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参加的这场“嘉年华”,无可逃遁,更无人幸免

文娱价值官解读:

《嘉年华》今日上映。

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映,简直是天意。

去看吧,祝你在泪水中觉醒。

(电影《嘉年华》预告片)

去看吧!

让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活下去!

今天,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记者看了电影:

一天晚上,一位当地的高级官员Liu带了两个未成年初中生小文和新新入住一个酒店。第一次替别人当班的少女小米,在登记时瞬间就产生了怀疑,在刘会长入住房间之后,她看到两个姑娘住进了隔壁房间。两个未成年的初中生,当晚被这位当地的会长“干爹”在酒店性侵。而小米在旅馆的监视系统上观察着过道,并用手机全程录下来。十五岁的小米在家庭失爱后,流浪到小城里当上了这个旅店的服务员,一个流氓说只要有一万块钱,就可以帮小米弄假身份证让她去工作,而小米恰好用手机录下了当晚性侵的证据,想要拿视频文件跟性侵者换一万块钱。为了掩饰罪行,会长甚至让公安局长联合三个医生做虚假鉴定……

结局是我们所期待的:所有犯罪分子落网,绳之以法。

(导演文晏撰文自述创作之初的思考)

今天,11月24日,是“红黄蓝事件”爆发的第二天,这部讲述幼女性侵事件的电影《嘉年华》,奇迹般的登上了主流院线。很难想象,这样的时间结点下,它能撑几天。但愿大家像支持《二十二》那样延长《嘉年华》的排片,那样它就不会太早撤档。

(电影《嘉年华》海报)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种种原因,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在中国极为匮乏。

但是,只有现实主义题材活下去,我们才能活出点人样来。

为什么这样笃定?让我们来说说另一部现实题材的电影《熔炉》,它来自我们的邻居韩国。

(电影《熔炉》唤起韩国政府对保护未成年人的良知)

电影《熔炉》是以2000年至2004年间发生于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性暴力事件为创作来源,描述该时间所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师和人权运动者一起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

2011年9月,《熔炉》在韩国上映后,韩国国内掀起了一股“熔炉热”,并进而发酵成“熔炉效应”。在民众的高声疾呼下,当年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最终,韩国国会不得不特别通过保护未成年人的“熔炉法”,最终加强了对残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惩罚力度。

由一部电影的热映而推动司法的改革,这听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但在韩国的确成为现实,作为一部揭露黑暗面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熔炉》存在的意义不单纯是“电影作品”,更是促进韩国法制进步的一记猛击。

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生活远比艺术荒诞

好,回到今天上映的电影《嘉年华》,官员性侵、动用ZF人脉遮盖罪行……电影里的情节我们并不陌生。

地方政府官员性侵未成年少女新闻,从2011年就不断爆出,但如果没有这样一部电影的上映,没有“红黄蓝事件”的发酵,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受伤害的,被摧残的孩子呢?在你转发新闻后的一周,你回到如常生活,事件可能也不了了之,而那些孩子或许因为自己的遭遇,彻底改变命运。

(这样的旧闻,其实才过去一年而已)

2016年3月,湖南官员林某(38岁,男,慈利县人)以金钱为诱饵,唆使慈利四中高中生唐某(未成年)找学生与其发生关系,唐某邀同校高中生柴某(未成年)参与,采用引诱、威胁的方式,迫使初中生媛媛(化名)、小琳(未满14岁)、嘉嘉(未满14岁)等3人卖淫,嘉嘉因拒绝而被殴打。

2011年,贵州习水的公职人员嫖宿幼女事件中,涉案的七人中五人为公职人员,他们所嫖宿的女性中有四名还是未成年少女。然而,此事并未被媒体及时曝光,公众得知此事是在事发半年之后。可见,地方官员隐瞒负面消息的能力有多强,而媒体的反应有多么慢。

同年,有媒体再曝出江苏宜兴一城管队长强奸未成年少女的消息,虽然有城管内部的目击者称该城管队长确实是实施了强奸行为,但此案最终仍然是不了了之。公职人员强奸少女甚至幼女的事件可以说不计其数,只是见诸媒体的凤毛麟角而已。

2011年,略阳4个公职人员强奸未成年少女,最终却被定案为“嫖宿”的新闻,可能当时在朋友圈也被传播过,但如今已经忘得干干净净。

回顾这些触目惊心的新闻,再去电影院看看《嘉年华》,我们会不会在泪水中觉醒?

我想,更多人是走出电影院哀叹半晌,然后感慨生之为人的无奈后,继续吃着火锅回到这场看似热闹繁华的“嘉年华”人生中吧。

素材满溢,只缺勇气

在院线排片可谓“稍纵即逝”的电影《黑处有什么》里,有这样一个桥段:孩子们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初中生曲靖为老人读新闻,老人邪恶的打量女孩后,让她关上门,然后拿出《金瓶梅》,让曲靖念其中的故事……女孩最终落荒而逃。

导演王一淳告诉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记者,这个桥段其实来自真实的生活。“初中的时候,我们学校组织帮助孤寡老人,有个老头住在田中间的地方,我觉得他好可怜,就拉着另一个女生一起去帮他。我当时长得有点柴,我同学长的挺美,我们俩周末帮忙打扫卫生。有一次,我因为家里有事没去,我同学自己去的,回来她吓坏了。她说老头在房间里突然抓住了她的手……”

虽然《黑处》并不是以性侵为主线的电影,但在黑处里的青春,还是能让观众感受到压抑和窒息。在中国公映后,甚至在海外电影节上,都有女性找到王一淳,告诉她这部电影唤起自己并不愉快的记忆,自己也有电影里类似的经历。

“唤醒”,是现实题材的重要价值与功能。

在商业娱乐片主宰的影院里,只有现实主义题材让我们看到真相,进行反思。虽然有些苦涩、疼痛,但那是最诚实的表达。

(电影里的这个桥段,很多女性在未成年期多少经历过)

《黑处》在国外拿了诸多奖金,有幸登上了主流院线,虽然票房不高,但属于幸运的一员。记者采访另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京城之王》的制片人,得到这样的信息:现实主义题材的匮乏,是中国整个电影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在创作不缺失的前提下:

  • 首先,投资机构认为现实主义题材没市场,拉不到资金拍。

  • 审查风险太大,一部作品即使拍完,也很有可能无法“面世”。

  • 即使你幸运闯过前几关,可惜观众不爱看残酷的现实题材,票房差。

  • 没票房回报投资人,没有机构继续支持……

  • 进入死循环。

《京城之王》的制片人告诉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记者说:“市场上大多数投资人只投喜剧,因为很多观众反应自己的生活压力已经很大了,不想再承受压力了,只想高兴,想忘记痛苦的现实,所以观众选择看喜剧,看娱乐大片。”的确,之前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亲爱的》虽然口碑很好,也曾引发过社会集体讨论,但票房与《羞羞的铁拳》简直是云泥之别。

参加国际电影节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因为西方市场欢迎这类作品,所以在海外拿到大奖,造一番声势,再回国或许有机会拿到“龙标”进院线。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曾经在年轻时热衷拍现实题材电影的导演们,如今都在专注商业大片的创作。而敢于去尝试这类创作的,都是新生代导演。的确,拍这类题材会面对太多艰难和考验,必须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才能坚持下去。

(王一淳导演在戛纳电影节)

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记者在采访《黑处》导演王一淳时,就曾感受到从经济到精神各个层面,对于一个新导演的磨难。好在王一淳有一些积蓄,加上对自己的处女作怀有一种执念,十年磨一剑的从剧本创作、到建组、到拍摄、再到过审拿到“龙标”……这个“通关”过程里,如果没点儿“信仰”随时都可能崩盘。

不被市场看好,甚至不被观众接纳,现实主义题材电影还有“活路”吗?

一个相对好的现象是,近两年,《黑处有什么》《亲爱的》《嘉年华》都顺利拿到了“龙标”,无论院线排期再短,这本身意味着一种可能性。

最后想写几句非常主观的话:

如果你是文娱投资者,请用一点冒险的精神去支持现实题材作品;

如果你是电影创作者,请用一点勇气去实现那部可能无法上线的现实主义作品;

如果你是观众,请用一张电影票换回市场对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信心;

如果你是一个手持权利的审核者,请给诚实以阳光!

文娱价值官现已入驻:

好文推荐:

深度丨范冰冰的《赢天下》深陷“退片”风波,“准剧王”们怎么了?

辣评|虾米音乐“歧视”用户,文化和价值观才是阿里最大的盛世危机

深度 | 当学习变成“吃鸡”,你还会嫌弃它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