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⑤西周的情况
《史记·殷本纪》载殷代几经兴衰,后来传到武乙,就是纣的曾祖。武乙也是个暴君,《史记》载他“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事实大概并非如此,殷君的领地在河南东部到山东西部,武乙行猎当不至于远赴陕西。河、渭之间是周人的地盘,武乙到那里可能是为了征伐周人,或者至少是一种示威行动,而他可能就死于周人的反击。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周人在殷晚期时实力已经很强,足以与殷君进行武装对抗。到纣为殷君时,他还任用姬昌为西伯,也就是西方诸侯之长,说明周人的势力始终不衰。《史记》称纣聪明勇武但刚愎暴虐,结果周武王联合诸侯讨伐他。纣战败自杀,周武王遂自立为天子。
周武王建立了新王朝后又创建了封建制度,后世言政治体制上溯只到西周,所以周代是中国政治史的起点。夏、殷两代的国家体制虽然不能确知,但大抵上当不脱古代部落联盟的规模,其国家由氏族部落联合而成。周的封建制在原有的氏族之外分封天子宗亲建立与之平行的诸侯国,这样国家的基本单位就从异姓氏族变为同姓宗国。夏、殷两代地方氏族的地位是固有的,天子的地位则来自于各氏族的拥戴,所以需要以武力加以维持。周代地方诸侯的地位是天子所封,天子的地位来则自于宗族内的名分,所以其法理地位远比前代稳固。换言之,周的国家组织结构要远比前代紧密和稳固。另外氏族是家族的扩大,其基础为血缘,到周封建诸国时,每个诸侯国不可能都是出自同姓氏族,必然是一个宗室的贵族统治着很多世系庞杂的民众。所以原本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变为以阶级构成的国家,这样人类社会也就脱离原始形态而进入了阶级社会。
历史演进以渐不以遽,没有一蹴而就的,周初虽然封建诸国,但殷代遗留下来的地方氏族势力仍很强大。周武王虽然能攻灭纣,但却无力消灭整个殷人的势力,所以封纣子武庚于殷,另封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三位同姓诸侯就近监视,此即所谓“三监”。周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即位,因其年幼就由武王弟周公摄政。管叔也是武王之弟,对这个安排不满,遂联合三监、殷及东方一些支持殷的氏族共同反叛。周公亲自东征,攻灭了管叔,不但平定了叛乱还使周人的势力进一步向东方伸展。此后周公受封于鲁,使其子伯禽就国;太公之子丁公封于齐;康叔封于卫;唐叔封于晋;纣之异母兄微子启封于宋。周人以其勃勃锐气从丰、镐间向东、东南扩张,除了上述主要封国外,其余较小的封国陆续建立了一百多个,北越黄河,南抵淮汉,遍及周的全境。
周成王三传至穆王,周人武功达于最盛,其后即转入衰途。穆王五传至厉王,因其暴虐无道为国中贵族所逐。厉王虽被逐却未失去名位,周公、召公两人以卿士身份共同执政,史称“周召共和”。《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即起于此,岁次庚申,即前841年,这是中国古代史有明确纪年的开始。周厉王死后,宣王即位,虽然号称中兴,但其末年伐姜氏之戎战败,周势遂大衰。周宣王死后,继位者即是周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