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小识|葫芦掺瓜
记忆中,很久远的一个故事说——
村里的私塾先生在教课,有孩子走神。他的眼睛直往窗外瞟。先生见了,没有呵斥,没有罚站,而是向他提了个问题:你将才(刚才)学的是啥?
孩子的心思本就没在课堂上。他脱口而出:
鸭子凫水,
鸡挠糠,
葫芦爬到枣树上……
很显然,他是把窗外所见,照实描述出来了。而且还很有动静结合的画面感。
这样一幅画面,我总是下意识地拿来,跟“小桥流水人家”相比较。我甚至觉得,它可能比后者,更富有人间烟火的味道。尤其是那一架在枣树上攀爬的葫芦,让人浮想联翩:葫芦瓢,葫芦娃,酒葫芦,亚腰葫芦……
在皖北乡村,庄户人家的园子里,一春一夏,都要种一些瓜果的。黄瓜,西瓜,香瓜,甜瓜之类。过去还有一种菜瓜。能长很长,一两尺长的我都见过。这种青菜瓜,能生食,也能炒菜。还可以切开,放在夏天的酱豆里,一拌,或晒,或焖,都是美食。
印象中,菜瓜不甜,但解渴,吃在嘴里,同样满口清香。可惜现如今,那样的菜瓜已经不见了。我有时候想着,原先的菜瓜,可能连瓜种都难寻了吧。
——是不是扯得远了。所谓“葫芦掺瓜”,怎么不见了踪影呢?
我前面一架葫芦的剪影,一园瓜果的铺陈,其实都是为着“葫芦掺瓜”,作铺垫的。这两样皖北乡间的寻常之物,村人把它们硬生生掺杂在一起,弄成了一个“葫芦掺瓜”的模样,让人不辨葫芦不辨瓜。嗯嗯。有些个故意糊弄人的意思吧。
按说,葫芦是葫芦,瓜是瓜。本来它们是两码事,清水样。但“葫芦掺瓜”,就把事情弄复杂了。有人说,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是本事。其实,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更是本事。就像“葫芦掺瓜”一样,在同一个篮子里掺杂在一起,你哪能分得清,究竟他是想用葫芦冒充瓜,还是用瓜来冒充葫芦?几掺几不掺,就一脸懵逼了。
从前,皖北乡村十几岁的半大孩子,是要代替爹妈出场历练的。比如在邻居家陪客。或者受爹妈指派,独自走亲戚。回来之后,爹妈一般都要询问一番细节。有的能说出个一二三,头头是道。有的就不行,“东扯葫芦西扯瓢”,也就是“葫芦掺瓜”,听不出来个头绪。
而有的人呢,把某一件事办砸了。在回头找原因的时候,他不是从自己身上反省,而是拉客观:这个,那个,原因一大堆,而且还都那么巧。听起来,令人一头雾水,直发晕。皖北村人也管这个,叫“葫芦掺瓜”。总之,不是那么光明正大。否则,他挖空心思地“葫芦掺瓜”,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