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地产一哥”重组事项落地,首开集团和房地集团宣布“联姻”
3月11日,首开股份公告称,北京市国资委决定对控股股东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首开集团”)与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合并重组,将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房地集团”)的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给首开集团,并由首开集团对其行使出资人职责。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合并重组进程、预计完成时间、重组后人员业务调整等方面联系首开集团和房地集团,但截至发稿前,还未收到回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关于这场合并,坊间关注已久。
3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当天下午3点,在首开集团本部会议室,首开集团与房地集团召开重组合并宣布会。据报道,出席该次宣布会的包括首开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潘利群、总经理李岩,以及房地集团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刘军、工会主席刘占山等。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虽然目前整合资产清单还未披露,但对于素来有“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城”之称的首开集团来说,房地集团的注入或有助于其进一步提升资产规模、继续提高和扩大其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优势,同时减少同业竞争和资源浪费。
公开资料显示,房地集团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资成立,并自2007年起成为北京市国资委非经营性资产接收、管理和处置平台。截至2018年末,房地集团完成与市管国企签订非经资产正式移交协议达3075万平方米,其中,2018年新签订非经资产正式移交协议2207万平方米,房地集团接管非经资产项目1300万平方米。
2018年,房地集团施工开复工面积263万平方米,新中标工程257项,新签合同额24亿元;房地产竣工面积2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1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完成投资46亿元。
此外,房地集团的业务还涉及古建工程、装饰、建安施工、物业管理等方面。
同为“老北京”,首开集团和房地集团在业务上多有重叠。比如,在房地集团推进顺义牛栏山棚改项目时,首开集团也在承接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更新等方面的工程。
2018年5月,首开股份曾拟以10.9亿元的价格收购首开集团所持有的北京首开中晟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开中晟”)100%股权,而后者则以保障房建设、土地一级开发及棚户区改造、项目代建为三大主营业务,主要项目包括西马坡中晟新城、仁和中晟景苑等保障房工程、密云长安新村及南菜园旧城改建等棚改工程。
事实上,此前,首开集团董事长潘利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首开集团总资产大概80%在上市公司,剩余20%会逐渐装入,希望能够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整体上市。
2017年12月,首开股份曾公告称,首开集团拟对其主业上市机构整合管理咨询服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在此基调下,此次与房地集团合并后,首开集团新增资产后续是否会及将如何整合注入上市公司或将成为市场关注点之一。就目前而言,首开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实施合并重组前后,首开股份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化,对公司经营活动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首开股份实现签约金额1007.27亿元。虽然已迈过千亿门槛,但在中海、万科、北京城建、金茂、华润置地、泰禾等房企的“包抄”下,其在“大本营”北京的2018年流量金额榜中排名第7位(克而瑞榜单)。此外,截至2018年末,首开股份累计新增借款余额为203.92亿元,占上年末净资产比例的43.68%,“输血”以改善债务结构已成为首开股份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介于房地集团的规模并不大,此次整合很可能是由首开集团主导,但也是因为其规模不大,整合后,对首开股份的经营影响或不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同“生于”北京,合并后两方集团管理层如何调整、职能如何划分、资源如何整合、业务重心是否将重新规划、首开股份又能否享受重组红利等问题或还需随着重组事宜的推进进行一一验证。
编辑 沈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