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怎么开解青春期的孩子?
图画:焯焯
案例——
我的孩子(男孩)今年17岁了,高二(私立学校),感觉孩子不阳光,不上进,不爱学习,他从来不喜欢和我们交流。昨晚孩子终于爆发,说是想不通为什么出身贫寒让同学瞧不起,他平时抽烟就是为了迎合伙伴……真的太诧异了,不知道怎么开解孩子?
解析……
对于孩子的不同表现是怎么认为的呢?不阳光,不上进,不爱学习,不喜欢交流……这些“不”的背后是怎样的信念呢?你相信孩子真的是这样的吗?如果是,则无法改变,如果不是,则无需改变。很多父母都在这个之间出现失误的操作,比如过度关注,打破界限,操控对方等等。为人父母,是否真的把孩子当做人来看待,还是仅供自己实现某种欲望的工具而已,因为,大部分情况下父母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莽张飞,不得不说这样和孩子互动的结局只能是悲剧收场,一定不会出现你想要看到结果。注意,这不是危言耸听,看看你身边那些不幸的故事就知道了,所以,孩子最好是尊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男孩更甚,这与他本身的生物属性也有很大关联。
先说一下给孩子下定义,你如果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多定义那些你希望的。不阳光对应活泼,不上进对应积极,不爱学习对应刻苦,不喜欢交流对应有效表达……就这样去找出更多的对应情况,再给孩子定义一下:孩子是活泼的,积极的,刻苦的,能有效表达的人;另外也可以找出对应的转念词,不阳光对应冷静,不上进对应沉稳,不爱学习对应扎实,不喜欢交流对应慎独……每件事都可以从两个面去看,既然能看到负面的,也能看到正面的,只是你愿不愿意看到,愿不愿意相信罢了。如果一切都是否定的,孩子给你的反应也一定是你不想看到的,所以,你看到才能做到,孩子才成学到。
再来分析一下我们的受限的想法,父母说话的权威性比孩子认识所有的人所说的话都要强大,这是孩子内心的忠诚导致的。因此,父母说的每一句关于教育的话对于孩子来说都是至理名言,受用终身,他会毫不怀疑的相信并在实际生活当中运用实践,那么,这就需要父母斟酌自己对孩子的指令是否合理而中正,尤其是评价孩子的时候。比如什么是不阳光?是对任何事儿都不阳光吗?阳光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孩子认为的呢?他真的愿意成为阳光的吗?什么是不上进?针对什么不上进?有没有上进的时候?当做到什么样的时候算是上进呢?不爱学习又是针对什么呢?有没有对某一项事情特别想要学习呢?只是不爱学习这个还是都不爱学习?放弃学习是不是也算在学习呢?学习如何不通过学习而有所收获呢?不喜欢交流只是不愿和父母交流吗?要交流什么呢?父母希望交流的是孩子想交流的吗?什么方式算是交流?该怎样交流呢?所谓交流是你们共同认同的吗?……还可以头脑风暴很多问题出来,这就是在找想法中的漏洞,当发现越多的漏洞,才越来越清晰一切都是自以为是,而对于孩子来说不一定是这样认为的,这就是矛盾和冲突的激发点,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和孩子有高质量的互动模式,先要检索一下自己的想法是不是以偏概全了,是不是孩子所认同的,自认为的状态往往会把亲子关系推向破裂的边缘,最后用了心,毁了情,得不偿失,相信这不是父母想要的结果,更不是孩子想要的事实。
鼓励和肯定是与孩子相处最有效的两大法宝,鼓励孩子尚未做到的,让他知道自己暂时做不到不代表未来做不到,肯定孩子做到的,让他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和实力的,而且可以做到更好。每个人都有做不到的时候,想想自己是怎么一步步做到的,当然,父母如果自信缺失的话就需要先建立自己的信心体系了,否则拿什么来支持孩子呢?只要仔细观察,一定会找到自己做到的事儿,而且不只是一两件,这个过程对于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只是要不要做!
总结,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容易相处的,也是最需要用心相处的,只不过成人的世界里看孩子的偏差会比孩子自己的理解偏差要大很多,这就需要亲子互动的时候多去融合,而方式多以温和为主,此时期不是立规矩了,而是让他去验证父母这里说的是否有效,以外界的反馈成为他成长总结的主要因素,这才是彼此尊重的做法,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从内心是无法管教和约束了,只有自己的经历才是真正的学到,父母从本质上只能束手无策,能做的就是让自己重新认识了解孩子,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