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场终身修行
作为一名教师,刚踏入工作岗位时是满腔热血,怀揣着教书育人的伟大理想走上讲台,以为自己能力挽狂澜,拯救学渣于题海。经过几年的教学生活的“毒打”,跟学生斗智斗勇之后,心想,想要做一个教师,首先还是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这个时候,只想在兜里放上“速效救心丸”,哪里还有伟大理想。
回头看走过的路,教过的一届又一届学生,才有所感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永远不要把自己摆在过高的位置,我做的事情很微小,我不是什么救世主,我也不能拯救任何人,我唯有脚踏实地在台上这一小块天地耕耘,尽可能地传授给他们知识,同时引导他们正确地去看待这个世界,在最敏感的青少年时期,能端正态度走上正轨。如今的我只有一个心愿,不误人子弟就是最大的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之所以能如此受欢迎,大概跟它的接地气不无关系。他没有把教师当作神,教师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只不过这是一份很特殊的职业,因为我们是与人打交道,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人。书中说“学校的使命以及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人而斗争,克服消极影响,并扩大积极影响。”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水平再高超,他的教学技能再巧妙,如果他不能真正地走近学生的内心,去了解学生,感受学生,那他只是一个机械的教书机器。学生是很敏感的集体,他们能够迅速地捕捉信息,讲台上的那个人,究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他们,还是只是为了教书而教书,他们心里十分的清楚。
所以,书中的第二条建议就是“教师的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快乐的工作’’。干一份工作,首先你要热爱它,如果它不能让你快乐,那么这份工作对你而言将是地狱。试想一下,如果一位教师把每天的备课改作业做课件上课都当做痛苦,那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就是加倍的痛苦体验。其次,做教师必须有强大的心脏和强健的身体,因为每天都会遇到学生的“突发事件”,需要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翻看了全书,除了作者特殊的时代限制的一些观念,仍旧有很多值得教师借鉴并加以使用的建议,在此总结如下。
1.对学生要保持善意。惩罚无法拯救人,教师的善意首先就表现在其有能力不让孩子变坏,提早预防她走上错误的道路。
2.要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尽可能地设置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
3.不断的阅读。只有持续的阅读,才能让教师的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给学生提供的将不再只是课本上枯燥的文字和公式,而是带着感情和体验的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去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未来的学习来说,这是事半功倍的事情。
4.给学生一点空闲时间,同时让他们培养合理的爱好。空闲时间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去思考和做一些能够激发兴趣的事情,教师需要加以引导。
5.提高学生注意力。正确地使用直观性教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之上,但一定要设想到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以防止学生关注点放在非重点内容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6.教育不只是在学校。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场合,家长也要始终肩负起自己教育的责任,和教师互相配合,才能真正地发挥教育的作用。
7.掌握与学生谈话的艺术。当学生犯了错,不要意气用事地立刻去批评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去理想地跟他谈话。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伤害学生情感。
8.做好教育计划。教师既要有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计划,还要有与学生相处的计划。要有短期的教学规划,也要有长期的教育目标计划。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教育就是终身修行,表面上是风平浪静的生活,其实每天都在教学风暴中坚持斗争。且行且珍惜,与所有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