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不满妈妈的教育方式,带孙离家出走,网友:父母太难了

前段时间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位宝妈报警求助称自家老人和孩子失踪了。早上老人送孩子上学,但是到了中午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却打电话询问孩子为什么没来上学。

宝妈这才发现老人和孩子“走丢了”。无奈之下,宝妈报警寻求帮助。不过,后续的新闻报道令人啼笑皆非。

最后,民警们在地铁口找到祖孙二人。原来老人和孩子并非是走丢了,而是老人看着宝妈总是批评孩子作业写得不好,老人心疼孩子,于是想要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回乡下老家。对此网友引发了热议。

网友A表示,现在的孩子真是批评不得,太容易玻璃心了,没事就离家出走,这届父母太难了。网友B表示,宝妈批评孩子也是太过分了,不然老人也不会带孩子离家出走,父母还会犯错呢,何况孩子!

时下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探索有着非常大的热情,家长们希望孩子可以在家庭教育得到恰当好处的教育引导,所以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越发地小心翼翼。担心棍棒教育伤害孩子,就开启快乐教育模式,担心批评教育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就开启表扬模式。

但是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也很容易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比如说,孩子犯错了,家长不但没批评,反而胡乱表扬,这显然是教育的本末倒置。

好的亲子关系建立永远比批评本身重要

闺蜜和孩子关系不错,管起孩子来也很有一套。孩子正值叛逆期,但是对闺蜜的话却言听计从。朋友们问起闺蜜的绝招,闺蜜则说:“谁让我俩关系好呢!”这还真不是闺蜜开玩笑,闺蜜和孩子的关系更加像是玩伴。

家里的事闺蜜常常会询问孩子的看法,比如说漱口杯买什么样的?家里的纸篓是不是该换了?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这些生活上的事,除此以外孩子学习上的事也通常会询问孩子的意见。虽然,闺蜜还是会时不时地批评孩子两句,但是孩子却没有抵触情绪。

梁启超在日本流亡的时候,时常会给孩子们寄信,可以看出他和孩子间的关系很好,所以即便他与孩子们分开,但是孩子们仍然很爱他。他不吝对孩子们的批评,但是孩子们还是很爱他,最后他的九个孩子都成了当时鼎鼎有名的青年才俊。

心理学家说,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得孩子的心扉是打开的,孩子愿意接纳父母的教育引导。孩子不会把父母的批评看成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孩子的内心充满安全感,进而更加愿意接受不同的声音。

批评和表扬一样,同样应该针对过程

近来看到一则新闻,熊孩子光脚丫跑到大马路中间,表示要自杀,而原因是妈妈一直唠叨批评自己。期间有数量卡车经过,情况非常的危险。最后交警发现了这一情况,赶紧对孩子实施营救,并且和孩子谈心,帮助孩子认识到了行为的危险性。

这个新闻中对孩子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但是其实更加批评的是孩子的妈妈。这位宝妈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于是采用批评的方式来进行干预。这原本没有问题,但是这位宝妈批评的方式用错了。

批评也需要就事论事,当宝妈批评的内容变成了唠叨、贴标签,那么批评就变成了对于孩子的个人否定。孩子感受到的是否定和不认可,自然就不愿意配合妈妈的教育。

家长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通常会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批评结果,“你这件事做错了!”一种是批评个人“你太笨了!”最后一种是批评过程,“你其实可以想出更好的办法!”

这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其中孩子最不愿意接受的是第二种,因为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全盘否定。孩子们最愿意接受的是第三种,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还有改正的机会。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童年身处于语言暴力的环境中,其成年后身上也会留有痕迹。不要让批评成为语言暴力的一种。

帮助孩子找到“替换方案”比批评本身重要很多

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孩子很不安分,在餐椅上动来动去,弄得大人也吃不好。这时候朋友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给孩子拿出了他最喜欢的玩具,孩子拿到玩具后安静地玩了起来。朋友开玩笑说:“只有玩具能让他乖乖听话!”

当孩子有错误行为时,家长们不一定要提出批评,也可以采用另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孩子可以暂停错误的行为,当然这种情况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比较适合,因为这时候家长的大道理孩子们还不能听得懂。

邻居张姐家的孩子把爸爸的手机摔坏了,原因是爸爸不让他玩手机。张姐很生气,但是她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说“爸爸的手机摔坏了,心里一定很难过!”孩子听后,情绪也有些低落,张姐紧接着又说“有什么办法能够让爸爸开心起来呢?”孩子想了想把自己的存钱罐拿了出来,让张姐给爸爸买个新手机。张姐接着问“那你还摔手机吗?”孩子赶紧摇头,眼睛里渐渐有了泪花。

父母的批评方式有很多种,并非只有训斥和指责一种。委婉一点的表达,孩子更加愿意配合和接受。适当地为孩子提供替代方案,会让孩子更加愿意面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更加有积极性去改正和弥补。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会让孩子更加有责任感。

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批评孩子并不是目的,让孩子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才是目的。所以家长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也不要全盘否定孩子,就事论事,寻找替代方案这些相对委婉的方式,孩子会更加愿意接受。

大家对批评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哪些看法呢?对此有哪些好的建议和经验呢?欢迎留言分享。

我是菁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咨询。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