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真好(八)

背水泥是有讲究的,做的不好会伤到腰椎的。那怎么做才安全呢?人走到水泥堆放处,越靠近越好,半蹲着,就好像学武功那样,要蹲稳了,然后由两人用手抬起一包水泥轻轻的放在背水泥人的脖子上,但不能放手,这时背水泥的人慢慢的起身站稳马步后那两人才能放手,这时背水泥的人就可以起步走了,因我们是在船上背起水泥的,所以起步后就要上阶梯,每上一步都要站稳了再上一步,这样才不会伤到腰,从船起步后一直向上走一条斜坡泥路,通常都会有人带头喊口号,用广州话喊的:顶硬上了,鬼叫你穷啊。

有人带头喊第一声,随后就大家一起喊,特别是快到中午时分,是人人都开始累的时候,这个口号就喊的越大声,一般午饭是回家吃的,因为背水泥的码头离家不远,和正式职工一样有上下班时间,但是用车运来的水泥通常是要在晚上,这个时间没有准确性,所以一般白天是在船上背,晚上在车上卸货,卸货比较容易点,难的是把水泥放在背水泥人的脖子上的人,因为背水泥的人是站在卡车箱后面的,解放牌卡车后箱都比较高,个子高的人脖子会比车箱俏高一点,而个子矮的人那要比车箱低一点,搬水泥给背水泥的人她们的手力要很有力才行,否则也会伤到她们自己和背水泥的人,我的手指为什么那么粗?就是那时练粗的,靠十个手指抓紧水泥包的一头,弯着腰和另一个人一起把一包水泥轻轻的放在背水泥人的脖子上,两个抬水泥的人高度还要差不多才好抬,两人高度差的太大就不好抬了,记得那时我留了两条大辫子,还留到了腰以下了,基本上是每天都要洗头,因为那水泥会弄到头发

(0)

相关推荐

  • 女人的敏感部位

    这些地方是非常好找的,而且在不同场合,我们去用不同地方发生的反应,也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比如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不可以有过分亲密的举动,你就可以尝试一下这些地方.首先是女孩子的脖子部位,虽然这是很明显 ...

  • 俗语中的五大三粗,你知道具体是哪五大,哪三粗吗?答案很有趣!

    我国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有记录表明文字最早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结绳时代.当时的人们依靠打猎为生,为了方便记录打到了多少猎物,所以想到了利用结绳的方法.后来文字慢慢发展,就变成了现如今我们熟悉 ...

  • 活着真好(二十八)

    厂房每年大修家属工都会参加,我们是不可以参于厂房里的工作,其他有户口的那组是可以参加的,我们曾经参于开关站的除草工作,后来听人说我们是不可以进里面,可这除草工作是之前的人干过后不愿意干了才叫我们去的. ...

  • 活着真好(十八)

    这菜地边的鱼塘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去那,去干什么呢?上厕所,鱼塘边有一个厕所,是架空在水上的,在上面解决问题时下面会有好多鱼围着来吃,我们是受管制人员,哪都不能去,只有这厕所是可以去的,特别是吃木 ...

  • 足背拉一拉,活到九十八!比按摩更有效!

    插入我的广告 一位老中医的宝贵养生经验:把足背拉一拉,等于拉开4条经络,比经络按摩还有功效,为什么,看完下面的文章就明白了. 中医认为,经络决定人体健康,一旦经络出现堵塞,人体就会出现诸多疾病. 经络 ...

  • 《活着》的作者余华高度评价樋口一叶:《吉原哀歌》,活着真好

    周作人这样评价樋口一叶:观察有灵,文字有神 ,天才至高,超绝之于. 在1894年12月到1896年1月的14个月内,她接连发表了<大年夜><青梅竹马><浊流>< ...

  • 女诗人||【活着真好】◆孙永环

    作者简介 孙永环,女,笔名孙颖,山东聊城人.教书匠一枚,喜欢散文和诗歌,作品散见于一些公众号平台. 孙永环的诗 ◎活着真好 活着真好  可以看见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暖暖地    柔柔地  照在身上  ...

  • 淡淡地活着真好

    淡淡的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宛如青花瓷上的烟雨,缓缓地晕开了江南的杨柳,漫山的春花. 淡淡的风吹拂脸庞,犹如婴儿的滑嫩的小手抚摸.最是那蜻蜓点水般的风儿掠过山林,拂过水面.一点一点的将尘世间所有的繁华与 ...

  • 眼再眯,也能看晨起暮落;鼻再塌,也能嗅四季花香(活着真好)

    人生,有挫折与坎坷,但艳阳高照,微风轻拂也会伴随. 把握今天,设置明天,储存永远. 不管是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开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多也喜欢,少也喜欢:粗也香甜,素也香甜.(鸡汤美文) 贫也相安, ...

  • 平淡是福,活着真好

    平淡是福,活着真好                            --<活着>读后感 余华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 ...

  • 山海经传奇之决战昆仑47黄帝时期活不到八百岁属于短寿

    在地球上的黄帝神人时期,正常生活活不到八百岁属于短命之人,活几千岁是比较常见的.这一点记录在<山海经>中.比如<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