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都是“不治之症”...

有人说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都是“不治之症”,是真的吗?有哪些有效的治疗药物?

支气管扩张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致使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常发生于有遗传、免疫或解剖缺陷的患者,如囊性纤维化(白种人常见)、纤毛运动障碍和ɑ1-抗胰蛋白酶缺乏患者。局限性支气管扩张可源于未进行治疗的肺炎或阻塞,例如异物或肿瘤、外源性压迫或肺叶切除后解剖移位等。上述疾病损伤了气道清除机制的防御功能,易引起反复感染和炎症,是支气管扩张的主要诱发因素。

支气管扩张并非不治之症,通过积极地治疗可以阻止疾病进展,维持或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减少日间症状以改善生活质量,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1.排痰:振动、拍背和体位引流鞥胸部物理治疗有助于促进排痰,保持气道通畅,也可以配合祛痰药物,如溴己新、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使痰液黏度降低,易于咳出。

2.控制感染:出现痰量及其脓性成分增加等急性感染征象时需应用抗生素,可依据痰培养指导抗生素应用,开始时需给予经验治疗,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或头孢克洛,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可选择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口服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给予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或头孢他啶、头孢哌酮等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于慢性咳脓痰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疗程更长的抗生素,如口服阿莫西林或雾化吸入妥布霉素等氨基糖苷类药物,或间断并规则使用单一抗生素以及轮换使用抗生素。

3.改善气流受限: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可改善气流受限,并有助于清除分泌物,对伴有气道高反应及可逆性气流受限患者常有明显疗效。

4.咯血:对于反复咯血的患者,如咯血量少,可以口服安络血、云南白药,如果出血量中等,可静脉给予垂体后叶素、氨甲苯酸或酚妥拉明等,大咯血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介入栓塞或手术治疗。

5.抗炎治疗: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拮抗气道慢性炎症,减少痰量、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有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着改善更为明显。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也有抗炎作用,并可调节免疫,但尚需有效证据支持。

支气管扩张的预后取决于扩张范围和有无并发症,支气管扩张范围局限者,积极治疗可改善生命质量和延长寿命,支气管扩张范围广泛者易损害肺功能,甚至发展为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大咯血也严重影响预后。

肺气肿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是一个病理学诊断,是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肺纤维化。肺气肿一般起病缓慢,病程长,典型症状为劳累性呼吸急促,即轻微活动即出现呼吸急促,在原有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肺气肿是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如遗传因素、长期吸烟(二手烟)、职业性粉尘、大气污染、反复发作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炎等,造成小气道长期反复炎症,形成肺气肿,如果不加以控制,可发展为持续性气流受限,即慢阻肺。肺气肿属于慢性病,一般不能完全治愈,但是通过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

肺气肿无法逆转,治疗目的为延缓病变发展,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主要治疗药物包括:

1.抗生素:呼吸道感染是肺气肿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比平时加重或痰量增加,或有脓性痰、需要改变用药方案。此时可以经验性地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克肟、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头孢曲松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找到确切的病原菌,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2.支气管扩张剂:包括短效制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等,这些药物起效迅速,可快速控制气促、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适用于肺气肿急性期的治疗。长效制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噻托溴铵等,这些药物起效较慢,但作用时间长,适合肺气肿稳定期的长期治疗,有助于保护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增加患者的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

3.糖皮质激素:处于肺气肿稳定期的患者,可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有助于减少急性加重发作频率,延缓病情进展。处于肺气肿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可以口服泼尼松,或静脉滴注甲泼尼龙,使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一般需连续用药5-7天。

4.祛痰药:对痰不易咳出者可应用。常用药物有溴己新、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这类药物可降低痰液黏性,使之易于咳出,避免痰液阻塞气道,引发或加重感染。#谣零零计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