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玉:艺评家不要做有损形象的事
笔者曾写过《艺评家是否首先要是个艺术家》一文,主要观点是艺评家不一定首先是个艺术家,也不一定非要具备专业的艺术创作能力,这完全取决于评论的视角与层面,取决于所选择的评论风格和评论语言。当然,对艺术有所了解与熟悉,甚至掌握和精通,自然有好处,但不可作硬性规定与要求。现在我也依然坚持这个观点,至少从理论上讲是完全成立的。但近来发现,当下出现了越来越多滥竽充数的理论家、评论家,他们经常抛头露面、胡评乱评,净说一些信口开河、不着边际的话,发表一些隔靴搔痒、不负责任的言论,与真正的艺术评论、艺术批评风马牛不相及,完全变了味儿,却又偏偏打着评论家、批评家的名头、旗号招摇过市,严重损害了评论家本该具有的正面形象,以及大众对艺术评论、艺术批评本该应有的正确认识。
所以在此,笔者要进一步补充说明和重点强调的是,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艺术创作能力,至少要有过艺术创作方面的切实体验,才会真正触及到艺术创作的本体层面,才会真正深入到艺术作品的表现原理和内部结构,否则在进行品鉴、评判时,总会是雾里看花,隔着玻璃看画,虽然在某些大的方面、大的道理上能说出一二,但很难在艺术本体上有所触及、展开和深究,却不知对作品技法技巧等的研判也是艺术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项基本要求,否则就很难产生专业、独到的看法和见解,也很难切中要害、对症下药,这也是一直以来外界对艺术评论、艺术批评始终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评论文章表面上看去洋洋洒洒、头头是道,实际却是东拉西扯、绕来绕去,就是说不到点子上,这是非常令人着急和失望的地方。而作为一个真正有水准的理论家、评论家,不仅要在哲学、美学,以及其他领域具有丰富且深厚的修养,还要在艺术本体创作上也能够有所切实、深刻的体悟、思考和研究。只有这样评论起来才更有说服力,才更加令创作者心悦诚服。在这一点上,古代很多大理论家基本都做到了,比如顾恺之、谢赫、孙过庭、米芾、郭熙、董其昌、石涛、包世臣,以及近代的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他们不仅有着丰厚的理论修养,而且有着杰出的实践能力,写起评论来自然是有的放矢、有板有眼、有理有据,这也是他们的理论著作之所以能够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关键原因。而当今的艺评家却很少具备这种综合素质,有的人虽然文字功底勉强过关,但更多只是纸上谈兵,想当然地评论,一触及到艺术本体层面的探讨就明显露怯了。他们的理论对创作实践发挥不了实质性的作用,多少就会令一些艺术家打骨子里瞧不起。
不得不说,这在当下的确是一个非常现实且糟糕的现象,也是很多理论家、评论家不愿过多去承认和直面的问题。尤其可恶的是,一些人虽然不愿去面对、去提及,但却在自己没任何实践经验与创作能力的情况下经不起市场的诱惑,竟也开始无所顾忌地兜售起自己拙劣的画作、书作,还美其名曰“文人画”“文人字”,实在可笑!这也是经常会被专业艺术家们轻视的一个主要方面。也难怪,自己画的、写的那么不入门,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呢?殊不知,真正的文人画、文人字,也绝非随便一个能写点文章、作点小诗的人画出来、写出来就够格称得上的。相反,它们对创作者要求极高,需要在诗书画印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精通才行,至少基本的诗词、笔墨等功夫要过关。此外,文人画、文人字也并不仅仅只是以文人身份来命名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作品中一定要具有真正的文人情趣、文人精神、文人气质与文人风骨。缺失了这些东西,即便画得再好、写得再好,也没资格称作文人画、文人字。但反观当下很多评论家的画作、书作,单就起码的笔墨功夫就不行,更别说具有吟诗作赋的本事,以及其它方面的深厚积淀了。
其实倘若放低点要求的话,不懂创作、不通格律等也没关系,私下里去学、去画、去写、去掌握也是未尝不可的,等学就了、画好了、写成了再拿出来示人依然为时不晚,为何非要那么迫不及待,在自己还没基础、还没达到一定功力和水平的时候就急匆匆地展示于人,并让其流入到市场,进行大肆包装、宣传、炒作,将它变作自己赚钱的手段和方式呢?
所以在这里笔者要奉劝有此劣迹的理论家、评论家们赶紧收手,不要再做有损自身形象的事情,既不要做评论界的混子和油子,更不要以拙劣的画作、书作等来进一步搅乱当下本已很不健康的艺术品市场,拿自己的短板来无端消耗、败坏自己辛辛苦苦在文字上、评论上赢取的那点薄名,实在不值得,不仅有辱斯文,更会贻笑大方。(注:作者王进玉,知名艺术评论家;来源:中国书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