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一种亲密,在于苛责他人,还是放过自己?
熙熙攘攘的世界里,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境遇里,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男人,或者女人,有的擦肩而过,有的短暂驻足,有的走进了生命里,成了同学,同事,朋友,恋人或者夫妻。深深浅浅,我们按照不同的关系把他人放在心里,孰轻孰重,自有安排。或许是生来“孑然一身”的缘故,我们向来害怕孤独,总是贪恋各种亲密,所以就有了“闺蜜”,有了“恋人”,有了“结发”。
可惜,时间和距离真是个惹人厌的东西,讨厌到足以把原本的美好变得今非昔比,面目全非。让原本浓郁的感情变得寡淡如水;让曾经的如胶似漆变得分崩离析。而我们,作为无论任何一段关系里的主角,都免不了主动或者被动地去结束一段曾经美好的情感,从另外一个人的生命里全身而退,无论是得体的,优雅的,还是粗暴的,激烈的方式。正如最近炙手可热的“宝宝离婚”事件,在结束一段婚姻的时候,到底该如“宝宝和马蓉”般各种撕逼,各种诅咒;还是如“王菲和历任丈夫”般悄声无息,方式的迥异原本就没有什么对错可言,毕竟每个人,每种关系都有专属于它自己的劫数。只是,不一样的,在我们决定终结一段关系的时候,终归是想是苛责他人,还是放过自己。
A和B,是大学的一对恋人,确切的说是大学入学不久由同桌转化为恋人的。情窦初开的大一,两个人每天腻歪在一起,活像一对连体婴,他们一起吃饭,一起上课,一起压马路。只要有他们两个的地方,就是各种高调恩爱,各种虐汪。如果说,学校允许,经济尚可的话,他们早就校外同居过日子了。
大二开始,习惯了大学生活的男生开始与同宿舍的伙伴们一起通宵出入网吧,成绩差的一塌糊涂,也就没有什么心思花在女生身上了。加之女生无论家境,相貌,学业各方面都比男生优秀一大截,一有言语不和,便各种厮打谩骂。
合情合理的,大二还没有结束,两个人就分道扬镳了。狗血的是,分手竟然是男生提出的。
原本想尽一己之力帮助男朋友重振旗鼓的女生,很是郑重的约了男友谈人生,谈理想,谈到最后,男生淡淡的来了句:还是把我放了吧!然后,帅帅得转身走了,从此不再接听女生的电话,赴女生的约。
大四的时候,他保研了,一路读到了博士。
小米有篇短文,“比八点档电视剧狗血的是现实”,虽说写的都是村里真实发生的那些烂七八糟的男盗女娼,鸡零狗碎,但对比身边发生的事情,还真不得不感叹,不是我们二商先天不足,只怨世界太大,人间太过复杂。
小学时候的老师,当年也算是村上鲜有的读书人,不仅会教书,还会吹口琴,弹吉他。上学的时候,除了一次偶然撞见一个女老师急匆匆,披头散发从她办公室出来之外,关于老师在男女关系方面的风言风语都是从村里人的闲谈中得知的。
高中的时候,听说她老婆闹着要离婚,很决绝的那种。那时候,全村都流传着他和小舅子老婆有染的故事,同一个版本,是她老婆走街串巷告诉大家的。轰轰烈烈折腾了好多年,婚竟然没有离成,老师回归家庭当上了“二十四孝”老公,各种工资卡如数上缴,每天按时回家吃饭睡觉。
戏剧性的,老师的媳妇竟然和弟弟断绝了来往。理由是:谁让你没有管好自己家的狐狸精,勾引谁不好,勾引我老公!
很多时候,我们虔诚地希望一段关系可以天长地久,直到生命的尽头,一直竭尽所能守护着,却在时光里走着走着,却走出了彼此的生活,从此了无音讯,甚至在社交工具如此发达的今天。
十年,数不清我们卧谈了多少次,一起吃过多少饭,走过多少条街。在她的盛情邀约下,原本打算共同做份事业,一起青春不老的。用她的话说:一件事,一群人,一辈子,想想都是件无比浪漫的事情。
不知道是金钱的引诱还是梦想的蛊惑,她和另一群人一样,说着同样神乎其神的话,卖着同样返老还童,包治百病的产品,用同样拉拢我的方法去说服一众亲朋和好友。她说,她要帮助别人实现财务自由,实现富甲三代,这是人生最美妙的事情。
我说:这样美妙的事情,我做不来,因为我不相信。
她说:你拒绝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行!
三番五次的狂轰乱炸之后,我把她拉黑了,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坚决和果断。
欣问我:你伤心吗?
我说:不!
因为,在这段无法维系的关系里,我只想放过自己,与她无关。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知道我们会结识谁,亦无法预测我们会忘记谁。唯独,不置可否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和拥有一种深刻的亲密关系,或友情,或爱情。
只是,在时间和空间里,各种的不得已,各种的狗血意外,走着走着,就把一些亲密的人弄丢了;晃着晃着就就从亲密到了陌路。而在一切的缘由里,远分不出孰是孰非。
而,每一段被我们终结的亲密里,悔恨,咒骂,甚至互撕,除了不够优雅以外,毕竟还是伤人伤己的。至少,还有那么一段美好的曾经值得惦念的。
所以,决定结束的那刻,就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吧!
路,还长着呢,不是么……
聆书轩之生而有道 多谢关注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