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汝窑瓷器是怎样发现的?各博物馆收藏的什么样?看看吧
一、汝官窑遗址是怎么被发现的
汝官哥钧定,作为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而同样重要的汝窑窑址千百年来却是扑朔迷离,后来是怎样发现的呢?请看如下介绍: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大英博物馆藏
文献记载,汝窑供御皇室,烧造极短,工艺精良,传世罕见。
北宋末年,随着金兵南下、宋室南渡,汝窑窑火仅仅燃烧了二十年,就因战争而消失了。
而汝瓷所有谜团,就像这神秘的器物一样,或埋入地下,或湮灭人间了……
明清时期的皇帝曾多次下令烧瓷工匠仿制汝瓷,但因为找不到汝官窑窑址,而不得其精髓。
宋 瓷
由于文献记载不详,烧造汝官瓷的汝窑究竟在哪里、它是如何烧造的,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陈万里先生实地考察窑址
(右第二位起至左依次为陈万里、冯先铭、李辉柄)
时间来到20世纪,在1950年,中国古陶瓷研究行业的陈万里等人,专程去到有汝瓷发祥地之称的河南汝州寻找汝窑窑址。
很遗憾,当时并没有找到古代汝官窑遗址。
▲清凉寺村窑遗址出土
但人们寻找汝官窑窑址的脚步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无数的古陶瓷专家学者也为此费尽心血。
“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一句流传于河南宝丰县清凉寺一带的乡间俚语诉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瓷贸易盛况。
这也引起了来此进行调查的考古人员的注意。
▲清凉寺汝官窑址
当时,清凉寺村一户人家的红薯窖里,无意间发现了保存完好的一只盘子(洗),之后立即找专家鉴定。
▲汝窑青灰釉汝窑洗
凑巧的是,当时(1986年)全国古陶瓷研究会议正在召开,后经过与会专家鉴定发现,原来这就是珍贵的汝瓷!
接下来河南省宝丰县偏僻的清凉寺小村,突然热闹起来。
1987年,上海博物馆依据在清凉寺采集到的汝窑碎瓷片和那件汝瓷洗,首次向世人宣布了汝窑窑址就在今天的宝丰县。
据此,1987至198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宝丰县清凉寺村进行持续挖掘,挖掘出大量可修复的残器。
此外,专家还意外发现一个储藏有汝瓷的藏坑,随之出土的还有一些宋汝窑器。
▲窑址发掘的支烧工具(左图)与试火片(右图)
这一藏有汝瓷的坑让专家开始猜测汝官窑窑址会不会也在附近呢?
果然,经过挖掘,在2000年考古队发现了十五座烧制汝窑瓷的窑炉和两处作坊,以及一些与制瓷有关的遗迹遗物。
至此,这些御用汝窑的窑炉、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等重要遗迹相继发现,汝官窑遗址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
▲汝窑粉青釉折肩瓶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了,这个藏坑是怎么回事?
原来是在这里的一位老窑工为保护这些珍品,偷偷藏的。
▲汝窑天蓝釉盏托
老窑工世代为宋代皇帝烧制瓷器,国破家亡的时刻老窑工不愿意让窑工们辛苦烧制的瓷器落入金兵之手。
▲汝窑窑址发掘的汝瓷残片
所以老窑工当时潜入金兵控制的窑厂,将准备献给宋徽宗的汝窑珍品偷了出来!
之后将它们埋在了窑厂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汝瓷一埋就是800多年。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其中一件高19.5厘米 口径5.9厘米 底径8.2厘的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最引人注目。
它颈部长腹分别刻以折枝莲花,器表满施天蓝釉。
光亮滋润,布满开片,蝉翼纹晨星稀,完全符合汝瓷的典型特色。
▲鹅颈瓶花纹展开图
而当时汝窑窑址也出土了大量的汝瓷残片
▲汝窑窑址瓷片堆积层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考古发掘和众多陶瓷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终于在1987年由上海博物馆出版了《汝窑的发现》,确定为河南清凉寺汝窑就是宋代的贡窑。至此,汝窑的千年谜案被逐步揭开了。
二、目前馆藏汝窑瓷器情况
故宫博物院部分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凸弦纹三足尊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局部
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据南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说明北宋时汝窑接受宫廷的任务,烧造汝官窑器,使北方青瓷的技术成为全国之冠。
北宋时期的欧阳修在《归田集》中提到:“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其有,得之碎片者,以金为器。北宋汝窑彼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自烧造,今亦不可多得。”
北宋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北宋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局部
汝官窑的烧制时间短,作为贡品,民间流传甚少,南宋时已属“难得”之物。其釉色有天青、天蓝、粉青几种。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上,天蓝弥足珍贵,有“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称誉。
陆游也曾在《老学庵笔记》中:“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底刻“乙”字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底刻“乙”字
因选玛瑙入釉,使釉面抚如脂、视如玉,有稀疏的气泡,多开有疏密不等的纹片,少数有鱼棱纹,也有不开片的,其缩釉点呈羊肝色。工艺上有满釉裹足支烧,也有垫烧的。采用支钉支烧的器物通体满釉,器底留有支钉痕,支钉细小如芝麻,且多靠近圈足内墙,支钉断面处一般呈白色。支钉数有3、5、6个之分,以 5个为多。采用垫圈或垫饼垫烧的器物圈足足端无釉,但少见。在装饰工艺上有少数刻花和划花装饰,还有龙体和乌首等装饰。少数器物有铭款,见有三种,器底刻“奉华”、“蔡”和“乙”字。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部分
現存汝窯最多的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共21件,皆為清宮舊藏,其中部分有乾隆禦題詩。
大英博物馆部分
擁有汝窯數量排名第三的為大英博物館,共17件,其中有12件是來自大維德基金會的舊藏,戴維德基金會之所以能夠擁有這麽多汝窯是因為大維德爵士在上世紀初在中國接手了壹批清宮舊藏的器物,這12件汝窯正是來源於此。
大英博物馆藏部分汝窑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式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式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花式洗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玉壶春瓶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盏托 局部
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汝窑窑炉由原来的马蹄形大窑改进为椭圆形小窑炉,每窑只能装烧20厘米左右匣钵配套器物10件,由此可知汝窑无大件器物的原因。
上海博物馆部分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局部
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选为皇室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部分
北宋 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修复)
北宋 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修复)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修复)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梅瓶(修复)
北宋 汝窑天青釉梅瓶(修复)
北宋 汝窑天青釉梅瓶(修复) 局部
河南省宝丰县文物管理局部分
北宋 汝窑天青釉深腹碗
北宋 汝窑天青釉深腹碗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深腹碗 局部
天津博物馆部分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盘 局部
清代学者梁同书在其《古窑器考》一书中的记载:“汝窑,宋时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建青器窑,屑玛瑙为釉,如哥而深,微带黄,有似卵白,真所谓淡青色也。汁水莹厚如堆脂。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土脉质制较官窑尤滋润。薄者难得。时唐即耀诸州悉有窑,而以汝为冠。”
吉林省博物馆部分
北宋 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
北宋 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椭圆形水仙盆 局部
清凉寺汝窑址和张公巷窑址
出 土 的 标 本 和 窑 具
北宋 张公巷窑青釉碗(残)
北宋 张公巷窑青釉碗(残) 局部
北宋 张公巷窑青釉碗(残) 局部
北宋 汝窑素烧盏托
北宋 汝窑素烧盏托 局部
北宋 汝窑素烧莲花式盘
北宋 汝窑素烧莲花式盘
北宋 汝窑素烧出戟瓶
北宋 汝窑火照插座和火照
北宋 汝窑天青釉刻花莲瓣纹荷叶座熏炉(残)
北宋 汝窑天青釉刻花莲瓣纹荷叶座熏炉(残) 局部
北宋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残)
北宋 汝窑匣钵
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足见到了南宋,汝窑瓷器就很难得了。目前传承有绪者不足百件。
北宋 汝窑天青釉鹦鹉形熏炉盖钮
北宋 汝窑天青釉鹦鹉形熏炉盖钮 局部
鉴 定 指 南
1.香灰胎:胎质细密、坚薄,大多呈香灰色。
2.釉面莹润,有开片纹理,呈蟹爪纹、鱼鳞纹,蝉翼纹、鱼子纹、芝麻花纹;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有些缩釉点呈羊肝色。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
3.汝窑无大件,尺寸多在20厘米以内。
4.因胎质坚薄,烧成温度不高,故器物重量略轻,没有压手的感觉。
5.芝麻钉: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