇一年)为中心。他在《四菩萨阁记》中有谓:

始吾先君(苏洵)于物无所好,燕居如斋,言笑有时。顾尝嗜画,弟子门人无以悦之,则争致其所嗜,庶几一解其颜。故虽为布衣,而致画与公卿等。[8]

在苏老泉(洵)的《嘉祐集》中,只有卷十四《吴道子画五星赞》,谈到了画,而认为“唯是五星,笔势莫高”。他对画的嗜好,可能和唐中叶以后,大批画人,随唐室的播迁而避难入蜀,在蜀留下了大批的画迹,有其关系。苏轼是天才型的文学家,生在嗜好绘画的家庭,与当时的大画家文与可(同)为亲戚,与李公麟(伯时)、王诜(晋卿)、米芾为朋友,与郭熙、李迪同时相接;所以他的能画、知画,无宁是当然的。他在《石氏画苑记》中说“余亦善画古木丛竹”(《文集事略》卷四十九),这是他以能画自许。对于他并不十分友好的朱元晦,在《跋张以道家藏东坡枯木怪石》中谓:“苏公此纸,出于一时滑稽诙笑之余,初不经意。而其傲风霆、阅古今之气,犹足以想见其人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四)此亦可证他自负之绝非偶然。在《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诗中说“知君论将口,似余识画眼”(《苏文忠公诗集》卷三十七),是他以知画自许。而他对画的基本观点,乃是来自对诗的基本观点。所以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同上,卷二十)中谓“诗画本一律”。但此诗中“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的四句,对后来文人画所发生的影响为最大,所受的误解亦最多,这我在第三章“释气韵生动”中,已经说到了。为得了解他对画的基本看法,首应注意到他的《净因院画记》,兹录此记前一段如下:

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与可(文同)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络,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满足)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9]

苏氏上面这段话中,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他说水波烟云无常形,这是容易了解的;但山石竹木,为什么是无常形呢?他所说人禽等有常形,指的是客观上有一定的规准,如画某人某禽,某宫某室,人可责其似与不似、合与不合。而自然风景,则可由画者随意安排、创造,观者不能以某一固定之自然风景责之,故曰无常形。此与顾恺之“凡画人最难”的话,恰恰相反。然苏氏此语,乃反映山水画烂熟以后的当时情形。就苏氏的话看,山水画烂熟以后,一是有人取便于无常形的山水画以售欺,另一是刻意于形似而遗其意。所以他特举出“常理”二字,以救当时因山水画泛滥而来的流弊。

其次,他所说的“常理”,不是当时理学家所说的伦理物理之理。因为伦理物理,都有客观而抽象的规范性、原则性。他所说的常理,实出于《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的“依乎天理”的理,乃指出于自然的生命构造,及由此自然的生命构造而来的自然的情态而言。他说“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各当其处,合于天造”,正是这种意思;这即是他所说的常理。因此,他的所谓常理,与顾恺之所说的“传神”的神,和宗炳所说的“质有而趣灵”的灵,乃至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的气韵,及他所说的“穷理尽性”的性情,郭熙所说的“取其质”的质,“穷其要妙”的“要妙”,“夺其造化”的“造化”,实际是一个意思。今人郑昶《中国画学全史》页三一三引有宋张放礼如下的一段话:“唯画造其理者,能因(物)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物之)动静,察于一毫(按指某物之特征、特点),投乎万象(按此一毫乃物之理、性、神,故可通于物之全体),则形质动荡(形与神相融,有与无相即,故动荡),气韵飘然矣(按造其理,即得其气韵。气韵是神,是灵,故飘然)。”也正证明我上面对常理所作的解释。所以宋代对画所提出的理字,乃与“传神”一脉相传,并无郑昶所说的“宋人图画之讲理,实为其一种解放”(原著页三一三)的意味。因为穷究到根源之地,无所谓解放不解放的问题。由此可以了解苏氏提出常理 一词,乃是要在自然之中,画出它所以能成为此种自然的生命、性情,而非如一般人所画的,只是块然无情之物。归到极究地说,是要把自然画成活的。因为是活的,所以便是有情的。因为是有情的,所以便能寄托高人达士们所要求得到的解放、安息的感情。再用西方的名言说,是要求突破山水的第一自然而画出它的第二自然来。这种第二自然,是由突破形似的第一自然而来,所以他又称之为“象外”。他在《题王维、吴道子画》的诗[10]中说:“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他《题文与可墨竹》的诗说:“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11]上引《净因院画记》,正指的是文与可在净因院所画的竹而言。所谓“轶象外”,即是突破了形似,以得出了竹的“常理”。

文与可从竹木的“象外”而得到竹木的常理,并不是真的一开始便在象外去追求,而只是深入于竹木的形象之中,得到竹木的性情——特性,而自然地将其拟人化,因而把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即融化于此拟人化的形象之中;此时之象,是由美的观照所成立,非复常人所见之象,这便是“象外”的“常理”。苏氏在《墨君堂记》中说:

……然与可独能得君(竹)之深,而知君之所以贤。雍容谈笑,挥洒奋迅,而尽君之德,稚壮枯老之容,披折偃仰之势。风雪凌厉,以观其操。崖石荦确,以致其节。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瘦而不辱。群居不倚,独立不惧。与可之于君,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矣。[12]

得其情而尽其性,即是得其常理。

二 “身与竹化”与“成竹在胸”

但文与可何以能得竹之情而尽竹之性呢?因为与可是“高人逸才”。所谓高人逸才,是精神超越于世俗之上,因而得以保持其虚静之心。因为是虚静之心,竹乃能进入于心中,主客一体。此时不仅是竹拟人化了,人也 拟竹化了;此即《庄子·齐物论》中的所谓“物化”。由此而所画的竹,即能得其性情。苏氏在《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诗中之一说: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13]

苏氏从庄周的物化意境中,得出画的奥秘,所以他真能探到艺术精神的根源了。“其身与竹化”的物化,最是艺术上的重要关键。《宣和画谱》卷七“李公麟(伯时)”条下有谓:“公麟初喜画马,大率学韩幹,略有增损。有道人教以不可习,恐流入马趣;公麟悟其旨,更为佛道,尤佳。”画马之所以会流入马趣,是因为要身与马化才可以画得好。又说公麟所画山水,“皆其胸中所蕴”。所以画山水的人,一定要胸有丘壑。

但这中间还有一个大问题,即是胸有丘壑,必须先有一个虚静之心,以作“非为主观的主体”。东坡在《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着色山二首》之一的诗中,正说出了这一点:“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我心空无物,斯文何足关。君看古井水,万象自往还。”[14]所以必须先有虚静如古井水之心,然后能身与竹化。身与竹化,实际是竹在自己精神之内,呈现出活生生的竹,而将其表现出来,所以表现出来的,也是活生生的竹。苏氏《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诗,把他自己的这种创作历程说得很清楚: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15]

饮酒微醉时,对人生尘俗之累,常可得到暂时的解脱。美的意识,常常是在这种解脱状态下显现出来,所以酒与诗与画,常结有不解之缘。黄山谷《苏李画枯木道士赋》中有谓:“滑稽于秋兔之毫,尤以酒而能神。”[16]又《题子瞻画竹石》诗中“东坡老人翰林公,醉时吐出胸中墨”[17],也正说出了这一点。内在化了的竹,形成创作的冲动,竹的带有生命感的形相,自会很快地自内喷薄而出。后来周必大《题张光宁所藏东坡画》,引用了上诗之后,接着说:“英气自然,乃可贵重。五日一石,岂知此耶。”[18]但苏氏把此一历程说得最完全的要算记文与可画竹的《筼筜谷偃竹记》,兹节录如下: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按指笋箨而言),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余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19]

生命是整体的。能把握到竹的整体,乃能把握到竹的生命。但在精神上把握竹的整体的生命,不是来自分解性的认知,而是来自反映于精神上的统一性的观照。将观照所得的整体的对象,移之于创造,却须将观照付之于反省,因而此时又由观照转入到认知的过程,以认知去认识自己精神上的观照,乃能将观照的内容通过认知之力而将其表现出来。由观照的反省而转入认知作用以后,则原有的观照作用将后退,而由观照所得的艺术的形相,亦将渐归于模糊,所以必须“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庄子》中所说的“运斤成风”,“解衣磅礴”,正是这种创造情形的描述。

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能确切说出了自己这种伟大的经验。而苏氏在《书蒲永昇画后》中所说孙知微画水的情形,是“始知微(孙)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卒入寺,索笔切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奔屋也。”[20]正是同一经验。苏氏在《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的尾两句说“作诗火急迫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正是“诗画本一律”的确切证明。但这中间要在技巧上达到庄子所说的得乎心而应乎手的要求,因而有待于由巧而进于忘巧的学习。这在苏氏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的。他在《众妙堂记》中对于技与学的极谊,有深刻的描述,足以与庄子相发明。记中有一段说:

子亦见夫蜩与鸡乎?蜩登木而号,不知止也。鸡俯而啄,不知仰也。其固也如此。然至其蜕与伏也,则无视无听,无饥无渴,默化于慌惚之中,而候伺于毫发之间,虽圣智不及也。是岂技与习之助乎?[21]

上面这段话,是由技与习而进于忘其为技与习,这正是《庄子·养生主》技而进乎道的精微比拟。由此可知苏氏对于庄学是下过潜移默化的功夫的。

三 “追其所见”与“十日画一石”

但是郭熙在《林泉高致》的《画诀》中,有下面一段话,似乎和东坡的意思恰恰相反。郭氏的话是:

画之志思,须百虑不干,神盘(聚)意豁。老杜诗所谓“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蹙逼,王宰始肯留真迹”,斯言得之矣。

这种相反,只是表面的相反。郭所说的“百虑不干,神盘意豁”,正是庄子所说的虚静之心,用另一语言的陈述;必如此,乃能将所要创作的山水,先在自己的精神中呈现,而使自己的精神能山水化;郭氏所说的“历历罗列于胸中”“自然布列于心中”者是。这也可以说是创作动机,至此而酝酿成熟。在此酝酿成熟之时,郭熙还是要振笔直追的。但山水是大物,不同于木、竹小物的可一气呵成。更加以郭熙画山水,反对当时画工“画山则峰不过三五峰,画水则波不过三五波”的情形,而必须尽山水深厚远曲之致,这便更不能一气呵成了。即是一幅山水画的创造,不能仅凭一次反映在精神上的观照对象即可完成。若一次在精神上的观照对象已经后退,或超出于一次观照对象的范围,而仍勉强继续画下去,则所画的将正如东坡所说的“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片断地生凑上去;由统一性而来的山水精神,当然隐没而不可见,这便会成为生凑的死山死水。所以郭熙必待已萌的俗虑,再次得到澄清,受到俗虑干扰的神与意,再得到集中(盘)与开朗(豁),于是所要创作的山水,再一度地,入于精神上的观照之中,山水与精神融为一体,这是画机酝酿的再一次的成熟;于是创作也再一次的开始。由第一次到第二次,中间可能要五日,可能要十日,这才是“五日画一水,十日画一石”的真意。郭思说他的父亲“作一二图,有一时委下不顾,动经一二十日不问”,“又每乘兴得意而作,则万事俱忘”,正说的是这种情形。但郭思的理解不深,在语言的次序上弄颠倒了,应当说为“到万事俱忘时,则乘兴而作”。“乘兴”的“兴”,即是酝酿成熟的创作动机,这是由万事俱忘而来的。总之,郭熙所说的经验和东坡所说的经验,完全相同,但是所说的绘画的对象不同。后来的文人画,有的不能得东坡立言的本旨,而徒把东坡所说的文与可画竹的情形,移用之于画山水;有功力者固可以表现出一种逸气,而不能不失之于单薄,无功力者便成为野狐外道了。

四 变化与淡泊

艺术必然要求变化,苏东坡当然也重视变化。被画的对象——竹木、山水,它们的精神、性情、生命感,皆由变化而见。并且有生命感的东西,也自然有变化。仅形似而不能深入进去把握住对象的精神、性情,画的便是死的,或者只是浮烟瘴墨,这便没有变化,或者只是没有生命内容的虚伪的变化。所以苏氏要求突破形似以洞察出对象的精神、性情,和他所要求的丰富的变化,是一事的两面。这种变化的艺术效果,或称为“清晰”,尤其是称为“神逸”。所以他一则说“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再则说“子舟之笔利如锥,千变万化皆天机”[22]三则说“千变万化,未始相袭”。[23]而他在《书蒲永昇画后》中,说得更清楚:

……唐广明(僖宗改乾符六年为广明元年)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近岁成都人蒲永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得二孙本意。……如往时董羽、近日常州戚氏画,世或传宝之。如董、戚之流,可谓死水。未可与永昇同年而语也。[24]

但苏氏的所以知画,实因其深于庄学。庄学的精神,必归于淡泊。所以苏氏虽天才超逸,能尽诙诡谲怪之变,然一如他的前后《赤壁赋》一样,一变原系浓丽的赋体,为萧疏雅淡之文。因此,他论画的极谊,也必会归结到这一点上面来;这也可以说是由中国自然画的基本性格而来的归结。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25]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26]

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27]

李成的喜画寒林,文与可及苏氏的喜画竹石枯木,以及许多人在山水画中,多画秋岚夕照,殆皆为其易得萧疏淡泊之趣,最与中国自然画得以成立的基本性格相凑泊的关系。

五 苏子由与文与可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一〇三九至一一一二年)。东坡在《筼筜谷偃竹记》中说:“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28]子由在《汝州龙兴寺修吴画殿记》中有谓:“余先君宫师(苏洵),平生好画。家居甚贫,而购画尚若不及。余兄子瞻,少而知画,不学而得用笔之理。辙少闻其余,虽不得深造之,亦庶几焉。”[29]由此可知子由是自命为能知画的。他在同记中谓:“盖道子之迹比范(琼)、赵(公祐)为奇,而比孙遇为正。其称画圣,抑以此耶?”孙遇是“纵横放肆,出于法度之外”,黄休复《益州名画记》中列为最上等的逸格,子由在此记中,曾加以承述。然他以“较孙遇为正”的吴道子为能尽画的极谊,这是在逸格中本有超逸与纵逸两路,而特有取于超逸,不完全折心于纵逸。这种态度,如后所述,可能受有文与可的影响。文与可之女,是苏子由的子妇,他们交往之深,是不难想见的。

因子由与文与可(字同,一〇一八至一〇七九年)有这种特殊关系,为得了解文与可,则苏子由对与可的叙述,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他的《墨竹赋》说: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客见而惊焉,曰:“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壁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诚有道者耶?”与可听然而笑曰:“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追松拍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斲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与可曰:“唯唯。”[30]

上文叙述文与可因好道而托于竹,及其由爱竹而画竹的过程,无形中是庄子对技而进乎道的更为明晰的描写。所谓“悦之而不自知”,即子瞻所称与可的“其身与竹化”。子由在元丰二年《祭文与可学士文》中有谓:

昔我爱君,忠信笃实……发为文章,实似其德。风雅之深,追配古人。翰墨之工,世无拟伦。人得其一,足以自珍。纵横放肆,久而疑神。晚岁好道,耽悦至理。洗濯尘翳,湛然不起。[31]

元祐七年,又有《祭文与可学士文》一首,中有谓:

文如《西京》,雅诗《楚辞》。云溶泉清,心恬手柔。隶草纵横,毫墨之余,遇物赋形。怪石 列,翠竹罗生,得于无心,见者自惊……世在熙宁,士锐而翾。利诱于旁,奔走倾旋。公居其间,澹乎忘言。[32]

从上所述,可以了解文与可的高尚的人格、淡泊的情操,这都是他画竹的基本条件。而他的画竹,乃是将“身与竹化”的自己的精神,画了出来。

 虽经过了对自然的爱好与融合,但下笔时并非对自然作客观的摹写,所以这才会能得之无心,不期然而然地走向放逸的一路。但文与可的放逸,依然是通过法度,然后忘其法度,并非如孙遇的出于法度之外。这只看文与可的《彭州张氏画记》即可明其旨趣。兹简录如下:

蜀自唐二帝西幸,当时随驾以画待诏者,皆奇工。故成都诸郡,寺宇所存诸佛菩萨罗汉等像之处,虽天下能号为古迹多者,尽无如此地所有矣……近世所习浅陋,寂然不闻其人。此无他,盖苟于所利,而不自取重;其所为之,技耳。独天彭张氏,能嗣守道人之学。用笔设色,气韵标置,未尝辄自奔放,唯一谨于良法,不为世俗之心所怵,诚可尚也。[33]

上面一段话,一方面是说明画家的人格,决定画家的成就。一方面是矫“辄自奔放”之失,教学者应先在法度上用功夫。他自己的放逸,正由法度上的功夫,到了极点时,便忘去法度、忘去技巧而来的。

注释

注释条目标号据原文。

[8]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四。

[9]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四。

[10] 《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四。

[11] 《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八。

[12]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三。

[13] 《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九。

[14] 《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三十一。

[15] 《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三。

[16]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

[17]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六。

[18] 《益公题跋》卷二。

[19]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十九。

[20]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

[21]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二。

[22] 《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四十九《戏咏子舟画两竹两鸜鹆》。

[23]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五十四《净因院画记》。

[24]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

[25] 《纪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三十《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26]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书唐氏六家书后》。

[27]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书黄子思诗集后》。

[28]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四十九。

[29] 《栾城集》卷二十一。

[30] 《栾城集》卷十七。

[31] 《栾城集》卷二十六。

[32] 《栾城集》卷二十六。

[33] 《丹渊集》卷二十二。

插图:(传)苏轼 《潇湘竹石图》局部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

插图 | 网络

编辑 | 远帆

(0)

相关推荐

  • 心想其人如啖蔗(四)

    (二)茶之东坡 倘若坡公欲印制名片如同今人之格式,那下列成就皆缺一不可: 1文 唐宋八大家 2诗 欧苏 3词 豪放 苏辛 4书法 苏黄米蔡  <黄州寒食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5绘画 苏文 ...

  • 苏轼被贬儋州的原因和经过1

    治平元年(1064),仁宗逝而英宗继位.治平时期甚短,也是苏家之多事之秋.苏轼十九岁时所娶之妻王弗与老父苏洵在此期间内相继亡故.王弗是苏故乡一带之青神人,嫁给苏轼时年仅十五岁,小于他的丈夫三岁.死时年 ...

  • 【觅画记】苏 轼:笔力跌宕于风烟无人之境(上)

    苏轼是个在艺术方面全才形的人物,他除了在诗词上贡献巨大外,在书法与绘画方面同样有成就,尤其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等人并称"苏黄米蔡",名列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虽然没有书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

    人类精神文化最早出现的形态,可能是原始宗教,更可能的是原始艺术.对于艺术起源的问题,最妥当的办法,是采取多元论的态度.在多元起源论中,以游戏说与艺术的本性最为吻合,也以游戏在原始生命中呈现得最早.因为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音乐与人格修养

    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为人生而艺术"的性格,对知识分子个人的修养而言,其功用更为明显:并且由孔子个人所上透到的艺术根源的性格,也更为明显.兹将有关的资料,简单引一点在下面: 凡音者,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庄子的再发现

    道家的有老子.庄子,也像儒家的有孔子.孟子.孔子死后,儒分为八[1]:但将孔子的精神发展到高峰,以形成儒家正统的,还是孟子.老子以后的道家,有杨朱.慎到等互不相同的别派[2]:但将老子的精神发展到高峰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道家的所谓道与艺术精神

    首先我应指出的是,老庄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他们的目的,是要在精神上与道为一体,亦即是所谓"体道"[9],因而形成"道的人生观",抱着道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气与韵应各为一义

    Bushell在其Chinese Art中,及Binyon在其Painting in the Far East中,均以rhythmic vitality译"气韵生动",近来国人亦多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气韵的可学不可学问题

    一个艺术家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伟大的能力,便在于能在第一自然中看出第二自然.而这种能力的有无.大小,是决定于艺术家能否在自己生命中升华出第二生命,及其升华的程度.<世说新语>卷下之上<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魏晋玄学与山水画

    山水与文学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有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几句话,一若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与老庄的思想无关:并且容易使人误会,只有在庄老告退以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水墨山水画的出现

    由庄学精神而来的绘画,可说到了山水画而始落了实:其内蕴,由宗炳.王微而已完全显露了出来.但山水画在作品上的初步完成,一直要到李思训才出现,这似乎是有关于技巧上的问题.不过,限制技巧的不在于技巧的本身,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宋初山水画的完成

    宋初山水画的完成 中国的艺术精神,可说由唐代水墨及淡彩山水的出现而完成了它自身性格所要求的形式.但水墨和淡彩山水画发展的高峰,乃出现在十世纪到十一世纪百余年间的北宋时代.从荆浩(自称为唐人).关仝(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