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系列二:机关没有机关(3)

全文发表于《西南军事文学》
转眼到了这年的五月,当鲜花盛开的时候,肖干事他们单位又宣传了一个大典型。吴干事高兴地说,这次可不是豆腐块了,这次年终排名我们一定会在本系统优先。水干事说,到时要请客啊。吴干事说那当然。
但宣传一个大典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从请示、报告、采访,写故事集,挖掘主要事迹,到请新闻单位、定调子,是一个极其繁琐的过程。吴干事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于是处长号召大家一起,有力的出力,有智的出智。
处长说,这个工作搞好了,就是我们今年的亮点,我们要集中精力,打好这个战役。
吴干事马上说,我相信我们能打好这个战役。
于是由吴干事牵头,黄干事统筹,他们那一段老加班。肖干事以往从来没有这样加过班,因此开头还不适应。有时为写一个稿子,改到半夜就打呵欠,黄干事笑着说,年纪轻轻的,还没结婚就这样,要加强锻炼啊。
他这一说办公室的人都哈哈大笑。肖干事有点不好意思。黄干事为了让大家保持清醒,就讲了几个笑话,笑得他们前仰后合的。因此这段时间让肖干事觉得是他上班以来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大家干到半夜,都有热情,都有干劲。特别是到了深夜,黄干事往往就说,处长交待过了,太晚了可以加点餐。于是他们便跑到大院附近的小买部买了一些吃的东西,加之黄干事老家带来的老白干酒还在办公室里搁着,大家打开它,一人一口,喝得带劲。连陈干事也喝了,一喝便双脸绯红,肖干事觉得她越来越漂亮。心里这样想,借着酒劲嘴上就说出来了:陈干事,你应该去演电影啊。陈干事说,为啥?肖干事说,不当演员太可惜了。陈干事的脸更红了:你年纪轻轻,还会讨女孩的喜欢!黄干事接过话说,不过他说的是实话,我虽然和你在一个办公室坐了三年,也不敢这样说。吴干事说,那是,平时一个办公室,有时说话也注意着呢,生怕话说出来人家有别的想法,造成误解。陈干事说,有啥想法,大家在一起工作,就是缘份,再说宣传单位的同事换得勤,更要珍惜啊!
她这一说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突然觉得明天就要分别似的,因此就格外地珍惜友谊,一个个敞开了心扉:
老黄,你也得考虑考虑自己的事了,副团都快三年了,窝着也不是个事啊。
到哪里不是干!我也不考虑了,组织怎么安排就怎么吧。
老黄就是觉悟高!
老吴,你得申请下来一笔新闻经费,老是这样穷,新闻搞不上去,我们处的工作也受影响。现在大家看宣传处就以为是上稿子,至少要做到电视经常有影,广播经常有声,报纸经常有单位的名字啊。
那是那是!年终总结时,大家帮我说一句。我老吴感谢大家了。
水干事那个对象,早点调过来。现在这年代,不讲两地分居。你没听说,那些高原上的女干部,现在转变了观念,不再只找干部,实在找不着干部就找士官?先过着呗,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我可还是要坚守爱情,一个军人,也要在爱情方面作表率,这属于精神文明方面建设的范畴,宣传干部这样做,一带就是一批。我小水就做世纪之交的一个无声的典型吧。
你当典型?你小子心里鬼点子多,当了典型我们可要让你折腾死了。
活着都不容易,我点子多,可以为处里添光加彩啊!肖干事也别老一个人晃了,找个对象吧,有个牵挂。男人没牵挂或不被人牵挂,那是啥滋味!
请陈干事介绍一个。
我介绍?我介绍恐怕肖干事看不上!我看定了,肖干事以后有前途!
我有啥前途?把工作干好,领导满意,群众满意就行。
那是谦虚。你来的时间不长,转发了几个材料,连部里都重视起来了。估计以后,总部还不得把你挖走?
肖干事不好意思了。他说,这是在大家帮助下取得的,吴干事和水干事都提过修改意见,黄干事亲自改了,陈干事还帮我校对过,处长最后还把关定稿。你说这个可不是大家的集体智慧?
他这一说大家又笑了。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出思路,一边又恭维着对方的成绩。肖干事想,要是在年终总结或评功评奖上,大家这样就好了。多少单位,总是在评功评奖时,才失去了平衡与和谐啊!
他们就这样一句长一句短地聊着。每个人都觉得暖洋洋的,气氛很好。肖干事想,难怪他初来时,处长就说宣传处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了。
典型的宣传一直持续到六月底。到了建党节的前后,稿子全部在中央各大报刊上出现了。吴干事说,发的位置很好,编辑的版面处理得好。
肖干事以往只知道头条不头条的,听吴干事一说,这才知道上报纸还讲究个版面的设置,觉得开了眼界。
典型推向社会后,得到了总部的高度重视和肯定,总部首长后来在多种场合的多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典型的意义。单位也对宣传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处长一高兴又让大家在一起会了一餐,大家皆大欢喜。
只有一个人不太满意。
水干事私下里对肖干事说,大家一起都干活了,偏偏只署了吴干事和记者的名字!那些记者,根本就没有采访过!
肖干事说,通稿嘛,都这样。
水干事说,那么多家报纸,怎么也得让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出现一次吧。
肖干事说,一个名字有啥意思?大家看典型的事迹,谁去记作者的名字呀?
水干事说,你这是没有政治头脑。大的典型宣传,没有你的名字,以后转业时,谁相信你会搞宣传?材 料写得再多,也是领导的思想,署领导的名字,只有新闻,才是个人署名,才让人得到承认。
肖干事说,你想转业呀?
水干事说,即使不转业,也得准备吧。地方上的人,就认真东西。你拿个材料去,一没发表,二是领导的名字,他们还以为你玩假的!
肖干事说,真金不怕火炼嘛。领导总会看出你的本事来。
水干事摇摇头说,小肖呀,你对社会还不了解呀。他一边说一边走了。
肖干事坐在那里,继续写一篇汇报材料。

机关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家都说机关是“一杯茶,一支烟,一个话题聊半天”。不知小机关怎么样,这样的话要是放在大机关里,绝对是冤枉了他们。机关的那些干事、参谋和助理,一天到晚的要围着领 导转,跟着领导走,听着领导说,帮着领导写,替着领导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稍不留神叫领导训一顿,还要想半天,后悔半天,思考半天,反省半天,哪容易!一句话:他们可怜啊。
吴干事说,熬呗!和平年代,领导不也是熬出来的么!谁容易?!
的确不容易。
当然,要说政治机关完全是紧张状态,也不对。吴干事说,现在是和平年代,虽然台独叫声凶凶,也不过只是敢在口头上嚷嚷,真要独立,还没有那个胆!几个导弹一升空,他们的腿都软了。再说国际上吧,个别国家总喜欢干涉别人,但也不敢把中国怎么样!与中国人的战争,有几个赢过。
黄干事说,现在中国不是从前的中国,过去穷时都吓不住,现在还能怕他们?总之,是祖国兴旺发达,人民繁荣富强,市场繁荣昌盛,形势一片大好。虽然我们蹦紧弦是对的,可也不至于每天都如临大敌。
于是,在没有蹦弦的时候,他们也看看报,换陈干事的话说是,看报也是工作,宣传部门不看报,不了解时势,不知道国家大事,不懂得新的理论,还搞什么宣传!每次开会时,吴干事的开场白就是:宣传部门就是 要掌握方向盘的!要想方向对,自己就得先学一步,学深一步。
处长很同意这个观点。他说,宣传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一点也不能马虎。业务部门出了问题,只是个别问题,而宣传部门出了问题,轻则则影响一片,带动一批,重则犯重大政治错误。
为此,处长每次讲话都显得语重心长:人家说我们宣传工作就是跑跑跳跳,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那是完全错误的!为了搞好工作,我可是经常睡不着觉啊!生怕哪个地方出了事!只要部首长一呼我,我心里就紧张。
处长为此特别强调一条纪律,不能在办公室乱说乱讲,不准在外面散布谣言,不准与社会上不明身份的接触!一切要讲原则,讲大局,讲政治。
处长还要求大家,作为宣传干部,发现问题要有敏感性,宣传问题要有积极性,在学习要有自觉性。
处长每次说话时,都显得非常严肃。好像处里的人犯了一件大错误,让人心里产生一种压力感。好在处长一说完,并不把目光一直盯在一个人身上。肖干事常想,要是盯在自己身上,肯定会冒虚汗。因此他牢记一位老师对他说过的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话说出来是要负责的”,看来一点也不错,当新兵时班长就多次强调过,要“少说话,多做事”,看样子是没有错的。因此肖干事从来不参与讨论。
而处长一走,办公室却还是喜欢讨论。黄干事说,宣传干事要是管住自己的嘴,就不能搞宣传,关键看是说什么,要讲原则。
其实也并不只是宣传部门才这样,机关的内部也喜欢谈论某些敏感问题,只是出了门之后,一下子就都变成原则人了。肖干事想,也许这些才让下面的人感到神秘,感到机关干部可怕吧。
也是,机关干部也是人,按基层的说法,是在走仕途。走仕途的人当然会关心一些敏感问题,而最敏感的问题当然是人事。水干事说,人事问题是最大的政治,谈论人事就是讲政治。
因此,他们认为在小范围里谈论一些人事问题属于正常现象。所以,这天上午处长开完处务会一走,刚好大家手头没有重要的事,当天的报纸也没有送来,他们于是就开始热烈地讨论起人事问题来,从一个单位谈到另一个单位,有的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单位,他们聊起来也很趣似的。谈到谁谁多大年龄,政绩怎样,下一步该如何如何,好像一切人事都会听从他们的安排,好像他们在决定哪个领导的命运。
肖干事想,这些人看来和小龚一样,都是官场中的人吧。办公室里乱轰轰的,让他听得极不舒服,想走开,可上班时间,到哪里去呢?没准处长等会找人,发现人不在,又不高兴。因为处长规定,上班时间,不准锁门;上班时间,不准随便外出。
这样的国家大事和军中大事,他们谈了几个钟头。谈到下班时还没谈完,还在热烈地争论,连吃饭好像都忘记了。
肖干事想,他们对人事的了解这么详细,真是了不得!
黄干事也说,你们都像组织部长,不过人家组织部长也不一定有你们这么了解。
吴干事说,不关心政治就是不关心自己的进步。
水干事说,那是,虽然政治不是生活,但是生活却处处充满了政治,不关心是不行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下是老一辈人的传统嘛。
于是他们又接着讨论。国家的事谈完了,又扯到克林顿为什么会下台,布什为什么会上台,而苏联到底为什么会解体,普京又会有什么新动作。这些话题完了,最后他们话锋一转,又回到了身边,谈到本单位领导的人员变动情况。
水干事神秘地小声说,看样子部里的某某就要退休了。
吴干事说,一个好人,不用可惜。
黄干事说,这些事你可别瞎说。
水干事说,消息绝对可靠。
黄干事是党小组长,他说,我说了,这样的事不要在办公室说,你谈其他的一些问题,只要不损领导的形象,无伤大雅,不妨开开心;但要说到具体的,这涉及到稳定,太敏感,太复杂,我就得管一管了。
看到黄干事一本正经,水干事说,得了,得了,我收回,我收回。我没有说过这句话,行不。
他这样一说,气氛就有点不对劲。好在陈干事说,都到下班时间了,你们谁请客呀?
大家便散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