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巧言令色鲜仁矣
当下,网上关于官员为政之德的讨论非常多,特别是在谈到廉洁从政时,要求党员干部莫做巧言令色的官场“两面人”。那么“巧言令色”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看《学而》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注释】
巧言,花言巧语。
令,指善、美好;色,指面容、脸色,引申为外在表现。
令色,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即伪善。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这种人的仁德一定很少了。”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重要表现就是孝和悌。孔子在从正面阐释“什么是仁”以后,在这里又从反面讲“缺少仁”的具体表现。孔子和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只说不做,言行不一。但历史上却不乏“巧言令色”者。不妨看两个案例:
据记载,汉文帝刘恒一次游上林苑,问陪同的上林尉:“你知道苑里飞禽走兽有多少种、多少只吗?”上林尉一时答不上来。一个管理虎圈的啬夫见状,立即巧言应答,说得汉文帝喜笑颜开,马上要封他为上林令。廷尉张释之马上规劝说,周勃和张相如都是公认的最称职的官员,在回答皇上问题时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哪像这个小吏夸夸其谈呢?如果提拔这样的人,只怕天下人效仿着都耍嘴皮子去了。所以,提拔这样的人要慎重。汉文帝听后认为有理,便取消了任命。
又据记载,晚清时期,曾担任过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的刚毅编纂了一本《居官镜》,在书中特别强调做官不仅要固守清廉节操,而且要进取有为,如果只有清廉而无为,将和贪官污吏一样危害巨大。那么,刚毅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员呢?他曾于光绪二十五年作为钦差赴江南查办专件,“赴两江两湖两广闽浙等省大肆搜刮,除常款外,无公私悉取之,岁得千数百万,海内骚然。此犹托为公家所取者耳,而饱入私囊者乃不可胜数,盖回京之时,箱笼等物至数千件,道旁观者皆曰:‘此中悉累累黄白物也。’其贪鄙无耻盖如此!”
如果说管理虎圈的啬夫是花言巧语者,那这个廉洁有为的军机大臣就是典型的“两面人”。王安石在《知人》中说:“贪人廉,淫人洁,佞人直。”越是贪婪的人越伪装清廉,越是荒淫的人越伪装纯洁,越是奸诈的人越伪装正直,越是阴险的人越义正辞严。这些人都有着很强的欺骗性。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花言巧语也有被识破的时刻,美丽的谎言终究会有被戳穿的那一天。所以,我们无论为人为官,都要从仁做起,从自身做起,做到坦坦荡荡、言为心表、话如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