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明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1529年1月9日明世宗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幼名云,字伯安,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明穆宗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王守仁的学说思想阳明心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核心精髓——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他的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世。

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三首其一)

昨夜月明峰顶宿,隐隐雷声翻山麓。
晓来却问山下人,风雨三更卷茅屋。

王若水点评: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名山,晚间留宿山上,山峰高耸,诗人在峰顶得见月光明媚,却听见半山腰下雷声隐隐。第二天天亮后,问到山下的来人,知道了昨晚夜阑三更,山下风雨大作,茅屋被席卷。

一首几乎白话的诗,却能读出四重意思。

山间阴晴不定,山顶和山下气象条件不同,山顶是晴天朗月,山腰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山下就是狂风大作,骤雨飘摇。这是自然现象。

“风雨三更卷茅屋”使人想起杜工部的名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阳明先生想着山下茅屋中的穷苦人,在夜半三更,屋舍为风雨摧毁,在灾难的面前生活的困苦感同身受,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这是精神高度。

山顶月明如洗,一派清澈,山底风雨飘摇,茅屋席卷,不是也象征着庙堂和江湖,自古而今,高高在上的政治家往往看到的是社会的政治清明,人民的富裕安定,这正是他们的功绩,一个人,容易也愿意看见自己的成绩,而社会中下层的凋敝,困苦,他们或许从自己角度出发不想看到,或许被别有用心的人蒙蔽而不能看到,这种社会的不公现象,贫富悬殊现象,应该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优秀政治家所必须重视的,阳明先生也给出了解决办法——“却问山下人”,真正走到基层,走到群众中去,去调查了解,听到真实的声音,听到真实的诉求,而不是歌功颂德的一致性口号。这是政治理念。

同样是在山间,同样是在夜晚,从山上山下的不同角度看待却是完全不同境况,这也说明了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对待同样一件情境的在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的观察中的不同的思辨。这与东坡居士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哲学思考并非是“不可知论”,正如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提出的著名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实验中,猫“生”或“死”的叠加状态必须经过如下行为确定——观测者通过打开盒子后的观测行为,而观测行为不是确定猫的“生”/“死”状态,而是决定猫的“生”/“死”状态。微观的量子世界,量子的“波”与“粒”的混沌叠加状态,也是必须通过认识量子的观测行为确定的。或许这违背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经典原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只能说,伟大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也是需要发展进步的。哲学既然是对基本和普遍的问题的研究,研究的是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的科学,她就一定需要发展,因为人类观察宇宙和客观事物的能力是无穷发展的,而对其总结归纳的能力也是无穷发展的。这是哲学思考。

我们轻松一些,再来看看题目中写出的“夜宿天池”,这天池到底指的是哪里?《九华山志》中,“王阳明先生九华诗册 ”录有三首《夜宿天池,月下闻雷,次早知山下大雨》, 所以有人说诗中写的天池是九华山天池,我却不以为然。现在的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马衙镇的九华山天池风景区,距九华山风景区25公里。 景区由龙池、天池、冰川石谷、芙蓉峰四部分组成,风景十分秀丽。古时候天池只是一个小型的天然湖泊,上游为天河,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大跃进时期,为了防洪灌溉而修筑了两级水库,形成现在的天池。根据这些历史,很难推断出阳明先生会夜宿九华山天池。诗中的天池其实应该是庐山大天池。庐山大天池其实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很小,它仅仅是原天池寺内的一个放生池,但是庐山天池寺确实大大有名了。天池寺位于庐山西北的天池山顶,为庐山山顶最古老的寺院。自东晋僧人慧远创立,旧名峰顶寺,宋朝更名天池院,规模宏大,后毁于兵火。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感激周颠和尚,于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下诏重建,赐名“天池护国寺”,明成祖敕“天池万寿寺”,明光宗又敕“天池妙吉禅寺”,三敕天池寺,在庐山寺院中是独一无二的!明嘉靖年间重修,王守仁、何迁分别为重修后的天池寺题写了“庐山最高处”、“天池大观”匾额,宏伟壮丽甲一山。现天池还在,但天池寺却已经废弃仅剩遗迹了。由此可见,明代庐山天池寺官家地位显赫,阳明先生夜宿寺中,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阳明先生还写过一首诗,提到了天池寺文殊台和奇特的自然现象“佛灯”,诗云:“老夫高卧文殊台,柱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文殊台即天池西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台为石木结构,两层:下层为石室五楹,有门窗,可充住室;上为手顶,即称为台。登台眺望,山峦突起,群峰相连,是观察“佛灯”的最佳处。庐山天池“佛灯”的记载最早出自南宋诗人周必大,他游山时看到半山腰间忽明忽暗,飘忽不定地出现了许多如繁星闪烁的火光“闪烁合离,或在江南,或在近岭,高者天半,低者掠地”。现代科学解释“佛灯”现象为人在山顶夜间看见的半山腰的“云层对星光的反射”所致。

《答人问良知二首》

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无他知。

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

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

若将痛痒从人间,痛痒何须更问为。

王若水、李都蔚共同点评:

阳明先生,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冠绝有明一代。他集心学大成,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精髓——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阳明先生的心学主旨。他在这两首以及《咏良知四首示诸生》这六首绝句中,用浅白的语言论述了深刻的道理。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阳明先生的“良知”就是存在于人性本体中的道德意识。中国的人性论与西方基督教的人性论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基督教的人性论认为人都是带着“原罪(original sin)”来到世界上的,需要天主的救赎,才能够在末日审判中升入天堂得以永生;而中国的人性论认为人生而善良,即“人之初,性本善”,在后天环境的感染下才有了善、恶之分。

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是招引回自身内在的先天良知。这种先天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不假外力,内在澎湃。这种先天具有的良知有可能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渐被蒙蔽,所以需要我们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优秀的教化去体会自己的良知,唤醒自己的良知,并进而将自己的良知转化为行动,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自己的良知,即“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就是经过生活的磨炼,生死一发的孤危,激活了他内心的“良知”,创立了良知说。“致良知”是阳明先生的心学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 
枝枝叶叶外边寻。

问君何事日憧憧? 
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 
良知二字是参同。

无声无臭独知时, 
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 
沿门持钵效贫儿。

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