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西岸传媒港工程实录2 | 在垂直方向上开拓新的城市空间

城市立体化是城市发展要求下的城市形态演变,也是一种为了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与城市集约化发展需求,在垂直方向上开拓新的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在土地的利用率上更加强调空间的多基面开发与渗透。西岸传媒港项目在步行系统和车行系统的立体营造中,都有创新的立体街区城市设计尝试,这种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又遇到多建设主体以及多设计界面的困境。

Part 01

多基面协同:慢行系统网络化连接

城市空间规划不再仅限于地面单一层面的开发,而转向了立体街区一体化开发,在土地的利用率上更加强调空间的多基面开发与渗透。在这样的巨大步行网络组织下,各个建筑项目的设计都包含有地下商业空间,将商业组织到步行网络中。

西岸传媒港区域各单体楼宇共同集成在一个从地下三层到二层平台的巨大容器中,各类动线联系、有效的方向引导,创造地上、地下一体化,从地铁站到黄浦江连续的开放城市空间。建立起二层平台、地面层、地下空间一体化丰富的步行体系。

(1)地铁站域街区:地上地下一体化立体商业街区

作为地铁站域商业街区,其功能多样性和关系复杂性将成为激发城市空间附加价值的功能场所。城市立体化下的轨道交通与街区商业结合,提高了轨道沿线的品质,吸引大量人流的聚集。

西岸传媒港地下一层商业街区中两个地块与地铁出入口相接,由于其地上地下产权分属,增强地上地下整体性显得更为重要,城市设计的实际操作中通过《西岸传媒港整体开发导则》对其进行明确规定,地上地下空间上下联动设置下沉广场。从地铁站开始通过无障碍通道连接的地下商业网与地上商业空间融为一体,并对商业人流进行积极引导。

分别串接北区、中区、南区的商业成为三条个性化的商业轴,同时在街区道路下方形成南北向连接,成为区域流动的整体。在城市地下道路与大厦连接的部分,设计直通地上并可摄入自然光的下沉广场,提高空间上的使用率,同时丰富流线空间的变化,促进了轨道交通与商业设施结合带来的街区活力。

△二层平台鸟瞰效果图

(2) 第二地面:建立城市空中慢行系统

为构建通畅宜人的步行网络及开放性空间,充分利用滨江景观资源,西岸传媒港建设连接九个街坊的整体二层平台。“第二地面”将大量种植乔木,为行人提供绿树环绕的宜人林下空间。同时,构建一个多层次、全面保障步行的慢行交通系统,提高系统的舒适性、通达性、安全性,构筑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空间。

  • 空间营造概念设计

平台层引入绿色磁场理念创造极具吸引力的绿化景观环以及四个不同主题的节点广场,将西岸传媒港九个地块串接在一起,通过不同尺度的公共运动空间塑造舒适宜人、具有吸引力的公共活动场所及更好的空间品质。

平台层设计充分发挥城市核心的作用,形成“磁场的阳极”与四个路心广场“磁场的阴极”结合其功能形式在周边创造相应节点空间成为视觉亮点与活动中心,而四个十字路口,磁场的阴极开洞虚空间上下互通,形成重要的看与被看的节点。平台层北中南三轴拉结地铁站和滨水空间,并引入一个悬浮树磁环通过林相空间的舒适感以及停留休憩,激活场地内部。

  • 城市设计导则管控

基于西岸传媒港区域平台层的多权属特性,保证传媒港二层平台区域整体统一高度、统一天花高度以及使得绿化景观在各地块享有一定自主个性化发挥的基础上仍能达到绿化景观的总体协调统一,分别制定了《西岸传媒港整体开发导则》、《西岸传媒港景观绿化导则》、《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技术导则》对其进行设计规定与指导,各单项设计将根据各导则的整体概述及指导方针进行绿化景观的设计工作,符合各导则中提出的总体框架、图则图示和指导说明中控制性、建议性要求。其中,控制性要求严格执行,建议性要求参考执行。为确保传媒港绿化景观设计的整体协调统一,尤其是各单项设计,经滨江管委办授权,华建集团上海院以及各专项研究单位作为传媒港总体景观绿化的总控单位,对各单项绿化景观设计进行审核,并提出总控审核意见。绿化景观设计在地面、二层平台公共空间区域部分的交接边界的协调处理以及各地块绿化景观方案须经总控单位审核,并经业主、市容绿化部门审批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工作。通过相关提资、相互配合、协同推进,最终实现西岸传媒港二层平台设计工作,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整体开发理念。

西岸传媒港平台层合规的基础上的整体效果是整个区域整体效果的重要元素,通过多项技术指标及消防控制,绿化景观与外装饰控制等实现的,因此关于平台层控制从下述两大方面建构控制体系。

首先是多因素控制下的平台层设计,为确保平台形成一定的规模,提供足够的公共活动空间,控规附加图则中对平台覆盖率进行规定,各地块需满足75% 覆盖率要求,同时为了满足平台下的排烟要求,《西岸传媒港整体开发导则》对其开口率亦进行控制,结合整体绿化指标要求(平台层绿化可计入绿化面积),平台层技术指标受多因素动态平衡控制。

作为区域建筑整体的一部分,需要考虑平台上人员疏散问题。目前由于二层功能平台的特殊性,未有完全适用的消防安全疏散规范标准,通过与消防部门沟通,《西岸传媒港整体开发导则》创新性地提出标准,对其开口率计算公式、人员密度/ 疏散宽度计算原则以及净宽度指标等进行控制性条文性规定,各地块据此标准严格执行。其中,平台人数计算范围以地块相邻道路中线为界,各地块分别计算人员总数。且平台疏散人数需考虑仅能通过平台疏散的商铺人员数量,按照上述商铺人员全部向平台疏散的极限情况叠加计算。并结合景观以及各地块建筑整体平衡区域间距,设置消火栓系统以及平台下消防系统。

为满足城市区域平台的防排烟问题,平台层每隔30m设置至少一个不小于10m2 的孔洞用于自然排烟,提高平台下开放空间室外空间安全疏散的保障性,而其也成为平台设计的制约条件之一。

另外,传媒港项目高容积率、小尺度退界和高贴线率的总体布局特点,及地块内部二层平台的布置要求,致使高层周边消防登高场布置区域受限,故根据项目高层建筑布置情况,结合市政道路空间,布置消防登高场地。通过《西岸传媒港总体设计导则消防专篇》和《西岸传媒港市政道路专项课题研究》对登高场范围(分为完全位于市政道路以及一部分市政道路一部分地块人行道)进行合理规划,同时对登高面影响的区域进行研究,对登高场影响区域的横断面进行研究,解决道路区域消防登高场与市政设施、行道树布置之间的矛盾问题,二层平台与市政设施、行道树布置之间的矛盾问题。

第二是绿化景观与外装饰控制,景观控制与外装饰控制均基于两个层级——道路上方平台公共区(A 区)与各单体地块(B 区)来分层级制定景观设计的指引与规定,以达到协调景观风格、控制景观品质之目的。绿化景观部分主要包括铺装、乔木、林下植栽、家具小品和照明系统等,外装饰控制包括天花、栏板、侧板和装饰照明系统、平台下景观照明系统等。

平台层铺装A 区的铺装,图纹、素材都按照整体的主旨统一设计。符合栽植带的形状,与B区相接处根据实际建筑轮廓或者树池轮廓进行结合设计,铺装色彩与石材尺寸进行拼合调整,完成A区到B区的顺畅过渡,最终分段实现整体效果,给整个街区带来统一感。

平台层植栽平台层鼓励种植高大乔木,以确保平台上有多样化植被及一定的遮荫区域。平台层乔木栽植尽可能增加,以此创造丰富的林下场所空间,引发更多创造性行为。A区绿化乔木的布局、树种按照整体的主旨统一设计,B区绿化乔木对其种类和棵树进行规定和建议,保证整体平台绿化程度和风格符合统一效果。

外装饰设计综合考虑平台绿化树池设置以及综合管线等影响,统一整个片区吊顶高度,对其边界以及接合方式进行设计,在各地块享有一定自主个性化发挥的基础上仍能达到天花的总体协调统一。

△地下二层环通道

△地下车库集约设计

△二层平台疏散

△开洞率

(3) 城市核(UrbanCore)的立体串接

在区域整体开发中,水平向多层次的联系拉结多个单体形成整体,城市核实现竖向联系,形成集聚空间,完善空间上的使用率,同时能够减轻空间及流线上的通行压力并丰富流线空间的变化,给使用者带来富有魅力的空间体验。城市核既是显著的入口标识,也是整个公共空间的定位标志,承载地下三层到地面二层的交通功能,是实现整个立体街区的核心枢纽,同时作为地下公共环通道进入各地块的落客入口与地下各层进入地上功能空间的入口大厅。通过各层的交通联系,垂直电梯完善无障碍体系,提供更便捷的客流体验。

同时,作为下沉广场承担整个地下室的消防疏散功能。功能上包括疏散梯和垂直电梯,整个体量不包入建筑内部,完全独立设置。

同步考虑视线高度以及塔楼角度的全方位视角,注重整体的一体化与项目特征的塑造。通透城市核和二层平台,实现地下地铁、地面交通等公共交通与商业、办公之间垂直、水平方向的联系和便捷的移动,编织节点—路径—区域组成的公共空间网络化体系,进一步强化区域整体的聚集效应。

Part 02

立体化交通:以集约化整合为导向的公共交通系统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规划设计不再仅限于地面层次的开发,而转向了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更加强调空间的集约化整合,形成规模化地下空间集聚体。

为了分离过境交通,补充道路资源,实现区域整体的集约高效的停车布局,形成便捷到发、交通均衡的道路交通体系及集约建设、资源共享的地下空间,同时有效减少街坊内增设地库出入口,西岸传媒港在市政道路规划十一路、规划七路、云谣路和黄石路下方设置车行公共环形通道,以实现优化传媒港内部交通环境和优化城市区域性交通的双重目标。

(1)补充道路资源:地下公共环通道系统的设置

通过循环车道的导入,缓和区域内的交通负荷,疏解云锦路和龙腾大道部分节点路段的交通压力,平衡整体交通流量分配,优化区域性交通环境。

  • 内部交通

可以引导到发小汽车的快速入库和分流:通过在内部道路上设置快速出入口匝道,引导到发的机动车在街区外围快速进入地下车库,同时通过地下二层快速环路分流至各个地下车库。

  • 减少地面交通量和流线交织

传媒港项目采用小尺度、高密度的街区划分,共有9个地块需要与道路开口联系,交通状况复杂。通过地下环通道系统的设置,同时整合各地块的出入口数量,可以有效减少街区内部的地面交通流量,尽可能减少到发交通、出入库交通、过境交通等不同交通流线的混杂交织,优化地面交通环境,有助于营造人车适度交混的怡人街区环境。

(2)集约化整合:地库出入口

各地块内部车库出入口的集约整合:利用公共快速出入口匝道和地下快速环路的交通体系,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合理减少各地块内部的车库出入口数量,将各个功能停车场间与开发街区间相互连接,打造灵活边界的划时代的地下交通体系,对于区域整体品质提升及提高地下环通道利用率将起到关键作用。

地下公共环通道设置在地下二层,围绕中间三个地块,于规划七路、规划十一路、黄石路和云谣路下方形成环通道,设计时速20km/h,为封闭的逆时针单向双车道,各地块停车库采用右转右出的通行方式与环路相连通,引导车流方向,避免车流在地下交织,产生因方向感丧失而带来的通行混乱;同时,在规划七路和黄石路设置三个直接连通地下公共环通道的匝道出入口,使到发交通能够便捷进入地下,避免地面交通拥堵,提高停车效率。

△首层平台下道路实景图

△平台

注释

① 西岸传媒港城市设计方案及导则合作设计单位日建设计。

②《 西岸传媒港整体开发导则》由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区域综合开发研究室制定。

③ 平台层合作设计单位为SWAGROUP。

④《 西岸传媒港整体开发导则》由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区域综合开发研究中心制定。

⑤《 西岸传媒港景观绿化导则》由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区域综合开发研究中心/SWAGROUP 共同制定。

⑥《 西岸传媒港绿化工程技术导则》由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中心共同制定。

⑦《 西岸传媒港市政道路专项课题研究》由上海徐汇滨江地区综合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 上海市消防局/ 上海城市建设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区域综合开发研究中心共同制定。

⑧ 引自《文化传媒新地标——西岸传媒港》。

项目名称:西岸传媒港项目/ 梦中心项目

建设单位:上海西岸传媒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龙腾大道,龙文路,云锦路,黄石路

建筑类型:商务、办公、商业、文化

设计时间:2013 年至今

建成时间:2019—2022 年(预计)

总建筑面积(西岸传媒港九宫格):100 万m2

建筑高度:30m~150m

容积率:2.15~6.45

设计单位: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单位:日建设计、swa、Gensler、Benoy、KPF、3XN、巴马丹拿、Oval、SHL 等

项目团队

总建筑师:李定

项目经理:徐志春、姚昕怡

总控设计:西岸传媒港设计部、李定、杨晨、张路西

各地块专业负责人

建筑:九宫格(J 地块、K 地块、F 地块、L 地块、M 地块、G 地块、N 地块):姚昕怡、焦阳、车雷、徐其态、唐伟、郭云鹏等

机电:赵霖、陆文慷、蒋明、倪轶炯、归晨成、高志强、朱南军、高晓明、谢元俊

结构:朱宝麟、顾绍义、刘扬明、杨晶

作者:张路西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一院,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区域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高级工程师,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

作者:焦阳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一院、副主任建筑师,高级工程师,法国巴黎Belleville 高等国立建筑学院硕士

作者:姚昕怡

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一院,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区域综合开发研究中心副主任、建筑四所所长、主任建筑师,高级工程师

完整文章刊登于:

《H+A华建筑》第32期-科创·人文·生态 寻根松江

《H+A华建筑》

《H+A华建筑》致力于打造全新建筑产业文化平台。杂志聚焦中国设计力量,关注行业及产业链热点,内容涵盖设计相关全业务类型,引领建筑文化新思潮、激发建筑创作新实践。具有行业性、前瞻性、文化性、平台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