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推理的手法看历史——隋唐持续300年对北齐故地的屠杀串成线

最近看了一本奇书,叫做《长安与河北之间》,好的书能够提供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下隋唐那段历史。

为了便于大进行推理,下面我们来回顾下几个初高中历史故事,又班门弄斧了一回,我们来热身下。

六镇起义

公元524年,北魏王朝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六镇大起义,因为北方边镇的将士们对于南迁洛阳的政策不满,觉得自己被亏待了,便发动起义,起义席卷河北和山东等地,最终大多数起义军被尔朱荣平定,高欢等将领则跟随尔朱荣。尔朱荣发动了“河阴之变”屠杀北魏官员,最终尔朱荣控制了傀儡皇帝元子攸,却被元子攸设计暗杀,六镇军士大多被高欢率领,成为后来自立的主要武装资本。

东魏

东魏(534年-550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王朝之一,由鲜卑化汉人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年仅十一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孝静帝,就此,北魏一分为二,变成了西边的西魏和东边的东魏,两国东西对峙共十六年。东魏后被北齐取代。

北齐

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之鲜卑化汉人政权。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国号齐,建元天保,迁都邺城,以晋阳为别都。北齐共有27年寿命,最终被北周灭亡。随后杨坚篡位建立隋朝,8年后统一中国,结束中原自魏晋南北朝长达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炀帝亲征高句丽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后,经历了近20年的治世,史称“开皇之治”,604年,隋炀帝登基后,大修大运河,将中国北部的政治中心与经济发达的南方连接起来。这使得跨地区大规模运送军队成为可能。不过京杭大运河的兴建使得百万计的劳工伤逝性命,劳民伤财对隋的统治也留下祸根。

大业六年(610年),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开始募集军队。募集的军队被集中在涿郡(位于今北京通州),军队加上负责后勤和运输的人员在100万上下。隋炀帝多次亲征高句丽,但惨败而归。由于长年大规模征兵,隋国内出现隋末民变,后灭亡。不过隋朝的屡次空前大规模进攻也消耗了高句丽的国力。为高句丽在唐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窦建德

窦建德是贝州漳南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东北)人。隋末民变领袖之一,隋炀帝征召民众远征高句丽,窦建德被选为二百人长。王薄山东长白山起义后,窦建德响应,投靠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起义军领袖高士达,由于他善待部下,从不屠城,各方百姓民众纷纷投奔,军队发展到十万人。

后来窦建德称帝,国号大夏,然而率领主力部队帮助河南王世充的时候,在虎牢关之战中,全军覆没,败于李世民,后来,窦建德被俘虏到长安,并被斩首。

刘黑闼

窦建德本没有大的过错,且足够爱民,得到了河北人民的拥护,却因为一场战争的失败被俘虏,随后被杀了。这引发了窦建德原来部下的强烈不满,最终刘黑闼重新起兵,击败李神通、李玄通和罗艺等,又恢复了河北的夏国版图。

唐朝派李世民前来平叛,虽然洺水之战李世民击败了刘黑闼,但刘黑闼逃脱,且河北势力太大,唐朝一时间无法彻底平定。

刘黑闼逃去北方后又联合了突厥势力反扑,唐朝派李元吉前去,不能取胜。第三次换帅换上了太子李建成,李建成派刘弘基大败刘黑闼,随后采纳谋士魏征的建议,释放俘虏军士,瓦解刘黑闼军心,最终李建成连战连胜,击败并斩首刘黑闼。

安史之乱

唐朝经历百年盛世之后,百姓大多不知兵,承平日久。为了控制早期唐太宗和唐高宗开疆拓土的土地,唐玄宗在边镇设立兵镇,由节度使管辖。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奸佞当道,宰相杨国忠和边将安禄山有矛盾,有野心的安禄山最终以讨杨国忠之名举兵反唐,便形成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错误指挥,潼关之战全军覆没,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逃亡巴蜀之地。

最终唐朝依靠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将军成功反击,但先后经历了八年才平乱,给唐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藩镇割据

唐朝虽然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节度使实力却更大了,形成了持续150年之久的藩镇割据.

藩镇割据在唐宪宗时代得到很好的遏制,淮西节度使反叛被平定。然而到了唐末,唐朝已经无法控制藩镇了,尤其是黄巢之乱前后,最终唐朝灭亡了,藩镇割据却依然存在,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

河朔三镇

在所有的方镇中,实力最强大的三个藩镇便是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即燕蓟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

其中魏博节度使实力强大,最终在五代十国时期被李存勖平定,李存勖亲自管理魏博,在此地称帝,重建唐朝,后来灭掉了后梁,史称“后唐”,却没有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

最终后晋石敬瑭将河朔三镇卢龙节度使的大片领土割让给契丹,即“幽云十六州”的幽州部分,虽然其中的瀛州和莫州最终被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取得,宋在两州建立河间府,但是终其宋世,始终没有取得幽云十六州。

一直都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北伐的徐达大军才取得有幽云十六州。

好了,以上就是这些史实部分了,其他的就扯远了。

有人说,说了这么多中学历史常识,干什么呢?

如果这些是一个案子的卷宗,那么,那么我们可以来推理一下,同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隋炀帝要不顾一切三次亲征东北的高句丽,而不是一根筋地亲征青海的吐谷浑?

2、为什么唐朝统一天下的时候,河北地区是最难平定,且反复起义的地区?

3、为什么安史之乱,造反的节度使来自于东北,而不是西北?

是啊,为什么呢?

我们来推理下。

公元524年,河北六镇起义。

公元534年,以六镇起义将士为基础,高欢在河北和山东建立东魏。

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北齐和关陇贵族的西魏-北周多次大战。

公元589年,关陇贵族的杨坚建立的隋朝,统一了中国。

公元620年,占据关中的唐朝李世民在虎牢关之战中消灭了以河北作为根据地的窦建德。

公元622年,因为唐朝杀死窦建德,引发窦的部下反抗,刘黑闼起兵,重新占领河北。

公元755年,河北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酿成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唐朝元气大伤。

公元821年,河朔三镇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顺朝廷,放弃割据,为唐宪宗平定淄青、成德、淮西立下大功,是元和中兴的关键人物。

公元915年,晋王李存勖收魏博牙兵为亲军,亲自兼领魏博节度使,923年在此地称帝,重新建立唐朝。

公元960年,河北涿州人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随后逐渐统一五代十国。

就此,我们发现了一个前后持续400年之久的秘密。

大家看这些线索,统一指向了一个关键词:

河北。

是的,六镇起义的主阵地在河北。

东魏和北齐的故地在河北。

窦建德和刘黑闼起义的地方在河北。

唐朝多次反叛的地区在河北。

安史之乱爆发于河北。

最终,终结五代十国的赵匡胤也是出生于河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长达400年之久的关中与河北的战争。

回到这三个问题。

1、为什么隋炀帝要不顾一切三次亲征东北的高句丽,而不是一根筋地亲征青海的吐谷浑?

2、为什么唐朝统一天下的时候,河北地区是最难平定,且反复起义的地区?

3、为什么安史之乱,造反的节度使来自于东北,而不是西北?

因为不管是隋炀帝,还是唐太宗,都要消灭河北,北齐故地的民众。

因为北周灭北齐的时候,北周只有700万人,北齐却有2000万人之多,是北周的三倍,而北齐的故地就在河北和山东。

同样起于关陇贵族的隋朝和唐朝,自然要消灭河北人口。

所以,隋炀帝多次征讨高句丽,就是为了消磨掉河北的人口。

唐朝平叛窦建德和刘黑闼那么吃力,就是因为河北人对于关中有敌意。唐朝初年,河北的人口只有隋朝的五分之一,自然更比不上北齐时期繁多的人口了。隋炀帝的刻意折腾和隋末群雄混战,对北齐故地造成了多致命的破坏。

北齐故地对于关中的仇恨没有消除,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

而河朔三镇,后来几乎是独立王国,在晚唐的时候,也完全不听话。所以有人说,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后梁太祖朱温,占据的是汴梁之地,也多次对河北用兵,对于王镕的赵国和王处直的北平国也是多次用兵,就是要消灭河北割据势力。

最终,河北的赵匡胤篡位后周,建立宋朝,终结五代十国,这段河北和关中400年的孽缘就此结束。
或许是报应,此后1000年,帝都都在河北的幽州,一直到今天的北京。而关中的长安,再也没有成为帝都。

所以,我们把这些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可以看出这样一段隐秘的历史。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注意呢?因为这段历史横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两个历史子类,此前很少有人同时精通这两个子类。

为六镇-高欢-东魏-北齐-窦建德-刘黑闼-安禄山-魏博镇,400年对关中的抗争而致意。

(0)

相关推荐

  •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唐朝的敌人,李渊为何杀一个留一个?

    每当朝代更迭的时候,总会天下大乱.比如隋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就非常频繁,先后涌现出的起义军规模加起来竟然有上百万.后来李渊在西安建立唐朝之后,他主要的对手就只剩下了盘踞在河南的王世充,以及自称&qu ...

  • 探访河北这古城,曾是窦建德所建夏都,今千年已过,现状超乎想象

    探访河北这古城,曾是窦建德所建夏都,今千年已过,现状超乎想象

  • 安禄山如何能攻入长安,他的这个官职有多大权力,能管多少兵?

    应对边疆形势而设幽州节度使 唐初,太宗李世民厉兵秣马,先后击破东突厥.薛延陀,降服漠北诸部,又破西突厥,平高昌,由此声威大振.但从高宗后期至开元初年,边疆形势逐渐发生变化,突厥.吐蕃崛起,令唐政府头疼 ...

  • 透过制度看历史兴衰

    ■解放日报首席记者 顾学文 制度如何影响人的命运?人在制度中如何自处?人如何改造制度?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以下简称<法度与人心>)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学著 ...

  • 软件如何看历史集合竞价(实用小技巧)很多...

    软件如何看历史集合竞价(实用小技巧)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怎么看历史集合竞价,这几天放五一长假,时间比较松,所以整理了一下,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觉得有用请记得收藏,另外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单独问我 ...

  • 从工艺看历史,说说唐三彩的故事

    不同于汉代和北魏的单色釉陶器,唐三彩的出现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其实,唐三彩并不限于三种釉色,有时一件器物上有两种或多种釉色,人们也称之为唐三彩,三彩指的是色彩丰富的意思.唐三彩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 ...

  • 原创 | 理科生看历史系列之三国、明亡与清末

    按:我个人是历史爱好者,但一般不会给人推荐历史书籍,因为大多书籍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以及历史规律的探讨都比较肤浅. 这是过去发表在公众号的一个系列--<理科生眼中的历史>,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三 ...

  • 晓锦源:天马行空看历史

    看历史可以天马行空:  史前时期主要矛盾是人与天斗,人与地斗:文明时期主要矛盾是人与人斗,说白了就是杀人.文明史等于杀人史. 现在讲民主,从印度看,民主等于分裂.新冠病毒验证了这个看法.科学能做的事很 ...

  • 看一看历史上连中三元的牛人,都有谁?

    从隋唐开始,我国就实行科举取士,用考试来选拔人才.读书人要想从政做官,必须通过皇帝举行的科举考试.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成了天下读书人改变命运和实行理想的唯一通道,也被民间戏称为" ...

  • 从影片《信使》看历史题材改编电影的成败

    本文导读: 改编历史题材电影,除了演员演技到位,还需要注重事件逻辑的自洽. 相对于原创情节电影,历史题材改编电影往往难度更大.因为片中的主人公和事件不仅真实存在过,还具有很高知名度,观众进影院之前就了 ...

  • 图片看历史:二战德军中的外籍志愿兵

    二战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超级大战,据统计战时有约两百万外籍志愿兵在德军中参战, 这些志愿人来自30多个国家,大部分来自德国的盟国,但也有极少来自英美等敌对国家志愿人员. (为德军作战的英属印度志愿士兵) ...

  • 除了上帝视角、英雄史观和奸雄史观,还能怎么看历史?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各种时代剧变.中国在抗击疫情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呈现出格外特殊的意义.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脉动. 一百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