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三子以我为隐乎(7-24) 2024-06-24 17:56:49 孔子对弟子言传身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注重因材施教,又坚持一视同仁,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给以启发、提醒、称赞、批评,也不乏称赞,时时处处都是真情施教,在弟子面前没有任何保留。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二三子:孔子对弟子的称呼。隐:隐匿,保留。乎尔:一说语末助词。一说当“于尔”解。尔,你们,即弟子。 【译文】孔子说:“你们这些弟子以为我有什么保留吗?我(对你们)是丝毫没有保留的。我没有什么事情不对你们公开的,这正是我孔丘啊。” 孔子善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弟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坚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弟子还没达到“愤、悱”的程度或者时机,绝对不会进入“启、发”的阶段。孔子还常常借身边之事、身边之物教育弟子,而且特别注重身教。孔子的身教是一种无言的暗示、提示、启示,需要弟子有较强的领悟能力,才能深刻、全面领会先生的真意。 朱熹《论语集注》:“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孔子之道高深到无法接近,所传授的学问知识并非每个弟子都能完全领会,弟子们则凭着自己没能领会这一直接感受,片面地认为先生对自己有所保留。作是活动,止是止静,语是讲话,默是沉默,动、静、语、默都是在启发弟子,可以说不舍昼夜、循循善诱,弟子们却产生误会,不知道“圣人作、止、语、默”都是在教学。孔子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明确告诉弟子,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道理。 朱熹《论语集注》又引:“吕氏曰:‘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吕氏即宋朝太学博士吕大临,精通六经,同游酢、杨时、谢良佐并称为程颐程门四先生、四大弟子。吕大临认为,圣人能够体会大道无隐。大道即宇宙人生的真相,没有任何隐藏,有如天上的日月星辰昭然存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一切都是在实施教化。圣人常常以此道指示于人,而普通人却没办法觉察,看不到、悟不透。孔子的言语行为心意皆无任何隐藏,只是弟子们不能发现察觉而已,认为孔子一定要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内容才是“教”,却不知道先生随时随地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同样也是“教”。所以,孔子用强烈的语气强调“无行而不与”,钱穆先生说“此处孔子特地提出一‘行’字,可谓深切之教矣。诸弟子不求之行而求之言,故孔子以无行而不与之道启之。”孔子以双重否定表达极为肯定之意,足见其为人坦荡磊落。 在孔子众多弟子之中,唯有颜回一人深悟先生的教学真谛。孔子“有教无类”,并没有给颜回特别的关照,而是和其他弟子一样平等施教,没有分别。颜回秉持诚敬、尊师重道,坚持“不违如愚”,对先生的教诲不怀疑、不懈怠,老老实实听,踏踏实实干,百分之百落实,没有丝毫违犯,终成贤能仁德。 赞 (0) 相关推荐 【第171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3章》孔子因何向弟子们表白自己“无隐乎尔”? 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23章>孔子因何向弟子们表白自己"无隐乎尔"? 7·23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quo ... 把这两个「坚持」做到极致,你就在践行圣人之道了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书一定要读出声,印象才会深刻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 论语日课183:别想得太多,去做,持之以恒地做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33) 本章是孔子的自谦之 ... 当求行事之真实——《论语》悟读【167】 勿求言语之高远,当求行事之真实. <论语>第七篇第二十三章: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qu ... 【每日学一句论语】述而7.2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每日学一句论语]述而7.2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原文]7.23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翻译]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 ... 素说论语:八佾篇(24) 一原文八佾第三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试解] ... 素说论语:为政篇(24) 一原文为政第二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试解]孔老师说:"不是你自己应当祭祀的鬼,而你却去祭祀他,这是你为了自身利益而存心讨好谄媚.见到 ... 【第310期】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24章》君子与小人的交友之道因何不同? 音频学<论语·颜渊篇第24章>君子与小人的交友之道因何不同?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里的"文"字,指<诗> ... 【游博写诗】:【妙龄姑娘述衷肠, 楹联茶隐芳心乡;悟道妙语藏求君, 微信传递陪佳人。】【修改:2021.4.24.】 [游博写诗]:[妙龄姑娘述衷肠, 楹联茶隐芳心乡:悟道妙语藏求君, 微信传递陪佳人.][修改:2021.4.24.]妙龄姑娘述衷肠, 楹联茶隐芳心乡:悟道妙语藏求君, 微信传递陪佳人. == ↑↑ ... 一年读一遍《论语》(第24周)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 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先进第十一 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 孝自心生色不难——《论语》悟读【24】 出入扶持须谨慎 ,朝夕伺候莫厌烦. <论语>第二篇第八章: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和颜悦色)难(nan二声:不容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译文] 子 ... 视频·每日读论语卫灵公15.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卫灵公15.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视频·每日读论语阳货17.24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阳货17.24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原文]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