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孔顺‖学用挽联致哀思
学用挽联致哀思
学用挽联致哀思
江孔顺
这些年,经历了不少生离死别的场面,或写或致悼词,或发言追念故人。凡写悼词,必附上一两副联,在哀婉中,提升悼念之情。不能出席葬礼的,就赶出一两副挽联,甚至嘱人赶制出挽幛送上,以示哀念。
今日忽闻,国内著名的天同律所创始人蒋勇律师英年早逝,他祈愿的天下无讼(创立无讼品牌),还没有实现,他推崇把弹簧压到极限的理念,却把自己压到了极限,正所谓佼佼者易折。念于此,便出一联曰:
簧极易折,天界无争千里远;
君疲猝逝,人间有爱满屏哀。
此联既概括了蒋律师的人生追求“天下大同”,“人间无讼”以及他引以为傲的弹簧理论,又用“满屏哀”表达了业界对此君的敬仰与怀念。
就在前不久,一个本家的长辈去世,当了一辈子村支书,深受爱戴,因工作原因无法脱身,遂安排自家兄弟送上挽幛:
教儿孙成器大功至伟;
为乡亲谋福浩月千秋。
短短两句,既有颂扬,又有哀念,充分体现了楹联高度凝练的特点,贴切而又脱俗。
在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后,先后撰写了几副联,以示哀悼。寥寥数句,既概括了袁老伟大的一生,有反映出全国民众的哀悼之情:
全民敬仰,杂交水稻泽三世;
巨匠陨垂,富庶山河泪九年。
赤金院士,全民敬仰,杂交水稻泽三世;
青履布衣,万古永垂,温饱山河泪九州。
南岳传噩耗,稻父升仙,国逝栋梁天地陷;
神州起悲声,万民垂泪,手擎饭碗海江翻。
前不久,一要好的朋友之父,年界96岁高寿而逝,遂送上一联,以示哀悼:
见证沧桑百年,悲欢世味永无止,哀歌乍起;
历经风雨千重,苦乐人生终有时,热泪横流。
用老人的世纪人生,苦乐沧桑,勾起亲人的追忆,用哀歌和热泪,反映亲人的痛心与不舍。
今年春天,一个年长几岁的同乡,刚刚退休不久就溘然长逝,闻听噩耗,甚是惊异。除了挥就一篇哀文外,还撰一联,以示心中的哀痛:
邙岭雨萧萧,任黄水东流,功名满载升仙去;
伏牛风戚戚,看白云西下,仁爱长留追梦来。
联中用“伏牛”和“邙岭”代表此君的来处和去处,用黄河东流和白云西下指代人生的匆匆,用“雨潇潇”“风凄凄”表示人们的心情,用功名满载和仁爱长留概括不平凡的一生。
一年前,本家的二爷去世,二爷生长在农村,从事过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能写会画,还主持续修了家谱,为家族和乡邻做了不少好事。仅仅致个悼词还不足以表示对老人家的思念,遂按照老人家生前所为,编写了一副挽联,并制成哀幛,既庄严肃穆,又用简短的文字,让人们瞬间就可以回忆起老人家的点点滴滴:
亦农亦师亦医,德在一方常挂念;
非凤非虎非豹,恩泽三辈永悲怀。
此联连用三个“亦”,代表了二爷的职业和多能,又连用三个“非”,代表了二爷以凡人之身,做出了非凡之事,怎不让人感念无比。
就在二爷去世不久,大哥突然去世,哀痛之余,撰写了两副挽联:
薄衣淡饭,养儿不怕劳作苦;
微语轻言,尊长犹嫌侍奉迟。
资聪命舛闷声干;
心善人勤负重行。
第一副联,反映出了大哥尊老爱幼的品德,第二副联概括出了大哥以身作则,任劳任怨,负重前行的高大形象。挽幛高悬,哀思满满。
去年初春,好友辛志中的爱人突然电话传噩耗,小我两岁的老弟因心肌梗塞不治而亡。虽久不见面,但在微信和不时发出了短文中,还是互致默念。好友突然离世,不免忧伤,遂冒雨返乡,以联致哀:
梨花泪雨,残笛一曲哭辛弟;
柳叶惊风,哀乐三声唤志中。
琴弦猝断,玉音只在仙山有;
章句无僵,风骨长存雪径留。
为人谐顺,笑颜难掩心中苦;
落笔不羁,犀语自藏骨里甘。
嘀嘀嘀嘀哒,雨中送友升仙去;
咚咚咚咚锵,曲里含悲梦笔谈。
辛弟早年学笛子,丝竹之声常闻,后以调琴为生。为人耿爽诙谐,文章信马由缰,落笔不羁,即便是初见,也会留下深刻印象,久久难忘,突然离世,不禁让人唏嘘再三,这些特点在上述联中均有体现。
在抗疫最关键的时刻,家乡的副镇长曹孟,以44岁的年龄,定格在抗疫路上,感念其爱民抗疫,挥就几联:
惜伏牛赤子,抗瘟路上殒身早;
恨玉塞春风,索命榻前送药迟。
抗疫月余家不入,英雄归去霄峰咽;
扶贫日久客常思,天地崩塌鹳水凝。
叹英雄,春风未至乘风去;
瞧父老,苦泪已干挥泪歌。
名纵无德,德高千丈;
实则超赞,赞自万民。
劳心只为千家乐;
殒命惟悲半世功。
氏曹门,胸中有梦千秋颂;
亡庚子,骨里厚德万世传。
其中有两联,是从三国名人曹孟德联想而来。二人名字仅错一字,联中以“无德”先抑,以“超赞”后扬,让人过目不忘。另一联则以二人同亡于庚子年,以一副嵌名联,借曹孟德的盖世大梦,提升曹孟的爱民之心,报国之梦。
在著名作家二月河去世后,感念于曾同框相聚,一面之缘,遂出一联,以示怀念:
朔风如飓,摇落九天文曲,人间丢赤子;
南郡似凄,仰尊二月河神,仙界夺魁星。
类似的挽联还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习联几年来,其实也是在不断摸索和尝试,用挽联的哀婉,悼念逝者,用挽联肃穆之外在形式,记述逝者的人生经历和功德,表达出其他文体无法表达之意,在一个极其特殊的场合里,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几年下来,感到挽联并不难写,关键是要把握住人物的特点,否则就可能陷入言之无物,空悲切的套路。谨以此文,向各位前辈交卷,与诸位联友共勉。
担任河南省律师协会律师关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直律协律师权益保障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兼职法学教授,河南农业大学、升达学院兼职校外导师。多次荣获河南省律师行业优秀党员,河南省优秀律师称号。受聘担任河南省直机关工委、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龙源路办事处、郑州雪麦龙香料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云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顾问。
中国楹联学会、河南省楹联学会、河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会员,西峡县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市西峡商会理事。诗歌、散文、楹联作品散见于花洲文学,诗联家杂志,联斋等新媒体。作品集中展现了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发展和改革开放成就的讴歌,对家乡振兴鼓与呼,对父母亲情的感恩,对根亲文化的探索与颂扬。
顾问:常 江
主编:杨 旭
编辑:李林森 徐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