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卷48八经6参言诗解参言督用课功后征

题文诗:
听不参则,无以责下;言不督用,邪说当上.

言之为物,以多,不然之物,云疑,

百人然乎,千人.呐者言疑,辩者言信.

奸之食上,取资乎众,乎辩,以类饰私.

主不餍忿,而待合参,其势资下.主听言,

督用课功,功课而后,赏罚生焉,无用之辩,

不留朝.任事者智,不足治职,收官罢职.

说大而夸,则穷端故,奸得而怒.无故言行,

不当为诬,诬而罪臣.言必有报,说必责用,

朋党之言,故不上闻.凡听之道,人臣忠论,

以闻奸情,臣下博论,纳其,人主不智,

则奸得资.明主之道,己喜之言,求其所纳;

己怒之论,察其所构;已变论,以得毁誉,

公私之征.众谏效智,使君自取,一以避罪,

故众谏败.君之取也,无副言上,以设将然,

今符言后,知谩诚语.明主之道,臣不两谏,

必任一语;不得擅行,必合其参,奸无道进.

【原文】
  六、参言

  听不参,则无以责下;言不督乎用,则邪说当上。言之为物也以多信,不然之物,十云疑,百人然乎,千人不可解也。呐者言之疑,辩者言之信。奸之食上也,取资乎众,籍信乎辩,而以类饰其私。人主不餍忿而待合参,其势资下也。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故无用之辩不留朝。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说大而夸则穷端,故奸得而怒。无故而不当为诬,诬而罪臣。言必有报,说必责用也,故朋党之言不上闻。凡听之道,人臣忠论以闻奸,博论以内一,人主不智则奸得资。明主之道,己喜,则求其所纳;己怒,则察其所构;论于已变之后,以得毁誉公私之征。众谏以效智故,使君自取一以避罪,故众之谏也败。君之取也,无副言于上以设将然,今符言于后以知谩诚语。明主之道,臣不得两谏,必任其一语;不得擅行,必合其参,故奸无道进矣。

【译文】
  (六)参言

君主听话不进行检验,就无法责求臣下;不考察言论是否有用,臣下就会用邪说迎合君主。言语这种东西,重复得多了,容易使人信以为真。对本不真实的东西,听十个人说,自己就会产生疑惑;听一百个人说,自己就会倾向于相信;听一千个人说,自己就会确信不疑了。口才笨拙的人说的话使人心疑,善于辩说的人说的话使人信任。奸臣危害君主,得力于人多;凭借辩说而取得信任,用类似的事例来掩饰奸私。君主不盛怒斥责而等待参验,势必会助长臣下行奸。懂得治国道理的君主在听取臣下的话时,会督察它的作用,考核它的功效。根据功效来确定赏罚,所以无用的辩说不会留于朝廷之内。担任公职办事的人,如果智慧不足以胜任,就罢官。

 对说话大而不当、浮夸不实的,要追根究底,这样就能察觉坏人并严加斥责。无故而言行不符,就是行骗;臣下行骗,就要治罪。对臣下的言论一定采取对应措施,对臣下的主张一定要求带来效用,所以朋党的观点就不敢对君主陈说。听言的方法,总是要让臣下老实地谈论,君主可以从中了解奸情;总是要让臣下广泛地议论,君主得以采纳一种意见。君主如果不明智,坏人就会钻空子。明君听言的原则是,对于使自己高兴的话,就要求兑现;对于自己恼怒的话,就追究根源;等到情况有了发展变化之后再下结论,以便获取臣下是诽谤还是赞扬、是为公还是为私的真凭实据。采用几种说法进说来玩弄智巧,诱使君主自己从中采取一种意见来逃避罪责;所以让臣子同时进献几种说法是不可行的。君主所取的,是不要让臣下在一种意见之外又附加另一种意见,企图摆出一种“可能”、“或许”的圈套;而应使谏言跟以后的事实相符合,据此准确判明谏言的诚实与欺诈。明君所要采用的方略是,绝对不容许臣下作模棱两可的进说,一定要他们挑出一种;绝不容许他们妄自行动,一定要就其言求其功,这样奸臣的进路就给堵死了。

(0)

相关推荐

  • 荀子日课228丨要做什么样的员工,不要做什么样的员工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228讲<臣道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争然后善,戾然后功, ...

  • 古籍名句|《韩非子》名言合辑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 ...

  • 《韩非子》卷48八经8主威诗解功名赏罚依法主威

    <韩非子>卷48八经8主威诗解功名赏罚依法主威 题文诗: 君行义示,则主威分,君慈仁听,则法制毁. 民以法制,而畏君上,而君上则,以势卑下, 故而下肆,很触荣于,轻君之俗,则主威分. 民之 ...

  • 《韩非子》卷48八经5类柄诗解明主周密相畏以法

    题文诗: 上下相约,以侵其上:相国约臣;臣约官属; 军吏约兵;遣使也者.约其行介;县令也者, 约其辟吏;郎中也者,约其左右;后姬也者, 约其宫媛,谓条达道.言通事泄,则术不行. 明主之要,务在周密.是 ...

  • 《韩非子》卷48八经3起乱诗解2除奸止诡五患生乱

    <韩非子>卷48八经3起乱诗解2除奸止诡五患生乱 题文诗: 宽忍不制,则下犯上;小邪不除,则致大诛, 而名实当,则径处之.生之害事,死之伤名, 则行饮食,或与其仇,谓除阴奸.翳蔽曰诡, 诡 ...

  • 《韩非子》卷48八经3起乱诗解1乱之所生二因三节

    <韩非子>卷48八经3起乱诗解1乱之所生二因三节 题文诗:知臣主之,异利者王,为同者劫,共事者杀. 故明主审,公私之分,利害之地,奸无所乘. 乱之所生:主母后姬,子姓弟兄,大臣显贤. 任吏 ...

  • 《韩非子》卷3难言诗解至言忤耳愚者不听

    题文诗: 非非难言,所以难言:顺比滑泽,洋洋纚纚, 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 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 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捴微说约,径省不饰, 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 ...

  • 《论语》卷3八佾篇第三诗解1仁主礼乐绘事后素

    <论语>卷3八佾篇第三诗解1仁主礼乐绘事后素 题文诗: 谓及季氏,孔子乃曰:八佾庭舞,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三家者祭,以雍撤馔.孔子是曰: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能取于,三家之堂? 人而不 ...

  • 《论语》卷3八佾篇第三诗解2祭神如在事君尽礼

    <论语>卷3八佾篇第三诗解2祭神如在事君尽礼 题文诗: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能言殷礼, 宋不足徵;文献不足,足故则吾,能徵之矣. 孔子有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矣. 或问禘 ...

  • 《论语》卷3八佾篇第三诗解3乐而不淫既往不咎

    <论语>卷3八佾篇第三诗解3乐而不淫既往不咎 题文诗: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哀公问社, 宰我对曰:夏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既往不 ...

  • 《韩非子》卷48八经7听法诗解任法非私尊爵重禄

    题文诗: 官之重也,其毋法也,法息上暗.上暗无度, 则官擅为,官擅为故,俸重无前,则其征多, 征多故富.官之富重,乱功以生.明主之道, 能任则取,扬贤于官,赏于有功.言程主喜, 俱必赏利;不当主怒,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