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与素质教育

教师是兴教之本、强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最具活力的要素。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实现县域教育均衡、优质、和谐发展最本质的要求,是打造优质教育品牌的必要措施。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现代的教育观念、广博的知识底蕴、多样的知识才能,以及教育科学知识与教育研究能力。教研室应努力创设有利于教师健康成长的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与幸福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师德则是教师的灵魂。高尚的师德通过三尺讲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成长。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要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位的教师,用人格魅力和深厚的人文素养、广博的知识积淀影响学生。

1、要有职业幸福感。作为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怀着强烈的激情和热情。一位教师只有对自己的事业有热情,才会把自己的全部智慧都投入到教育中,才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守在教育的园地里,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对学生充满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要有广博的爱心。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他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得爱,唯有爱满天下才能换来桃李芬芳。

3、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教师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学生和教学,而且应该关心他人、国家、社会。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闭门造车”式的教育,而应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推进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要当一名优秀教师,必须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形成自己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

1、“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提升教师教育的理想和信念,可以丰富教师的内心世界。阅读教育专著是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学校应提倡教师读书,推动教师们努力去读书、去研书、去交流书。当校园真正成为书香校园时,当读书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时,教育的面貌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万丈高楼平地起”。教师素质要提升前提是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功。首先要加强通用基本功训练。如开展粉笔字、钢笔字训练,做到字迹端正,运笔顺畅;开展写作能力训练,能写语句流畅、层次清晰、表达准确的文章;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应用水平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标准;大力推行普通话,提高教师普通话使用水平。其次是加强学科基本功训练。要分学科列出基本功训练的内容,突出教育理论、课程标准、学科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等体现学科特点的基本功培训,分阶段、分内容、分年龄段组织教师达标过关。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同伴互助。各学校不乏名师,他们都是教育上的精英,工作上的表率,教师应向其学习,博采众家之长,用他们的思想启迪自己的智慧。学习他人切忌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只有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自己的工作条件、自己面对的学生,有选择、有针对性、有创造性地运用他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学校可实施“青蓝工程”,落实青年教师成长导师指导制度,认真落实帮扶对子,明确培养和发展目标,帮助青年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提高科研能力。

三、落实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实现自主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和持续发展需要有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过程,依靠良好的机制把教师专业发展纳入轨道。

1、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校本管理的要求,制订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设立学校考评机构,通过领导考察、教师自评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多元途径,对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准、能力绩效、参与合作、教科研成果等进行年度综合考评,以此作为职务聘任、进修深造、评优奖励的重要指标,及时把握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状况。同时,也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专业发展信息,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2、实施个人发展规划。制订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目的是增强教师的发展使命感,促进教师的反思与行动。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制度,制订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各学科教师不同阶段的专业发展标准。教师要在认真分析个人现状,找准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制订和完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校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个性化的“成长袋”,尝试对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作全过程的记录,帮助教师认真实施个人规划;依据教师的个人需求,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化支持与服务。建立有效机制,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实现发展目标。要及时督促教师年度目标的达成,定期对教师的成长情况进行考核。

总之,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正己、敬业、爱生、奉献”。作为教师,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所以每一位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业务能力,务实进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贡献。

(来源:中国校长网)

(0)

相关推荐

  • 专业发展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提升,对教师的理论素养,个人素质以及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努力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做一个终身学习型教师.使自己 ...

  • 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研究素质

    不管是从事哪方面的专业性工作都应该具备相应的素质,否则是不可能将有关的工作做好的.那么,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们认为,幼儿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应具备以下的素质: ㈠较高的教育科研理论素质 ...

  • 专访同济大学程大伟:把数字化素质培养纳入教育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1年度度颁奖季主题策划活动将于9月份正式开启,尽情期待! 大数据产业创新服务媒体 --聚焦数据 · 改变商业 "人工智能是我们人类正在从事的最为深刻的研究方向之一,甚至要 ...

  •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呼吁,想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先减轻工作量!

    [遐说] 上海有两位优秀的教师,一位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位在基础教育领域,恰好,她们又都是女性. 她们是叶澜和于漪. 我到上海时间虽短,但对这两位前辈的名声和风采,仰慕已久. 特别有幸的是2013年在上 ...

  • 教师如何用好教育惩戒权

    胡 华 日前,教育部在前期广泛调研.公开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简称<规则>).<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明确教育 ...

  • 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其主要工作为教育教学,只要把学生教好了,把教学成绩提高了,就很不错了,没必要进行科学研究.他们觉得,教师主要工作是实践,不可能有什么创新创造,科学研究纯是形式,只会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 ...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各科目该复习攻略 思维导图导图篇

    教师招聘各科复习重点 <教育学> 一是抓重点进行学习. 在复习时要认真地记录书本上的重.难点,分清主次,这样会减轻记忆的难度,同时把分属不同章节的相似知识点之间进行串联和归纳,这样几轮下来 ...

  • 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研究

    眼下"科研兴校"或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由中小学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各级教育科研规划项目数以万计,有的学校研究课题多达数十个,"人人有课题"在不少学校并非是一句空话. ...

  • 教师为什么不能只读教育书

    1936年10月,正在出访美国的胡适与他的学生吴健雄巧遇,事后他写了一封信勉励吴健雄:"--我要对你说的是希望你能利用你的海外驻留期间,多留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大 ...

  • 【自主教师】我的教育故事——朱开凤

    朱开凤,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从教初高中英语教学35年,有过备课组长.班主任.副教导主任.社团辅导老师.国际班班主任等的历练 ; 在九十年代(95-98年)出任行政期间,为学校开创了拜师会.新老教师接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