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业讨武(资治通鉴卷二〇三之七)
这时,武氏亲族掌权,李唐宗室人人自危,大家心中悲愤不已。正好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和他弟弟盩厔县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薄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杜正伦的侄子)等人都因事获罪。其中李敬业被降为柳州司马,李敬猷直接被免官,唐之奇被降为栝苍令,骆宾王被降为临海丞,杜求仁被降为黟县令。盩厔县尉魏思温曾任御史,他再次被罢黜。这些人这时恰好都聚于扬州,大家都因失去官位心怀不满,便阴谋作乱。于是便以恢复庐陵王李显的帝位为借口。
在这些人中间,魏思温充当谋主。他指使他的党羽、时任监察御史的薛仲璋向朝廷请命出使江都,然后让雍州人韦超到薛仲璋处报告,说“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薛仲璋于是将陈敬之逮捕入狱。数日后,李敬业乘驿车赶来,假称自己是扬州司马前来赴任,并说“奉太后密旨,因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要发兵讨伐。(奉密旨,以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发兵讨之。)”于是打开府库,命扬州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钱工场,驱赶囚徒和工匠,发给他们盔甲武器。同时将陈敬之斩首,录事参军孙处行不肯臣服,也被斩首示众,于是扬州官吏再没有敢于反抗的。
于是下令征发全州的兵马,重新启用中宗的嗣圣元年年号。又设置三个府署:第一个称为匡复府,第二个叫英公府,第三个叫扬州大都督府。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任命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十来天便聚集了十余万士人马。
李敬业站稳脚跟后,向各州县发布檄文,檄文说:“僭窃大位的武氏,本性并不温顺,出身非常贫寒低贱。她从前在太宗的后宫里居于下列,曾侍奉过太宗并得到宠幸,等到太宗晚年,又淫乱宫庭。她隐瞒了同先帝的私情,暗地里谋求在后宫的宠幸,终于登上皇后的宝座,使我们的君主陷于形同禽兽的乱伦境地。(伪临朝武氏者,人非温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尝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密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践元后于,陷吾君于聚。)”又说:“武氏杀害姐姐,屠戮哥哥,杀死皇帝,毒死母亲,为人神所共愤,为天地所不容。(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又说:“她包藏祸心,图谋帝位。君王的爱子,被幽禁于别殿;武氏的宗亲,都给予了重任。(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又说:“先帝坟墓上的黄土还未干燥,成年的孤儿现在哪里!(一之士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又说:“试看今日国家之内,究竟是谁家的天下!(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太后看到檄文以后问道:“这篇檄文是谁写的?(谁所为?)”有人回答说:“是骆宾王写的。(骆宾王。)”太后叹道:“这是宰相的过失啊。此人有如此才华,却让他飘泊失意而得不到重用!(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
李敬业为加强自己起兵的合法性,找到一个相貌类似已故太子李贤的人,并欺骗大家说:“李贤并没有死,他逃亡来到咱们城中,命令我们起兵的。(贤不死,亡在此城中,令吾属举兵。)”于是侍奉假李贤以号令天下。
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属下三县响应李敬业。其中只有盱眙人刘行举占据县城,不肯听命。李敬业派他部将尉迟昭讨伐盱眙。这时,太后武则天下诏任命刘行举为游击将军,任命他弟弟刘行实为楚州刺史。
甲申,唐廷任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领兵三十万,任命将军李知十、马敬臣为他的副将,共同讨伐李敬业。
唐初名将李世勣受恩赐李姓,高宗及武后打击功臣,世勣之孙李敬业也没能幸免,故而起兵反武。然而造反是一项技术活,李敬业没有他爷爷的水平,也就没法取得他爷爷的战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