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们村的党员(散文)
文/宾泽文
我儿童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
那时,我们村有两个共产党员,一个是雇农成分、土改老根子,有根伯。另一个是抗美援朝归来的二等功臣正元叔。这两个共产党员撑起了村里的一片天。
那时的党员,在我幼小的心目中,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村里的大事小事他们都管,村民们也服管,“有事找党员”成了口头禅。比如,村里的蓄水塘漏水了,需要水泥拌石渣堵漏,怎么办?找党员,党员去县里一趟,水泥指标批下来,水洞堵住了。两个生产队为争水源灌稻田,争吵不休,找党员,党员来了,如此这般地说一番,双方便握手言和了。五保户老人生活有困难,找党员,党员跑一趟民政局,困难解决了。村里有不孝之子忤逆父母,也找党员,党员一到,忤逆子立时下保证,说我错了,我改我改,下次不敢了……
有一件事,是我亲眼所见。那天,村里一对夫妻因琐碎小事吵嘴,互不相让,以至大打出手。其五岁小女说我去找党员,不一会儿党员正元叔来了,一声断喝,夫妻俩愣了,立时收了拳脚。党员怒斥二人:打呀,打呀!日本鬼打跑了,蒋介石也打跑了,现在你们自己打自己了?
男人听后,立时上前请正元叔进门抽烟,女的则赶忙烧水沏茶……
那时我常想,为什么党员的威信那样高?便问我的小学老师,老师姓经,他跟我讲了桂林状元张建勋的故事。他说,张状元是清朝时代人,从小生长在农村,吃过苦,懂得一个道理,就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所以,张建勋他上京科考时,就以“民以食天”为论点,写了篇文章,被皇帝看中,点了状元。
经老师怕我听不懂,又说,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给广大贫雇农、下中农分了田分了地,分了房,我们有吃有穿有住了,我们不听共产党的听哪个的?” 哦,我终于明白了,乡亲们之所以听有根伯的,听正元叔的,因为他们是共产党员,他们是共产党的优秀代表啊!
从那以后,我更加敬重有根伯和正元叔了。便有事没事地去亲近他们,缠着他们讲土改故事,讲抗美援朝故事。他们呢,也喜欢带我耍,教我唱:“嗨啦啦啦,嗨啦啦啦,天空出彩霞,地上开红花。苏联老大哥,帮助咱新国家…” 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和几个发小,跳到山塘里洗澡游泳,游到塘中央时,有个小伙伴游累了,身子往下沉,双手乱扑腾,口里喊救命……我们几个呢,吓呆了,不知所措了。当时只见远处跑来一个大人,他边跑边喊:“躺在水面莫乱动”。霎时,他奔到塘边,甩掉上衣跳下水来,一阵急游赶到,一手托起溺水小伙伴……上岸后,我们才看清楚,救人者原来是有根伯,是共产党员。
那以后,我对共产党员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往事如烟,后来我也入了党,如今已是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了。但比起有根伯、正元叔那时候的党员,我总觉得自己少了点什么?少点他们经历过旧社会苦难而凝成的本性人格?还是他们从黄土地里长出来的憨厚品质?……
(宾泽文作于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