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一个县,汉魏时曾两次为“国”,为何其中一次是靠推论才得出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改周朝以来的分封制为郡县制,从而进入了中央高度集权的时代。不过到了西汉,刘邦又在沿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对一些异姓和同姓王进行了分封,形成了独特的郡县+分封的“郡国”并行制。当刘邦翦除异姓王之后,就制定了“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意思只能是刘姓才能封王,而如果想封侯只能是功臣才可以。这个制度还被后世历朝历代所采用。

西汉时冀州刺史部的郡、国交错

汉朝分封的对象,也称为封君,主要是诸侯王、列侯、女性受封者、关内侯。而他们的封地的称呼则是:诸侯王的封地为王国、列侯的封地为侯国、女性的封地或者说食邑为汤沐邑、关内侯为食邑。

为了充分显示帝王对受封者的恩宠,这些受封者的封地一般选择在土地肥美、水利优越、道路便利、人口众多、经济富庶的地方,比如黄河中下游的豫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地。

黄河中下游的豫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里封国众多

今天河北省馆陶县在那时候就是这样的地方,素来受到汉魏时期帝王的青睐,先后有两位西汉公主和一位东汉公主,曹魏一位皇子的封地在馆陶。

按照上文所说,女性的封地被称为汤沐邑,皇子封王之后的封地被称为“国”。因此在汉、魏时期,馆陶县被“王”当做封地之时,就应该被称为“馆陶国”。细细分析起来,被称为“馆陶国”的时期,应该有两个,其中明面上的即是曹魏那位皇子受封馆陶期间,另外还有一件不易被大家注意的事情,也可以“推论”出来,在不为人知的一个阶段,馆陶县也可以称为“馆陶国”。。

先来看明面上的“馆陶国”

此“馆陶国”得于曹霖为馆陶县王期间。

曹霖生年不详,卒于251年,他是魏文帝曹丕之子,他的两个儿子中长子曹启继承了他的王位,而庶长子高贵乡公曹髦则被大将军司马师拥立为帝,虽然仅在位6年就被司马氏的拥戴者弑杀,但也算是实实在在的帝王,所以曹霖也是既有当皇帝的爹、又有做皇帝的儿子特殊的一位“王”了。

三国时期,馆陶县为阳平郡治,是一个大城

魏文帝曹丕做了皇帝之后,于黄初三年(222年)封子、弟为王,曹霖被立为河东王。两年后,黄初五年曹丕又下诏将诸王降为县王,黄初六年(225年)曹霖改封于馆陶县,为馆陶县王,也就在这时候,馆陶县应称为“馆陶国”。太和六年(232年)二月,魏明帝曹叡下诏改封诸侯王,各王又均以郡为国,曹霖于改封东海王,“馆陶国”此时改回馆陶县,历时约7年。

再来看推论出的“馆陶国”

读过清朝、民国《馆陶县志》的又该说:馆陶县历史上有三个“馆陶王”,有两、三个“馆陶国”不正常啊。其实《大运河时空》微信公众号以前曾发表过文章《一不小心考证没了一个“馆陶王”》,说的是馆陶历史上县志记载的曹魏的曹霖、西晋的司马当淴、明朝朱常涊三个“馆陶王”中,西晋的司马当淴是不存在的,是对明朝朱常涊的错误解读,以至于多出了一个“馆陶王”,真正的馆陶王只有两个,一是上方所说的曹霖,另一个是明朝朱常涊,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一读。

明朝朱常涊为“馆陶王”时,馆陶县能否被称为“馆陶国”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明朝的王只拥有一点2—3个卫兵马的军权,却没有行政权,在这一点上是和汉魏的王是不一样的,他们驻守的地方还是在国家大的行政体系制度内,该是府的是府、该是县的是县,而却不能为“国”。

东汉时的魏郡馆陶县

这个推论出来的“馆陶国”源头是在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女、“馆陶公主”刘红夫身上。

刘红夫是汉朝三位“馆陶公主”里最不幸的一个了,她的驸马为韩光,韩光因与淮阳王刘延谋反被诛杀。刘红夫曾求弟弟汉明帝刘庄给她的儿子一个“郞官”来做,但是刘庄却拿她当了“立威”的典型,不仅没有同意,还对群臣说“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是以难之也。”大意是郞官是对应上天星宿的官,可以出任管辖百里的郡县之官,如果让不胜任的人却做,人民会遭殃的,所以不能让公主之子去。

馆陶公主的家丞之印

不过刘庄还是给了千万钱给予补偿,算是让刘红夫的面子上不会那么难看。也正是在这件事上,被后来的清朝的王先谦、黄山所撰、校补的《后汉书集解校补》中发现了另外一个“馆陶国”:“案汉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袭母封,为列侯,皆传国于后。然公主尝为子求郎,则固有袭封之子而县曾为国矣”。

大意是,按照汉制,皇女封为公主的,其子可以袭母亲的封地,为列侯(列侯的封地为侯国),但是馆陶公主刘红夫还为子求郞,可见她已经有另外的一个儿子承袭了她的封地成为列侯,所以,馆陶那时也应该为国。

但是这个“馆陶国”是何时有的、何时国除的,均没有确切记载,因此这个“馆陶国”只能算是推论而得到的。

您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