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宠臣张廷玉,晚年被乾隆“折腾”得有多惨?
乾隆十三年,时年77岁的张廷玉以“老、病”为理由请求退休,
没想到这一申请却被乾隆“无情”拒绝了。
君臣二人辩论:70岁能不能退休
乾隆的理由是:「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
意思是说,我爹雍正可给了你最高荣誉,也就是等你死后可以配享太庙,
你怎么还能贪图安逸呢?
张廷玉谨小慎微地在朝堂混了一辈子,本以为乾隆会痛快答应下来,
哪想到这位青年皇帝这么不近人情,还把“配享太庙”一事搬出来说,
即使感觉憋屈,
张廷玉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怼”了一句:「宋、明配享诸臣亦有乞休得请者,且七十悬车,古今通义。」
呦呵!乾隆一看这位三朝元老,平时寡言少语的,今儿到是抬上杠了,
还强调古人都是70岁辞官告老,怎么地,当朕汉史没学好么.......
这么一想,争强好胜的乾隆顿时来劲了。
他反驳说:「使七十必令悬车,何以尚有八十杖朝之典?武侯鞠躬尽瘁,又何为耶?」
你张廷玉不是说大家都是70岁退休的么,那怎么有人80岁拄着拐杖出入朝廷?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言外之意:你咋不学学人家诸葛亮呢......
向来精明的张廷玉,聪明了一辈子,此时反而犯糊涂了,
关键时刻忘了自己虽然是雍正的宠臣,可不是乾隆的,
乾隆虽说自己很精通汉学,偏偏是位双标君,
他对汉臣的好感度一向不高,刚刚明显已经很不高兴了,
皇帝都用上“反问句”了,还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么?
但张廷玉想也没想,继续“抬杠”说道:「亮受任军旅,臣幸得优游太平,未可同日而语。」
诸葛亮和臣能一样么,他当时处在战乱年代,而臣如今可是活在太平盛世里........
听完这话,乾隆已经耐心全无,他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大道理”:
1.「既以身任天下之重,则不以艰钜自诿,亦岂得以承平自逸?」
2.「朕为卿思之,不独受皇祖、皇考优渥之恩,不可言去;即以朕十馀年眷待,亦不当言去。」
3.「朕且不忍令卿去,卿顾能辞朕去耶?」
4.「为人臣者,设预存此心,必将漠视一切,泛泛如秦、越,年至则奉身以退,谁复出力为国家治事?」
你张廷玉肩负着天下重任,我爷爷康熙、我爹雍正对你那么好,我对你十多年来也那么好,
冲着这些你都不该那么自私,你不想着为国家鞠躬尽瘁,
反而只想着自己过上悠闲的生活,
为人臣子要是有像你一样的心思,那谁还会国家出力?
我舍不得你走,你到舍得离我而去.......
听完乾隆这番话,张廷玉瞬间清醒了过来。
皇帝这不是分明说自己不忠不义、不懂得感恩么,这还了得?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自己这张老脸都没地方搁了,
乾隆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还能争辩什么,
再说下去,配享太庙一事可就悬了,
想到这,张廷玉果断闭了嘴巴,再也不敢提辞官的事了。
当时乾隆虽然没再说什么,只是令张廷玉不必再兼理吏部事务,
事后可还没完,乾隆当时就认定张廷玉不够忠诚,怀疑他缺乏臣子的“气节”,
甚至还将君臣二人的辩论写在谕旨上,
将此事一下提到了“君臣大义”的高度,
为官以来从来没出过差错的张廷玉,就这么成了“反面教材”,被打上了自私的标签。
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乾隆为什么会拒绝张廷玉归老?
张廷玉已经77岁了,手脚都已经开始不利索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了,
即使他能坚持上朝,实际上也做不了什么,
次要原因,在于张廷玉在康雍乾三朝一直处在“军机大臣”的位置上,
此时的乾隆正处于朝气蓬勃、热情满满的时刻,
他自然是觉得还需要张廷玉,而且此前有大学士赵国麟乞休,
乾隆也是没同意。
主要原因,在于张廷玉三番五次地申请退休,尤其是乾隆觉得他还能继续干下去的时候,
张廷玉却总拿自己老了当借口,这让乾隆心里很别扭,
他觉得这是张廷玉对自己心怀不满。
雍正皇帝病危之时,将鄂尔泰和张廷玉提为顾命大臣,并留下遗诏,
鄂尔泰和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也就是死后与他一起到阴间做伴。
在整个清朝历史上,张廷玉是唯一享受到这个待遇的汉人。
乾隆自然是对张廷玉很优待的,继位第二年还特地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
开启了清代文臣封伯的先例。
但是,毕竟乾隆是乾隆,他不是其父雍正,他对这两个顾命大臣也是颇为忌惮的。
当年雍正最信任的人是怡亲王胤样,其次就是鄂尔泰与张廷玉。
原本清朝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设有理政听讼大臣5人、副大臣10人;
到了皇太极时期,理政听讼大臣已增至16人,副大臣也增为16人;
入关以后,清室但凡有大行动,都要通过这些“王大臣”去讨论。
所谓“王”,即亲王、郡王;所谓大臣,也是机要重臣,
这些“王大臣”将结果上书皇帝,由皇帝作最后的决定。
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为了削弱“王大臣”干政的权力,在宫内建立军机房,
后又把军机房扩大为军机处,由皇帝自己指挥,总揽大权,成为最高决策机构。
而胤样、鄂尔泰、张廷玉三人,便时常出入军机处,
尤其是张廷玉,几乎每天都在陪雍正办公。
张廷玉就如同雍正的“大秘书”一样,无论“要事”还是“常事”,
都要秉承雍正的旨意迅速执行。
面对这样勤奋又有能力的雍正皇帝,张廷玉也是尽心尽力,
哪怕事务再多,时间再紧迫,他都能将雍正的旨意执行得迅速又大体不差,
他也是为“全臣”,除了工部、兵部之外,其余各部事务他都很熟稔,
雍正对他这样依赖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乾隆也正是看中这一点,而且张廷玉这人悉数得到了其父张英的“真传”,
将“为臣之道”运用得炉火纯青,既不在私下里与别的大臣来往过密,
对于机密要事又能守口如瓶,活脱脱一名“秉公处事,刚正不阿”的忠臣形象。
连雍正帝自己都说,张廷玉就像自己的“密友”一样,忠实可靠。
但真的是这样吗?
随着时间推移,乾隆就有了想法。
他发现张廷玉表面上很“淳朴”,实际上也做了不少“小动作”。
当时还发生了一起这样的事:
有一名叫做俞君弼的富豪死了,没有儿子。
偌大的家产自然引起了抢夺风波,当时他的一个亲戚许秉义,为了与俞家人争夺,便拜托内阁学士许王猷,邀请达官贵人来悼丧,以壮声势。
当时去丧礼现场的大臣有徐本和赵国麟,
另外礼部侍郎吴家骐不但去了,而且还收了“红包”,
而步军统领鄂喜则收了一万两之多,
詹事府詹事陈浩简直出面替许秉义跑腿,
最让乾隆吃惊的是,三朝元老张廷玉居然也派人送了名帖。
虽然事后乾隆对张廷玉作了免于追究的处理,
但是他对张廷玉的印象也有了改观。
再加上,雍正是削弱了“王大臣”,但无形中,鄂尔泰和张廷玉这两个宠臣,
却成了权势滔天的人。
乾隆岂会没有打算?等到乾隆十年,鄂尔泰去世后,乾隆便提拔了讷亲为军机大臣。
讷亲的站位还排在了张廷玉的前面。
这让张廷玉心里很不舒服,其实他这种不舒服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张廷玉用尽一生都在为大清呕心沥血的,可乾隆不这么想,
他觉得张廷玉就是用辞官来发泄不满,
而且他觉得自己对张廷玉也不比祖父、父亲差,
但是反过来张廷玉对自己却远不及对父亲雍正那么忠诚,这让乾隆感到很窝火。
于是,君臣二人渐渐有了隔阂。
直到张廷玉再一次“犯糊涂”后,乾隆的怒火当即爆发了。
乾隆大怒:你说你自己够不够资格“配享太庙”?
张廷玉真的很老了,尤其在乾隆十一年时,他最喜欢的那个儿子张若霭病故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张廷玉的打击可谓不小,
再加上他时常感到自己在被乾隆打压,他为官多年很懂得察言观色,
他觉得自己是时候退出朝堂了,这样还能全身而退。
其实乾隆也深知这一点,即使为难过张廷玉,但看他确实是年老体迈了,
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乾隆皇帝终于同意张廷玉告老了。
这样不就很好了么,
哪想到张廷玉这时又犯糊涂了,虽然他达成了心愿,但还有一件事他很不放心,
就是“配享太庙”一事。
太庙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
哪怕是皇亲国戚,若没有大功绩都没资格“配享太庙”的,这是无上的荣耀。
张廷玉能得到这份荣耀,可见雍正确实是很喜欢他,
但是乾隆就不好说了。
并不是说乾隆一定会剥掉张廷玉的荣耀,但是乾隆上位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很让张廷玉不放心,
例如雍正没杀曾静、张熙二人,还特地编著了一部《大义觉迷录》,颁行全国,
但是乾隆即位不久,便下令将曾、张二人凌迟处死,还把《大义觉迷录》全数收回,列为了禁书。
张廷玉深知乾隆对汉臣不那么喜欢,自己这名汉臣辞官后,谁知道皇帝会不会收回其父的遗命,
张廷玉越想越觉得不踏实,于是厚着脸皮上了一道奏折,向乾隆索要“承诺”。
他上奏说:「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
张廷玉请乾隆做出承诺,将会遵循雍正的遗命,让自己配享太庙。
这事把乾隆气得不轻,
张廷玉这不是明摆着不信任自己这个皇帝吗,把自己当成什么人了,都同意让他“退休”了,
他倒开始“蹬鼻子上脸”,跑来要挟了。
乾隆虽然很生气,但是念及张廷玉也确实为了大清兢兢业业了一辈子,
忍住怒气给张廷玉颁发了手诏。
张廷玉或许真是大脑迟钝了,皇帝给了这么大的情面,张廷玉应该亲自面圣谢恩的,
但是他居然没去,只是派了自己儿子张若澄去谢恩。
乾隆得知张廷玉竟没有亲自来谢恩之后,勃然大怒,下令让他“明白回奏”是怎么回事!
当时,乾陵命傅恒和汪由敦二人写下这道谕旨,
汪由敦是张廷玉的门生,他看到乾隆气得不轻,私下里就把消息传递给了张廷玉,
他本想让张廷玉提前有个准备,哪想到张廷玉居然做出了一个相当愚蠢的举动:
第二天一大早,张廷玉就跑到宫里叩头请罪。
问题是,皇帝的谕旨还没发到他家呢........
这下可把汪由敦坑惨了。
乾隆岂能不怒,他将张廷玉痛斥了一顿,还觉得很生气,
于是愤愤地又写了一道谕旨:
「张廷玉即来内廷,此必是军机处泄漏消息之故。」
「谢恩则竟不亲赴阙廷,视此莫大之恩,一若伊分所应得,有此理乎。」
「伊试自思,果能仰企刘基乎。」
「张廷玉立朝数十年受三朝厚恩,既得归则求配享道荣,及两愿俱遂,则又视若固有。」
「朕前旨原谓配享大臣不当归田终老,今朕怜其老而赐之归,是乃特恩也,」
「既赐归而又曲从伊请,许其配享,是特恩外之特恩也......而彼则恬不知感。」
........
这道上谕讲了这样几个意思:
1.张廷玉能够“配享太庙”,是皇家给的恩典,张廷玉到好,认为这是他本来就该享受的。
2.朕言既出,又怎么会反悔呢,张廷玉到好,还跑来找朕要保证书,明显是信不过朕。
3.圣旨还没到,张廷玉就得到了消息,军机处还有没有把朕当主子。
4.你张廷玉以休致之臣而得配享,你自己想想,你能仰企刘基吗?
.......
随后乾隆便剥夺了张廷玉的爵位,但是仍然保留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
即使乾隆很生气,大臣们也纷纷指责张廷玉不知感恩,不配享太庙,
但是配享的荣耀是雍正遗诏,从这一点来说,乾隆也不会轻易剥夺。
张廷玉因为这事也吓得不轻,
终日惶恐不安,恨不得早日离京。
当时乾隆准许他天气好转后可以坐船归乡,
眼看距离离京之日不远了,就在张廷玉已经写好了给皇帝的奏折马上要起程之时,
乾隆的长子永璜去世了。
张廷玉好不容易熬过了初祭,慌忙上书急着离京。
正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乾隆,看见张廷玉的奏折,再次发作了:
乾隆又一次降下谕旨,说张廷玉没资格配享太庙。
他终于说出了心中的想法,恶狠狠地指责张廷玉,除了当过“大秘书”,为国家做出过什么贡献?
凭什么要配享太庙?
随后,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被罢去。
张廷玉:尽缴历年颁赐诸物
在遭受乾隆这一番责骂之后,
张廷玉落寞地回到了家乡,原本他以为自己能够“荣归故里”,
谁料越怕失去什么就越可能失去什么,
这下好了,作为人臣的极致荣耀也没了,从此以后,闭门谢客,真的开始了归隐生活。
但是,命运并没有让他安度人生最后的时光。
张廷玉的亲家朱荃,隐瞒母丧的消息赶考,这事被人揭发了。
乾隆又一次想起了张廷玉,
他认为这张廷玉太不拿自己当回事了,
当年他跟着父亲雍正的时候,也没见他出过什么差错,怎么到了自己这一朝,
三番五次出状况,
况且朱荃能够在仕途上起步,还不是因为背靠着张廷玉?
乾隆在处理完朱荃后,开始向张廷玉追责:
所有历来承受恩赐御笔、书籍,及寻常赍赏物件,俱着追缴。
在经历这样的风波之后,
张廷玉回乡六年之后,满带着无限的遗憾,于乾隆二十年辞世。
其实,张廷玉死后,乾隆还是恢复了他配享太庙的资格,
但这是张廷玉不可能再知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