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84:血管源性、细胞毒性和间质性脑水肿影像如何区分?
一、血管源性水肿
病理生理:
血脑屏障受损、破坏,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水分渗出增多——积存于血管周围及细胞间质——
蛋白物质随水分经血管壁通透到细胞外液中——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水分由血管壁渗出增多——
脑水肿继续发展——
典型疾病如肿瘤、脓肿、脑炎。
肿瘤——周围脑组织受压或阻塞脑静脉回流——静脉压升高——脑脊液循环机吸收障碍——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受影响——血脑屏障损害或破坏——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局限性血管源性脑水肿。
T1增强扫描可以看到肿瘤实体呈花环状强化,而周围水肿无强化。
波谱显示Cho峰明显增高,NAA峰减低。
二、细胞性水肿
细胞内外环境改变——脑组织缺氧——神经细胞功能障碍——细胞内水肿
——血脑屏障可不受影响
细胞内水肿液不含蛋白,
DWI示左侧额叶见明显片状高信号
三、离子性性水肿
离子性脑水肿意味着严重缺血组织的含水量增加和肿胀。患者脑灰白质交界处变得模糊,CT上,由于额外的水流入细胞外空间,脑组织可出现均匀的低密度,对于局部缺血的病变,脑水肿低密度通常对应于受累的脑血管区域。MRI上则表现为T2/FLAIR的高信号,由于在急性和亚急性期的离子水肿之前存在潜在的细胞毒性水肿,通常也伴随有DWI上的弥散受限。
恶性脑梗死的进展过程。在卒中发病的6小时内,CT仅显示额叶、岛叶皮质、颞叶、尾状核和豆状核的轻度密度减低(左);12小时后,可见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血区域边界清晰的梗死区域(中);但没有占位效应。24小时后,病灶出现占位效应,中线移位(右)。
临床上通常喜欢使用细胞毒性脑水肿这一术语来表示真正的细胞毒性脑水肿(细胞肿胀)和离子性脑水肿的组合
四、间质性水肿
脑积水性脑水肿
脑积水——脑室系统扩大——脑室内压力升高——
脑室内-脑组织内压力梯度——脑室内液体可以透过脑室室管膜到脑室周围脑组织中,形成脑室周围白质脑水肿。
下图为一例梗阻性脑积水的患者,双侧侧脑室明显扩张,侧脑室前角旁可见新月形长T2信号的水肿带。
首发 | 第67病区
作者 | Ryan Lau/刘锐
编辑 | Ryan Lau/刘锐
插图来源 | 网络
题图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