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才和王佐为何被误杀?多年后,他们的儿子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
01
收复袁文才
秋收起义失败后,部队一路撤退到了三湾镇,原先一个师的兵力,眼下只剩下一个团,他们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每个连队都设一位党代表,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后,部队一路进发的宁冈县,按照原计划,部队是要继续向前上井冈山的,但是此时的井冈山上有两股绿林势力,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互为犄角,山上的叫王佐,山下的叫袁文才。
他们显然已经构成了红军上井冈山的阻碍。如何处理他们呢?当时有两种意见,一是以武力将其消灭,反正他们都人枪都不足,二是积极把他们争取过来。经过商讨,大家决定采取第二种办法。
首先是山下的袁文才。袁文才此人读过书,有点文化,他19岁就落了草,后来成了首领,他率部啸聚此地多年,想把他争取过来无疑是有一些难度的。这时候一位意外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龙超清。
龙超清早在北伐时就安排回来加宁冈发动群众了,他担任的职位是宁冈支部书记,此后他与袁文才相识并结拜,两人关系很好。他曾发动袁文才在宁冈举行起义,任命袁为宁冈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并把他介绍入党。
龙超清得知革命军来到了宁冈,非常高兴,立刻就找上门来了,经过他的描述,大家才知道袁文才已经是党员了。龙超清还告诉大家,眼下袁文才最缺的东西是枪,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红军决定送给他108枝枪作为“见面礼”,袁文才也送了600大洋作为回礼。
这么你来我往,双方很快就建立了联系,袁文才后来主动要求红军帮他训练部队。
02
成功改编
相比收服袁文才,收服王佐就困难多了,因为王佐这个人没有什么文化,革命觉悟也比较低,江湖习气更重一些。
好在袁文才和王佐是拜把子兄弟,在袁文才的介绍下,王佐和工农革命军有了接触。他固然羡慕兄弟能一次得到100多条枪,但是他同时也因此害怕革命军力量太大,给自己“吃掉”,这种戒备心理成了双方合作的一大阻碍。
而另一边,工农革命军马不停蹄地拿下了茶陵,并组建了“茶陵工农兵政府”。这个任务告一段落后,何长工同志受命去了王佐部,负责做他的工作。
何长工与王佐见面后,得知王佐有一心腹大患,就是山下的地主武装总是联合起来对付他,为首的一人叫尹道一。何长工让王佐下山诱敌深入,自己则设伏等待,一举消灭了尹道一。王佐因此心服口服,同意接受改编,成为工农革命军的一部分。
28年2月,袁文才和王佐两股力量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为团长,王佐为副团长,何长工是他们的党代表。
03
互不信任
袁文才和王佐之所以被误杀,导火索为“罗克绍事件”,但是根本的原因却是袁、王与工农革命军之间的不信任。
关于袁、王对革命军的不信任前面已经说了,作为实力较弱的本地势力,他们自然害怕被强大的外来势力吞并,而事实似乎也证明了他们的这种担忧是完全有道理的。
那是6大之后,组织通过《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其中第10条明确写道:“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武装起义前可以适用,武装起义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地镇压他们……他们的首领应当做反革命的首领看待……这些分子必须从革命队伍和政府机关中驱逐出去……”
这显然是一份“左”的决议案,而这个决议案很不幸地被袁文才看到了,它带给袁、王二人的心理震撼可想而知。袁、王对工农革命军的怀疑无法消除,反之,杨开明等人对袁、王二人的不信任也与日俱增。分裂的种子其实在此时就已经埋下了。
1930年2月,袁、王率部去捉罗克绍,此人为湘赣边最大的反动武装民防势力头目,由于情报准确,他们很快就在罗克绍姘妇的家里生擒了罗克绍。随后他们设宴招待了罗,以期可以掌握罗手下的那个兵工厂,却不知,这个行为成了他们被误杀的导火线。
时任湘赣特委书记的朱昌楷得知袁、王和罗克绍“勾勾搭搭”,心生疑虑,加之他们之间本来就有嫌隙,于是朱昌楷便下令让红五军前往袁、王驻地,将其包围。当时袁还在睡觉,被朱开枪打死,王听到枪声涉水渡河被淹死。
袁、王二人死后,他们在井冈山的旧部迅速反水,井冈山的根基被大大动摇,给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在一年后,朱昌楷也被当成了AB团被误杀。
全国解放后,朱正人派人专程去井冈山为袁、王二人平反,他们的儿子也被邀请参加了开国大典,如今的井冈山上还有为他们修筑的雕像……
作者
上弦月,深度历史爱好者,多年来专注于近现代史的研究与发掘。愿与你一起,穿透历史的迷雾,洞察世间百态,寻味人生真谛。
微信号|百年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