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双桥:鸡冠山上有金鸡,飞进了避暑山庄门前的影壁墙里
“活”了700多年,它笑傲人间
——走近鸡冠山上那株承德境内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
双桥区旅文局 张子龙
在双桥区鸡冠山上,一株古松,见证了700多年的岁月变幻。一粒树籽,从萌芽破土开始,它就承受着大自然给予它的酷暑严寒、暴风骤雨、风和日丽、飞雪冰霜。因此,它可称得上是一部“活着的”珍贵史书,足以让人惊叹连连。
珍贵的“活文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提起祖国,人们就会想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而提起自家的老家,不同地域的人们会有着不同的记忆,比如鸡冠山村,村口处底蕴深厚的“招牌”赫然在目:禅寺古松伴奇观美景;鸡冠挂月照秀美乡村。是怎样一株古松,让它身居“要位”。
只要你够“出色”!你的声名就会被人远播。有资料显示,在鸡冠山上“活”了700多年的一株古松,主干通高4米,树的底部周长3.51米。比避暑山庄、外八庙古松的年龄还要长许多,是承德境内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也是难得的“活文物”、“活标本”。
对于古树名木,历来不乏赞誉之辞。譬如,乾隆皇帝在他的诗作《古柏行》中说:“摛藻堂边一株柏,根盘大地枝擎天。八千春秋仅传说,阙寿少言四百年”。
“哪里有古寺庙,那里就有古树名木”。鸡冠山上曾有的“大灵峰禅寺”,是一处始建于元朝(甚或更早)的寺院,历经沧桑,目前其遗址为双桥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学者推断,这株古松始于古寺兴建之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绿色文化、活的化石,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
虽然“大灵峰禅寺”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和古寺相依相伴了好多年的这株古松,直到今天,依旧坚守着大地与高山,记述着历史与故事。
目睹这株古松,苍枝翠绿,树干挺拔,其躯干曲折盘旋,苍劲舒展,古松底部虽显干枯,但上部云状的松伞枝繁叶茂,堪比黄山迎客松矗立在山巅。细观,古松特别是那桩神奇的老树干,挺胸昂首,形似龙头,似有腾云驾雾直冲九霄之势。如此所见,其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面貌,足以象征着人们所应有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勤劳勇敢的精神。
古树名木也是“国之瑰宝”,把这个理论阐述清晰的莫过于故宫。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群。它不但以巍峨壮丽、金碧辉煌的宫殿古建和馆藏丰厚的珍宝文物享誉世界,而且故宫内的“活文物”——古树名木,也因树龄古老、姿态奇绝而备受关注。有新闻报道说,“故宫内的古柏群和散株古柏遍布各殿,把故宫点缀得古香古色。又因它们是有生命的机体,也给故宫增加了神秘色彩。”因此,这些“活的文物”和故宫里的宫殿、珍宝文物一样,也是“国之瑰宝”。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作为清王朝“夏都”的承德,大清皇帝是否和鸡冠山上这株古松有着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按史料所记,从曾经“大灵峰禅寺”院中立有元代《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碑铭》,清代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重修碑记来看。就在康熙四十二年 (1703 年)兴建避暑山庄之前的几年,“大灵峰禅寺”被重修。
换句话说,在大清帝王喜欢上避暑山庄所在的这方宝地时,咫尺之处、颇负盛名的“大灵峰禅寺”,难道没有被“恩宠”过的可能性吗?当然,目前尚没有史料证实。不过,作为一株承德境内树龄最长的古树之一,作为甚或唯一“看见”现承德市区从元代到现代的发展“见证”,其所蕴含的价值岂容小觑?!
和远古对话,有时,可能因为留存至今实物的缺乏,而让人略感生疏。可是,一旦有了同时期的珍贵史料、甚至宝贵见证留存于世,岂不是无价之宝!如此,将鸡冠山上的这株生长了700多年的古松称作“活史料”,恰如其分。
《元史》记载:“西乾河答鲁、五指山杨赵奴独固守不下。天祥击之,与大小百余战。赵奴死,答鲁败走,得户2万。”从“大小百余战”这五个字看出战争是异常激烈,两部首领答鲁和杨赵奴率兵顽强抵抗。结果答鲁“败走”,带残部逃跑,而杨赵奴英勇战死,血染疆场。自此,这里不再属于金国,正式归属大蒙古国,史称“五指山大战”,五指山就这样被记载到历史的典籍中。
《承德府志》载:“鸡冠山名为五指山”。
另外,在《元史》中提到北京大定府以南的战事时,就有“北京傍近诸寨”“楼子崖等二十余寨”的记载,有数十个寨(边区的军事行政单位)分布在今天的承德境内,“五指山寨”就是其中之一。据专家分析,山寨的位置,同今天鸡冠山村位置相同。
传说也是文脉的一种。关于鸡冠山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有,著名北宋女将穆桂英在抗辽的时候,曾经和辽军鸡冠山上大战。
站在鸡冠山主峰西面,居高临下,滦河从眼前流过。这里地处滦河川一侧,可扼南下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或许正是如此,所以古人在此布阵。
如今的鸡冠山,峰峦叠嶂,风景秀丽,荧屏上早已走俏,是众多旅游者的青睐之地。但谁又能想这里曾是战士浴血奋战的古战场,兵家必争的边塞要地呢?!
古树之贵就贵在“古”字上。比如“黄帝柏”,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桥山脚下的轩辕庙内,侧柏属,树高20米以上,胸围7.8米。虽经历了5000余年的风霜,至今干壮体美、枝叶繁茂,树冠覆盖面积达178平方米,树围号称“七搂八扎半,疙里疙瘩不上算”。由于世界上再无别的柏树比它年代久远,因此,英国人称它是“世界柏树之父”。
《古今图书集成》记载,陕西黄帝陵处的巨大侧柏树,为轩辕黄帝亲手种植,称“轩辕柏”、“黄帝柏”、“黄帝手植柏”或“黄陵古柏”。为海内外著名古树名木,海外侨胞经常在此举行瞻仰活动。有样学样,鸡冠山上的这株古松不也是值得敬仰的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波巴布古树”,是大陆漂移学说重要旁证之一。数千年“波巴布古树”(专家推测,有些甚至年逾5000岁),只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和澳大利亚大陆能见到,这样分布状况,不可能由人类来移植,因为在旧大陆的人,在十八世纪前还不知道有澳大利亚这个大陆,所以有学者认为它是从古生代到中生代分布在冈瓦纳大陆的植物群落的代表树种,因此,可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旁证之一。这样说来,鸡冠山上的这株古松的可开发的价值岂不是更多?
许多神奇的故事,为古松所在地的鸡冠山增添了人文历史的古韵。正因为这方宝地有了古松,可能故事并不只是故事。因为,或许古松真的“看见过”这许多的神奇呢!
比如,“红照壁里金鸡叫”。以前,听老人说在清晨的时候如果运气好,能听到避暑山庄丽正门前的红壁照中的金鸡叫声。就此,有外地学者以《承德红照壁里的的鸡叫声》为题著文,绘声绘色叙述多年前听到红照壁里鸡叫的亲身经历。
文中介绍,在避暑山庄丽正门前的那座红照壁前跺跺脚,然后将耳朵贴在墙壁上,就能听到墙壁里有“唧唧唧唧”的鸡叫声。
文章作者说,当年游览了避暑山庄后,他直奔丽正门的红照壁前,使劲跺了跺脚,然后,将耳朵紧贴在红照壁上。无奈,丽正门大街车水马龙,喇叭嘀嘀,山庄门前人声鼎沸。当时,他没能如愿。
午夜后,文章作者悄悄地溜出了招待所,来到了大街上。“初春时分,乍暖还寒,夜晚凉风习习,使人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昏暗的路灯下,很少有行人和车辆走过。我一会儿快走,一会儿小跑,身上也感到暖和起来了,反而也有些神清气爽了。”文章作者来到红照壁前,静心闭气地伏在壁上,把耳朵轻轻地贴了上去,然后,跺了跺脚。
“听到了,真的听到了!”文章作者的惊喜之情力透纸背。文中说,“唧唧,唧唧”的鸡叫声,十分清晰。文以载道。如此一篇佳作,为我们呈现了文章作者亲身经历的神奇。
与上述神奇相对应的是一个令人神往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居住在鸡冠山下的一位老汉,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发现有一只黄澄澄的老母鸡,在山前的小洞旁,领着一群金黄金黄的小鸡愉快地寻找食物,十分可爱。从此,老汉把每天节省下来的小米,送到小山洞前,供这群鸡食用。天长日久,这群鸡和老汉就成了朋友。
后来,一个外地人住在了老汉家里。这时官家叫老汉到热河给皇上修行宫,老汉就把喂鸡的事委托给了住在他家的这位“客人”。可是这个“客人”发现这群鸡原来是金鸡,就想据为己有。
当老母鸡领着小鸡要出洞口时,他就向老母鸡扑去,小鸡一惊都跑回洞中。老母鸡来不及回跑,就飞到了丽正门前老汉正在砌垒的红照壁内,被老汉保护起来。金鸡在红照壁内躲过了灾难,每天“唧唧,唧唧”地叫着,与老汉砌墙时的敲砖砸石声相呼应。
“古松”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株“活”了700多年的古松,矗立在距离避暑山庄不远处的高山之巅。无疑,使承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富有了神秘的色彩,更具有了无限独特的魅力。
本文图片由承德玉兴文化传媒公司杨玉兴提供,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