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学校潘老师育儿故事23——感恩之心是孩子一生幸福的源泉
【作者简介】潘从红,北京十一学校政治教师,初中学部资深教育顾问,十一学校职业考察课程负责人。潘老师女儿潘艺卓同学于2012年入十一学校初中部、2015年入十一学校高中部,2018年毕业,以66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实验班。
多年来,潘老师秉承十一学校老师的基本理念,坚持鼓励孩子自主学习、不上课外补习班,为此跟家庭主要成员“对抗”数年,女儿的这个成绩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欣慰之余,潘老师连发数文,撰写了关于孩子成长的一些小故事。本号征得潘老师同意,刊发其中的一部分。
让我们一起感谢潘老师的智慧付出!
平凡孩子的平凡故事(24)教育孩子常怀感恩之心
北京市十一学校 潘从红
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曾经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家庭交流,可是刚去不久,美国家庭就要求退回中国学生。
究其原因,原来是这个留学生在美国生活的这一周里,虽然美国家长对他进行了精心照顾,可这个留学生连一句“谢谢”都没有说过。
进一步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个留学生的中国家庭教育出现了很大问题,家长甚至从未对孩子进行过属于基本礼仪这样的感恩教育。
他认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都不用说谢谢。而家长也从未对他提出过类似的要求。
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感恩,似乎是每一个家长都认可的观点。可是,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受父母给予我们的传统家庭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小女在成长的过程中,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意识培养和行为教育。
为了让小女意识到我们在她成长中的付出,她妈妈从她出生开始,到中学结束,十多年里坚持写爱女成长日记,厚厚的二十多本。
而这些日记,在小女认识字之后,就常常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放在小女能关注到的地方:或床头边,或沙发上,或课桌上。
实际上孩子从这些无声的记录中能够体会到父母的付出,并逐渐以优秀的表现和刻苦的努力来回报。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的付出不以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孩子并不知道,也就弱化了孩子的感恩意识。
因此,曾经一度,小女特别喜欢看她妈妈的日记。她在了解自己出生后的往事的同时,也起到了自我教育的作用,产生了潜移默化地的影响。
2014年暑假,在小女14岁的时候,我们带着她,买了鲜花和礼物,辗转几个小时,专程去了她出生时的那家医院——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医院,去看望当年给她接生的医生和护士,让她对成长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心存感激。
上学之后,我们也会经常告诉孩子,老师的日常生活是什么:备课,上课,命题,开会,家访,批改作业,批改试卷,分析成绩,组织活动……
为了学生,黎明出发,深夜回家;
假期中老师在干什么:总结,学习,进修,制定计划,完善方案……丝毫都不能轻松,一年四季,无论春秋,抑或冬夏。感受到老师的辛苦后,她也能以感恩的方式回报老师。
2013年,小女在学校教职工子女升学获奖表彰会上的发言中写道:
“为了我们的成长,学校为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家长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精力,给了我们莫大的关怀,他们并不刻意要我们回报。
“但我认为,在我们现在这个时段,认真学习,提升自我,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对学校、父母最好的报答。
“我希望,我们全体教职工子女都能成为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学校、无愧于自己的人,以此来回报父母、回报学校!”
每个暑假,我们都要回到甘肃老家,看望并陪伴自己的父母;不管路程远近,都要带着礼物,亲自问候长辈……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为,无一不对小女产生影响。
在教育工作中,每到元旦、春节、教师节等节日期间,我都要提醒学生给长辈、给老师发个或问候或祝福的短信。
我本人是教师,但是我不回避学生要感恩老师,因为感恩本身就是孩子应该具备的素质。
也让学生感觉到,时时刻刻对别人的付出充满感恩,应该成为做人的常态。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是孩子感恩教育的首席教师。因此,家长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家长以身作则,首先要做感恩的楷模。家长树立“仁爱之心”,常怀“感恩之念”,家长孝敬父母,感恩长辈,久而久之,不知不觉中就影响到了孩子;
利用好孩子成长中的资源,让孩子了解到父母的辛勤付出。
事实往往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材料,将一些“闲置”的资源(日记、视频、信件等)利用起来,可以达到有效地教育孩子的目的。
充分利用好一些节、假日。每临父母和长辈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元旦”、“春节”、“清明节”、“教师节”、“端午节”、“国庆节”等,可以让孩子设计这些节日。
比如,孩子的生日时,不妨把出生纪念日设计成感恩父母日。因为自己的出生日那一天,是父亲最揪心的时刻,是妈妈最痛苦的时刻。
通过类似的活动,从而使孩子逐渐做到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关爱,感恩国家的培养。
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前瞻性教育,对出现相关问题后的及时教育和提醒,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对于孩子的一些点滴感恩行为,一定要及时鼓励,及时强化,使其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感恩教育,要从平时做起!
一点浅见,与各位家长分享!