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话说绘画中写生的作用

龙瑞中国画作品欣赏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这是唐代画家张璪关于画学的不朽名言,被后世山水画家们封为准则,清代的山水大家——石涛之名句:“搜尽奇峰打草稿”;一代宗师龚贤 “古人之书画,与造化同根”“我师造物,安知董黄”等无不表明写生的重要性。古代凡是有成就,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无不得益于师法造化。唐代诗人王维,雅好山水,晚年隐居于蓝田辋川别墅,以水墨写山川风物,曾画《辋川图》表现其生活的环境和生活情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五代荆浩曾深入大山,看形态奇特的古松,“因惊其异,遍而赏之,明曰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知其真”。北宋范宽为写华岳之景,一生寄居在华岳的山岩之间,其《溪山行旅图》是古代山水画的杰作,元代黄公望于万山丛中,身背皮囊,囊中装笔墨,听激流轰浪,对景写生,花时数年,方成《富春山居图》。

龙瑞中国画作品欣赏

如今,山水画写生已被画家普遍所重视,它对于山水的学习及创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山水画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初学者及画家锻炼绘画表现技法、搜集创作素材、开阔胸襟和拓展创作思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山水写生,画家从大自然中获得最初的创作原型,搜求创作素材并能训练艺术表现技巧,为山水画创作提供寻找表现语言契机。因为山水写生所具有的复杂特点,并非所有写生者都能找到准确的切入点,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那么究竟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把握好构图方法

构图也叫章法,在谢赫的《六法》中叫经营位置,故名思议,构图也就是构置和安排画面空间的学问。山水画写生构图需要做如下几方面考虑:第一,要考虑出现的景物在画面上的势态,当你决定要画这些景物时,不要盲目的坐下来就画,要安排好近、中、远三个景物以及各个景物之间的疏密,前后关系。第二,要对景物大胆取舍,既要表现所见又要表现所想,切忌看到什么画什么的所谓凭直观“感觉”画画的方法,诸多的各中国名山,一直处在画家的画笔下,画家们绝对不是站在某一个固定的地点取某一个固定的角度画其所见,而是全面观察理解,加以修饰,加以表现。

龙瑞中国画作品欣赏

第三,要注意虚实相生,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尤其要留好画面的白。“远为虚,近为实;空白为虚,墨黑为实;宾为虚,主为实;轻为虚;重为实;淡为虚,浓为实”的虚实处理方法,在山水画中山石、树木等作为画面的元素,要求我们要练就对这些元素合理分配,经营位置的能力,使欣赏者看起来心旷神怡,这就是虚实处理的结果。当虚则虚,当实则实,写生时的草稿要在章法上虚实分明,为了画面的整体性有时会删减一些看起来挺美的元素,“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这完全适用了中国山水画在写生时要注意留白,因为白是山水画中令人假想的“虚”,在写生时要透过自然具体实景,故意留出空白,同样在山水画中的云和远山也为“虚”,有虚才有实,才能突出山石的主体地位,突出作者所表现山石的雄伟,这样才能做到虚实相发而生,使欣赏者眼前一亮。

龙瑞中国画作品欣赏

二、把握好山水画的观察和透视方法

中国画山水写生与西方绘画写生不同,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而中国画是散点透视,焦点透视是在一幅画中有一个固定的视点和一条视平线,在视点不移动的前提下使画中的物象在透视法则的制约下符合视觉的真实。而传统中国山水画是以其独有的艺术视角面对自然界,中国山水画的观察不固定一个视点,在观察中视点是移动:“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观”。不受视野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完整、全面地观察对象。从古至今,早在山水画独立之际,南朝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讲:“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子寸眸。诚由去稍阔,则见其弥小。就是说昆仑山很大,用小小的眼睛去看它,如距高太近,就看不清楚,如果数里以外去看,就能看出全貌,因为隔得远,山就变小了。

龙瑞中国画作品欣赏

宗炳的这段文字充分论述了古人对自然观察和透视方法。散点透视法给中国画的写生带来自由的空间,移步换景,把我们认为最有特点,最有感染力的,也就是最为动人的精粹之点取舍、转移、集中入自己的画面,正如北宋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所说:“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凡此之类,咎在于所取之不精粹也”。我们写生就是要取大自然精粹。面对自然景物,认真观察静心感悟,在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自然山川林壑面前,抓住精粹的,最能打动你的那些特点,把这些特点强化和夸张,用笔用墨去表现它,再现景物的自然,使自然形象转换成笔墨形象,完成一个人化的自然。

三、把握笔墨语言

笔墨的处理是山水画的重要环节,用笔讲笔意、笔势、笔力、笔法。荆浩《笔法记》中所说的笔要有四势:“筋、肉、骨、气”,黄宾虹先生将笔墨分为五笔七墨:“平、圆、留、重、变、浓、淡、破、泼、积、焦、宿”。就山水画而言,所谓笔是指山水画中山石的外轮廊线,而墨则是指山水皴法的墨色轻重向背。

龙瑞中国画作品欣赏

在山水画写生中,用笔用墨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对画家来说,这些变化要在平时基础训练时要解决,在临摹古画时要注意古代大师在表达自己的认识时是怎样用笔用墨的。用笔特别要注意力度,而用墨要特别注意水的运用。用墨之妙全在水。水和气一样具有流动性。水与墨交汇,墨借助水的流动属性以润化五彩。水墨自然润化过程中的从浓到淡,从湿到干的连贯性用墨色把水在纸上流动的感觉记录下来,使墨色的自然润化产生了气韵生动的效果,同时也靠墨色的变化保留了水的生命。

油画作品欣赏

(0)

相关推荐

  • 青岚五指 葳蕤雨林——刘金尚热带雨林山水画创作欣赏

    <作品欣赏> 秋水伊人,宛在水中央 一一刘金尚先生五指山热带雨林山水创作欣赏 文/刘臻仲 辛丑夏初,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而举办的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坐落于渤海之滨的黄河艺术馆揭幕.艺术 ...

  • 中国绘画之理论体系

    中国绘画不仅以极其丰富的绘画积累矗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而且还以极其丰富的绘画理论而独树一帜.中国绘画理论从绘画功能.创作与鉴赏原则.创作道路.创作方法与步骤.笔墨技巧.作品评定,乃至分科绘画技巧等等,都 ...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丁香婷老师绘画作品欣赏

    丁香婷:职业画家.斋号:自然居,出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大师. 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画家艺术研究院办公室副主任 ...

  • 大家杨启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当代青绿山之楷模

    杨启舆(1926一2008),湖南常德人擅长中国画,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系,福建师大美术系教授,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顾问,被誉为"复兴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第一人". ...

  • 中国画的真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元 赵孟頫 疏林秀石图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代张頫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实在是中国画的真谛.主客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向外师法自然造化,向内探得心源.石涛的<苦 ...

  • 【名家有约】崔泽培||刍议“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画家档案] 崔泽培,1968年生  北京市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丰台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东方艺 ...

  • 【陈凯论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陈凯论画]画家把对现实生活的敏锐感受,准确地借用现代构成法则而转换成作品的构图语言,如山路.房子有意地处理成方与直,含糊与明确:云雾贯通于整个画作,使气脉得以舒展等.此种转换性的语言形式再造,不是一 ...

  • 刘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内心的笃定与淡然塑造如今的陈凯

    原创头条首发,喜欢艺术,热爱书画的朋友欢迎关注! 连接上文 跃然于陈凯山水画作之上的,还有一种阳刚的文人气. 陈凯作品 梦泉写生 谈及阳刚,是他的性情使然.在生活中,陈凯仗义豁达.极重感情,是个红脸汉 ...

  • 名家书画苑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记画家吕思明

    初识吕思明老师,我如同走进使人冷静和思索的清爽的冬季.顿觉得黄土系列的画面语言扩散着好深好浓的文化和哲学意蕴.是的,从黄土农家一步步出来的他,饱尝了生计的艰涩和成长的窘迫,也饱览了黄土的苍凉的山峁的荒 ...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李渝基先生的新钢笔画艺术 --文/陕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硕士 盛子曰 李渝基,湖南长沙人,国内著名新钢笔画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画家绘制完成了许多优秀的钢笔画作品,正处于艺术家创作的盛年 ...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花之语的暑假写生心得

    暑·假·写·生·心·得 2021基础班 花之语 关于写生和创作,邹传安曾说如果把创作比喻成建筑的话,那么构思便是设计图稿,写生就是筹集素材.今年暑假郑老师在福建惠安进行四天的写生,离我这么近,甚是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